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苍鹰 >> 苍鹰生活环境 >> 管理大败笔,从年终奖看老板和员工之间
近日,某知名公司取消年终奖的新闻沸沸扬扬,其中的鬼把戏明眼人是一看便知,不再多谈。
今天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老板驾驭下属的那些花招和套路。
管理说起来复杂,实际上对中国人来讲,根本上非常简单。
实际上很多老板都是出身农村的,他们都天然具备中国古老传统的传承,对于如何管理,他们最熟悉的就是“驯化术”。
比如熬鹰。
熬鹰,俗称“熬大鹰”,这是训练猎鹰的一种传统方式。
我们知道,鹰击长空,苍鹰这种动物是非常骄傲的,它习性凶猛,最是不容易被驯化。
在苍鹰被抓回来后,它是不服气的,而为了磨掉它的野性,需要主人盯着不让它睡觉,两者比拼意志力,甚至需要好几天的功夫,最终使苍鹰屈服。
后来在影视剧中我们也看到审讯犯人也有这招,通过不让睡觉促使他的精神崩溃。
而管理人呢,也是类似,老板对待员工,特别是那些心气比较高的刺头,就需要一个驯化、熬鹰的过程。
这个过程当然不是双方比不睡觉,但其中的精神、意志力对抗是差不多的。
对于驾驭下属的权谋,古人早有经验,如《后汉书·吕布传》中的这句话,“譬如养鹰,饥即为用,饱则飏去。”
这是被历代掌权者奉为圭臬的一句话。
在管理当中,「养士如饲鹰,饱则飏去,饥则噬主。」具体就表现在老板对资源的分配权上。
站在老板的角度上,对于员工的物质奖励是需要个节奏的。
这样最符合他的利益。
如果一上来就喂饱了,给员工很高的物质奖励,那就会造成员工的进取心、工作动力下降,例如以前就有过企业效益很好而给员工发下大额奖金,结果员工就离职“退休”的。
而反过来说,如果给员工的待遇很低,让他们饿着肚子干活,那也不现实的,因为他们也要吃饭,也要生存。
所以,该松时要松,该紧时要紧,老板要通过物质的奖励多少来调控员工的积极性,以促进公司效益的增长。
但这对员工来说,其实是很让人寒心的,毕竟谁也不想让自己被当做动物去驯化吧。
欲管其人,需懂其求。
实际上,员工对公司的所求很简单,就是一个老板吃肉,他们喝汤。
说什么都是假的,只有员工实实在在的拿到钱才是真的。
“熬鹰术”的最大弊端就是造成了上下级之间的对抗模式。
人不是动物,人需要当人来对待,都什么年代了,再搞这些花花肠子套路员工,早晚会是众叛亲离的。
现在的员工都不傻啊,但凡是洞悉老板“熬鹰”花招的员工,用屁股想也会知道他会怎么应付老板和工作,这就导致了企业的内耗——人的精力根本没有用在实际工作上。
这样的企业有个屁的前途可言。
就拿年终奖来说,其实发不发不是重点。
关键是员工的收入有没有损失,如果员工平常吃得饱,年终奖就是个锦上添花,是一个乐趣。
对,凡是好的公司,其年终奖都是乐趣。而凡是那些糟糕的公司,才会把年终奖当做一个筹码和权谋的手段来用。
你想要清理“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员工可以理解,但按照你的逻辑,你为什么不主动给他们谈谈呢,大家在一起不开心,那就好聚好散就是了。
可是你呢把自己立在道德高地上,认为在公司赖着不走的员工就是想要你的年终奖,既然他们拿了年终奖就会走人,那我就是不给他们,主动权,规则都是我制定的。
我这样聪明的人怎么会让人占去便宜?门都没有!
但重点是,员工为什么要想走?你有没有反思一下自己的缘由,若是你是个老大的样子,把企业经营很好很有前途,就根本不怕人才流失,因为人才源源不断的来。
就像马老师就说过,他从来不会挽留哪个要走的员工。
不要光学马老师的口才和忽悠,还要学人家的真本事。
你站在道德高地上批评别人容易,但实际上呢,你早已经考虑好怎么做对你有利。
在年底的时候,员工也不好出去找工作,就算你不发年终奖,员工大多也会忍下来。
再说一句,如果真有道德的人,就算是不发年终奖也不会在年底的时候公布,要么一早就说明,要么年后再声明从下年开始施行。
你现在这么搞,明显就是在欺负人,是在炫耀自己的聪明,也是在警告员工别想在心眼上比过你。
这样做,你聪明是聪明了,但非常可耻。
可以说,凡是这种和员工玩心理战、玩套路的公司,都是不入流的垃圾公司,早晚都会被市场清理到垃圾场去。
正经的公司谁会干出这样的事呢,丢人,太丢人了。
太精的老板都没有大出息,因为他的心智模式就是一个攻防模式。
他怕吃亏,怕被占便宜,谈再多的“认知”升级,你也改变不了自己鼠肚鸡肠的本性。
做老大,做管理,心胸不行,格局不够,眼界不足,你还有什么出息呢?
管理员工不是熬鹰,你这里想着让他们半饱半饥,那里有是千防万防,总想着让员工对你心悦诚服,乖乖接受你的掌控。
但员工的心悦诚服不是权谋得来的,什么叫德行天下,什么叫厚德载物,就是说你的德行要跟得上才行。
就像张小龙所说的,“如果只是让自己好,不让别人好的事情,不会太长久。”
老想着自己盘子里那点好处的人,又怎么干得出大事业?
员工不需要老板给他们上课,老板只要做好两点就可以让员工服气。
一个是你的决策要对,企业的发展方向是对的,员工自然认可你。一个是你要舍得分钱分权,你拿最大一份不要紧,关键是跟着你干的人都能够获得一份。
所谓格局和心胸,这就是最低标准。
最傻的就是那些和员工玩心眼、比赛谁聪明的老板,无论你输你赢,损失最大的都是你。
实际上谁都有困难的时候,比如华为当年也有发不起工资的时候,但任正非都是打欠条,后来赚钱了就给补上。
所以,还是要光明正大,企业没有困难是不可能的,但只要是开诚布公,大家还是可以做到同舟共济的,世上所有的奇迹都是在压力之下实现的。
最后,如果你连身边的员工都套路,那么对待客户,你又谈何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