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专门列出一章,叫酷吏列传。
司马迁开篇以孔子和老子的观点给酷吏定了性,凡不以道德礼教治理国家,而以严格执法闻名者便是酷吏。
以《史记》的历史地位,几乎可以给一个历史人物盖棺定论。却不知其中有天大的冤案,郅都就是一位。
郅都是汉景帝时期的官员。任中郎将时就以敢于直谏著称。随景帝在上林苑打猎,贾妃上厕所时遇一只野猪也进入厕所,郅都拼死拦住企图进去相救的景帝,说失去一个贾妃还有其他妃子,而国家却不能没有皇上。此举被窦太后认为是识大体,顾大局,不但赏百金,还得到重用。
就是这个窦太后,最后要了郅都的命。
济南瞷(读简)氏家族是当地豪门,目无法纪,鱼肉乡里,几任官员都束手无策。郅都上任济南太守后,依法办案,杀了瞷氏全族,将济南治理的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郅都自己清正廉明,一心为公。曾对手下说过:我已离开双亲为国效力,自当鞠躬尽瘁,哪顾得上妻儿。
这样的人品可与包公齐名,怎能列为酷吏?
公元前年,晋升为中尉,相当于公安部长。由于其刚正不阿,不事权贵,人称“苍鹰”。
汉景帝调郅都任中尉,是为了要其审理废太子刘荣一案。政治案件当做刑事案件审理,还要让朝野上下都满意,郅都何其难也。
结果因刘荣要求给皇上写信自辩冤情,郅都不允。却不知魏其候窦婴偷偷将纸笔带给刘荣,刘荣写完信后自杀身亡。
此事即使郅都有错,也应定为监管不力,工作失误。但窦太后失了爱孙,企能罢休,将全部责任加于郅都。景帝为保郅都,将其调任雁门太守,抵抗匈奴。
郅都驻防雁门,匈奴人畏其声名,竟不战而退,不敢靠近。但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窦太后得知郅都仍被重用,不依不饶要杀之,竟说得景帝哑口无言。景帝:郅都是忠臣。窦太后:难道临江王(刘荣)不是忠臣?
郅都被杀。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