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苍鹰 >> 苍鹰生活环境 >> 做圈子里垫底的那个人才是走上坡路
1
前段时间,有这样一个报道:
在西北大学长安校区有一个“学霸宿舍”,宿舍6位姐妹,分别考研或保研至中国科学院大学等5所高校。四年来,累计获得16W+奖学金、助学金。
不同专业、不同背景、不同性格的几个室友,竟然不约而同的取得一样优秀的成绩。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这个宿舍,最初只有一个励志的室友特别勤奋。她早出晚归,总会有计划地完成每一项学习任务。其他室友羡慕之余,开始跟着一起学。大家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相互鼓励。
荀子曾说: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书友的圈子,促你读书;酒友的圈子,催你喝酒;牌友的圈子,诱你嗜赌。
你的圈子质量和精神面貌,决定你个人的发展质量和精神面貌。
就像曾国藩所说:
“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
一个人是否会取得成功,不在于他知道什么,而在于他认识谁。
2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圈子,很多还在自己的圈子小有名气。
然而,出名后,往往沾沾自喜,满足现状,最终局限了自己的眼界,开始走下坡路。
陈道明拍完电视剧《围城》以后,红遍了大江南北。一时间,圈子里人人追捧。
他流连于各个酒局,所到之处无不前呼后拥。
在这些吹捧下,他不免有些忘乎所以,心浮气躁,觉得自己特别了不起。
后来,他去拜访了钱钟书先生,发现钱老家中朴实无华,到处都弥漫着药香和书香。
与钱老一番交谈后,他更是被对方深厚的文化底蕴、平和的处世态度深深触动。
他幡然醒悟,在文化和学问面前,自己那点名气什么都不是!
于是,他推掉聚会,闭门谢客,躲在家里看书、练字、弹琴、画画,充实自己,只与文学大家们往来密切。
久而久之,他通过积累与沉淀,成为了内外兼修的表演艺术家。
季羡林也称赞他:
“陈道明的文学水平,可以胜任北大研究生导师。”
一个人,只有在自己的圈子,处于垫底的位置,才是在走上坡路。
低质量的圈子和社交,只会拖住我们前进的脚步,让我们沦为平庸之辈。
升级圈子,就是升级自我的开始。
欲为苍鹰,勿与鸟鸣;欲成大树,莫与草争。
舍弃垃圾社交,融入更优秀的群体,是成为高手的捷径。
3
那么,我们该如何升级圈子呢?
1.减少无效社交
人的精力有限,把时间拿来应酬,收获的只有空虚;把时间拿来消遣,得到的只有浮躁。
我们要学会给自己的社交圈“断舍离”,远离无意义的聚会、无营养的交谈和负能量的情绪。
腾出来的时间,我们自然会去寻找更好质量的圈子。
2.培养兴趣爱好
我有一个朋友,小王。以前她只是国企里一枚可有可无的“螺丝钉”。后来,她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写作,接触到很多优秀的人,并虚心向他们请教,持续精进自己。
在圈内朋友的引荐下,她结识了业界大咖,并获得对方赏识,应邀加入了对方的工作室,薪资是国企的两倍。
所以,想要提升交际圈,我们就要培养兴趣爱好,这样才能获得挤进圈子的机会;把爱好做到极致,才能扎根其中,不断向上。
3.付费
所有高质量的圈层都是有门槛的。有门槛圈层的质量远远大于没有门槛的圈层。
举个例子,当你想买一件出门见客户的西装,去哪里买?
大商场啊!
为啥?因为商场的东西是有门槛,不是大品牌进不去啊。
为啥不去集市?集市里的东西,随便一个人都能摆摊,品质堪忧。
这就是门槛的作用。它帮我们筛选更优质的商品。
同理,圈层也是如此。有门槛的圈层,才是更优质的圈层。
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