当前位置: 苍鹰 >> 苍鹰生活环境 >> 画家李亚笔墨精微,构图精巧,入古而能出今
李亚,年出生于河北省晋州市,现居北京。别署二石精舍、鹤庐。毕业于河北正定师范学校美术专业、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进修于天津美术学院,结业于清华大学首届霍春阳传统绘画研究室。国画主攻花鸟、人物,书法擅长篆隶。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霍春阳先生入室弟子兼助教、河北省中国画研究会理事、中国画学会河北分会理事、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庚子大吉全国美展获奖作品
《画鹰》/杜甫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耸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风骨》
年作
cm*cm
《风骨》局部
《独坐敬亭山》/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幽篁清韵》
《幽篁清韵》局部
《题踏歌图》/宋·马远宿雨清畿甸,朝阳丽帝城。丰年人乐业,陇上踏歌行。
《天籁之音》
《天籁之音》局部
《春晓》/宋·陆游强寻残梦苦难成,推枕搘藤绕舍行。新涨生波渔艇活,晨曦送暖客衣轻。烟迷芳草苍茫色,鹊占高枝嚄唶声。老病自怜犹嗜学,诵书家塾羡诸生。
《晨曦逸韵》
《晨曦逸韵》局部
中国美术馆展出全国美展获奖作品《晨曦逸韵》
《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瑞鹤图》
年作
《瑞鹤图》局部
《秋兴八首》其五/杜甫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
《闲庭香泛紫云深》
《闲庭香泛紫云深》局部
《惠崇春江晚景》/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碧池清影》
年作
《碧池清影》篆书
《碧池清影》局部
《咏松》/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松岚寒烟》
cm*cm
《松岚寒烟》局部
《松岚寒烟》原作
李亚先生与恩师著名花鸟画家霍春阳先生
李亚笔墨,入古而能出今,因物造形,具体而微,多向宋元讨生活,事欲工而画欲精。一石一水,五日十日;思构缜密而落墨矜慎,故展画而观,虽有时气,而犹见古人。
尝见其写生线描小稿,笔不厌精,墨不厌繁,正如白石翁下功夫处。然其画间气息,淡然而幽远,所谓『奇肆不能过也』,正其文秀处。
在中国画的范围内,花鸟画独树一帜。宋元明清各代大师辈出,明清两代文人画大发展,写意花鸟画几乎在画坛上占了主导地位,其技法之完备,艺术思想之升华,影响之久远,对整个中国面的发展都起着推动的作用。
纵观近百年中国画坛,写意花鸟画大师众多,山水人物画在技法上无不受到花鸟画技法的影响,由此可见花鸟画在中国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是无可争辩的。
近年来,对于传统花鸟画如何创造出新的形式,如何加强它的视觉效果,同时又不失去它的审美内蕴,如何使之在形式上更取向于现代人的生活环境,从而更加具有时代气息和现代感,是我在思考研究和创作实践中的一个课题。
通观历史,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演变,都不完全是个人的行为,而是一个时代的取向,是社会人群审美观念的演进.一百多年来,在中西文化和绘画观念的冲撞中,不少先辈提出了各式各样的理论,在实践的过程中,成功和失败的例子都有。作为中国画,如何坚持并发扬民族艺术的优长,又不失去时代审美的取向,这依然是摆在当今画家面前的一大课题。
古人论画要求笔笔见力,这种力在运笔的过程中体现在臂力、肘力、腕力、指力的运用。首先要求气沉丹田,再运气到臂、肘、腕、指而达于笔端,所画之点线要求筋、肉、骨、气俱现,所谓笔绝而不断谓之筋,起伏成实谓之肉,生死刚正谓之骨,迹化不败谓之气。一个画家要在自己的画作中达到以上各项要求,不下一番苦功夫是很难做到的。#艺惠藏#
画坛巨匠范曾作品欣赏——你会识别行画作品么?
画家梁健戏曲人物画逼真传神、气韵生动、形神兼备、古雅秀润
中美协会员田志刚老师小八尺原创作品《参天松柏万古长青》
潘文良的书法取法乎上、古今兼容,笔酣墨饱、春蚓秋蛇、笔精墨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