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红日初生,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这是我对青铜峡,这颗璀璨夺目的塞上明珠的总体认象。″不是江南,胜似江南,″″居山河聚会之处,雄银川锁匙之要″的青铜峡市,地处西北内陆,贺兰山东麓,位于黄河上游的宁夏平原中部,总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27万,交通便捷畅达。包兰铁路,国道,京藏高速公路纵贯全市,是宁夏经济核心区之一。这里历史丰厚,山川秀丽,田园如画,稻香鱼肥,资源丰沛,活力四射。自秦汉先后开掘们秦渠、汉渠、唐来渠等9大干渠均从青铜峡境内引出。黄河蜿蜒穿境北流,著名的青铜峡拦河大坝坐落于境内,引黄灌溉条件得天独厚。辖区内现有各类工业企业多家,有装机容量30.2万千瓦的青铜峡水电厂,装机容量万千瓦的宁夏大唐大坝水电厂和18万千瓦的风力发电厂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电力资源基地。
青铜峡市,地处宁夏平原的精华地带,凭借着独特的区位优势和黄河金岸的条件,着力打造最佳人居环境、最佳投资环境的现代生态园林城市。
为打造碧水蓝天,水系穿城″的生态园林城市特色,重点建设了城市东区渠系景观,先后建设了汉延渠生态绿化景观带、派胜水岸世家、忆江南住宅小区和生态园青龙湖、青秀园东湖等人文景观。
碧空如洗,秋高气爽。朗朗的阳光把塞外大漠照耀得一片金黄。我们乘船从黄河上游,那蓝宝石般的青铜峡水电站闸口溯流而上,观光揽胜,拾梦寻访。
青铜峡南北走向,两岸是牛首山的峰峦,一脉绵延,似十里长堤拔地而起,一座莾的水闸大坝将河流拦腰截断,气势雄伟壮观。大坝上游河面宽阔,船在幽谷中滑行,自然也很沉稳。举目两岸,那不毛的山石,给人一种深厚坚实的感觉。视野虽有些闭塞,但想象随之升腾,公路都在渐渐拓宽。
当我那双脚板,踏上贵州这片黄土地的那一刻,我就细心地寻找母亲河。然而,令我迷惑的是:途经许许多多不宽不窄弯弯曲曲的河流,远不及长江的壮阔,让我不知道哪条才是真正的黄河。后来我才明白,原来天下尽是黄河。
俗语说:″不到黄河心不甘。″此刻,我的心中一阵欣喜。缘于我见到了黄河一一这个母亲河。真的,假如我这次宁夏之旅,未能见到她,那将是我一生中的撼事。能泛舟在黄河之上,北起青铜峡镇,南至广武地界,真是不虚此行。
当我们来到黄河,也试图用精辟的言词来赞美黄河,但是她的雄浑和博大,使我的语言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当我站在黄河岸边,都为她的气势所折服,黄河卷着浪花,不停地翻滚跳跃,相互嘶咬拍打,汹涌浩荡而东流。听到黄河的涛声,仿佛听到祖先、炎黄部落传来远古乐曲的悠扬。仿佛听到诗仙李白《将进酒》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的感慨。仿佛听到《黄河大合唱》里:″拿起刀枪,奋起抗日的激昂。
″仿佛听到年来,中华民族在黄河岸边,写下的厚重历史和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每每望一眼黄河,领略一下汹涌激荡的气势,顿觉浑身蒸腾起一股激情和力量,就把脚步迈得像波涛一样有力,因为有了胆识,身后是永远的黄河!而今天气势豪迈的黄河呢?黄河之水泛着黄色的泥沙,望着那深黄凝重的小颗粒儿的旋流,我的思念愈加神圣无比。这是巴颜喀拉山风化了的岩石,是青海草原板结的泥流,是四川盆地沉积了的沙碛,是甘肃高原滑失了黄土,在宁夏大地上的融汇、积淤,泛动吗?这是多么恢宏的景观,这是多么斑斓的色彩。
