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鹰

诗仙李白晚年抱错大腿追随永王谋反,失败后

发布时间:2023/11/30 14:40:08   
诗仙李白,大家都很熟悉,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世人都能背诵几篇。中年的李白得罪高力士被赶出长安后,一直觉得自己怀才不遇,郁郁寡欢。直到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李隆基离开长安被迫往四川逃跑。在逃跑的路上,太子李亨在诸将拥护下于灵武自行登基,遥奉玄宗为太上皇。李亨的这一行为实际上是一次政变。李隆基并没有准备传位,李亨是自己宣布自己继位为帝,李隆基也就“被”太上皇了。唐玄宗画像这时李隆基还没有当太上皇的觉悟,逃到四川后依然大封自己诸子兼领天下节度使。永王李璘这时被李隆基封为江陵郡大都督,节制山南东路、岭南、黔中、江南西路等四路兵马。李璘到达江陵郡后招募了数万军队,同时四处招募名士为幕僚,此时五十七岁的李白在庐山隐居,接到邀请也就高高兴兴的来投奔了。这时的李白志得意满,满脑子想的都是干一番大事业,要像谢安一样成为力挽狂澜的人物。李璘按李隆基指示征召军队征辟官员后,并不听从兄长李亨讨伐叛军安禄山的号令,反而准备帅军“东巡”,占领当时属于李唐但并不听命于他李璘的地盘。李白跟着永王李璘“东巡”,一路所向披靡。在不断胜利的路上,李白更是写下了十一首赞美李璘的《永王东巡歌》。其一:“永王正月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楼船一举风波静,江汉翻为燕鹜池。”其二:“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其三:“雷鼓嘈嘈喧武昌,云旗猎猎过寻阳。秋毫不犯三吴悦,春日遥看五色光。”等等,大拍永王李璘的马屁。李璘拒绝接受李亨的调遣,但是此时位于北方的军方重将都拥护新君李亨。随即李亨派兵讨伐李璘,长期作战的精锐和临时招募的乌合之众根本不是一个等级。李璘兵败被杀,倒霉的李白也被从败兵中甄别出来逮捕入狱。入狱中的李白没有别的特长,只有努力写诗给自己辩解,流传至今的有《上崔相百忧章》,写给当时的宰相崔涣,希望其帮助自己说情。《万愤词投魏郎中》也是写魏郎中给希望其帮助说情的。《上崔相百忧章》全文:“共工赫怒,天维中摧。鲲鲸喷荡,扬涛起雷。鱼龙陷人,成此祸胎。火焚昆山,玉石相磓。仰希霖雨,洒宝炎煨。箭发石开,戈挥日回。邹衍恸哭,燕霜飒来。微诚不感,犹絷夏台。苍鹰搏攫,丹棘崔嵬。豪圣凋枯,王风伤哀。斯文未丧,东岳岂颓。穆逃楚难,邹脱吴灾。见机苦迟,二公所咍。骥不骤进,麟何来哉!星离一门,草掷二孩。万愤结缉,忧从中催。金瑟玉壶,尽为愁媒。举酒太息,泣血盈杯。台星再朗,天网重恢。屈法申恩,弃瑕取材。冶长非罪,尼父无猜。覆盆傥举,应照寒灰。”全文用了大量典故比喻,说自己的冤屈。朝中大臣一商量。:“算了,也是文化名人,年纪也大了不和他计较了,死罪免了,永久发配夜郎吧”。这时李白五十八岁,开始了他的流放夜郎生涯。李白运气不错,被发配流放的第二年,关中遭遇大旱。朝廷宣布大赦,规定死罪可以减为流放,流放罪以下全部赦免。李白也因此重新获得自由,得以从边地返回中原。返程路上他创作的《早发白帝城》最能反映他当时的心情。“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全诗充满的欢快的节奏,喜悦的心情跃然纸上,也为我们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佳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650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