那10华里的青铜峡,在黄河的万里图中,仅仅是一段小小的书页,可它在我们的眼里却极为珍贵,有生以来,我是第一次感受到黄河。生命的气息律动啊!我以无比庄重的心情,腑下身去,掬起一捧黄河水。从那深黄的透明里,我感到了一和圣洁和伟大,同时,我也用身心去辨认母亲河的细微特征,我也希望它的圣洁和伟大是那么具体、那么深刻、又是那样的实实在在。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每当听到″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这首以黄河为题材的振奋中华民族几十年扣人心弦的旋律,铿锵有力的歌声,我就按奈不住内心的激动,是因为黄河一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牵动着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
那年秋天,我去了黄河。一览黄河的风釆,确实令人心情激荡。尤其是到了壶口,亲眼看到了滔滔不绝的黄河水,如一群脱缰的烈马,奔腾呼啸而来,到这儿的瞬间,被收集在壶嘴儿一般的峡谷里,然后,又泻入30米以下深潭之中,形成偌大的瀑布,巨大的冲击力,使水流击起束束水柱,顿时,浊浪排空,水雾弥漫,惊涛雷声震耳,十里可闻。″那气势,仿佛巨龙飞舞时,那般威风凛凛,使人感觉一股热流在全身涌动……
壶口瀑布,是世界第一黄色水流瀑布。壶口上游,黄河水面宽多米,到壶口骤然收缩为50米左右,站在壶口岸边远远望去,九曲十八弯的黄河,宛转在深壑峡谷之中,水到壶口,翻波浪卷,激流直下,如排山倒海,势不可挡,景色极为壮观。
当人们顺石壁人工开凿的洞孔,缓步下到崖底仰看瀑布,又有另一番景色映入眼帘:腾起的水雾中,一道绚丽的彩虹,闪烁着七色光茫,比雨后天边的彩虹更加艳丽多彩。岸上和崖底两种不同的景色:激流、水雾、彩虹、岩石所构成的声形并茂的立体画卷,或冲荡激烈,或天趣优美,用它可感的声色形态,表现出内在的灵动与飘逸,令人难以忘怀……
有人说,黄河的一朵朵浪花,就是那《黄河大合唱》中的一个个跳跃的音符,它表达着我们世世代代中国人,对母亲河的热爱和赤胆忠心。
站在黄河岸边的岩石上,我尽力回想那些记载在黄河史册里的人物和故事。是啊!从远古的尧舜到近代的伟人志士,他们在不同时代所编织的″黄河大合唱如同吹响唤醒中华民族崛起的号角,激励着我们历代炎黄子孙,为了民族,为了国家,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用生命和鲜血保卫自己的祖国。黄河像母亲一样养育了中华民族,使我们经过数辈的抗争奋进,谱写了伟大祖国振兴发展的新篇章。
黄河,那奔腾不息的河水,就像母亲血管里的鲜血,带着她的体温、她的思绪、她的情感,深深地流淌在我们的心中。
拜观壶口遐想联翩,世上险境之地多见,我去过鸭绿江泛舟,到过张家界蹬峰观雾,蹬泰山极顶看云,这些地方都有惊险。尽管情况不一,但没有一处能与壶口相比,壶口太伟大了。壶口威之高、势之大、震之撼、力之强、望之广、效之长,都是出类拔萃的。永远是中华民旅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绝天仅有的财富。任何一位理智健全的中华儿女,在壶口面前都不会无动于衷。哪怕他是一位意志消沉、不思进取的人,也会被壶口汹涌澎湃的激情,撞击出希望的火花。壶口的精、气、神振奋人心,永远激励、鞭策中华民族自强上进,让每一个参观壶口的人,都能获取良知和生活动力。
《山海经》记载传说,北海横流,人淹于水中,天下大乱,临危受命冶水的禹王,通过凿山把淹成一片的秦晋两国疏离开了,但又使得浩浩漫漫宽宽荡荡的黄河,一下收于壶口,拥挤成雄烈不羁的野马群,争先恐后,势不可挡,往高低不平的山谷跳去,每一跳,都有千尺狂澜掀起。一处接一处的巨大白烟,此起彼落地跳跃着,背后便是一一米宽的河道,忽然收缩成40一一50米宽的壶口。
河水你拉我扯相挤相撞着集体跳入深渊,年年月月,从远古一直跳到今天,生生跳成声震天下的巨大瀑布。瀑布前仆后继,无休无止,激起了漫天水粉,如白烟、如滚雾、如流云、如飞雪,使本无浓云的壶口周围,不停地下着冷雨一般。我以往见过的庐山瀑布、黄果树瀑布、长白山天池瀑布,都是悬挂头顶仰望的,唯有黄河壶口瀑布,从平地往深渊里跳去,千军万马般的上游来水,千次万次集体从壶口北侧跳下去,再万次千次地集体从壶口南侧跳出来,跳得惊心动魄、白烟万尺。那飞扬万尺的白烟,仿佛黄河出窍的灵魂,欢腾着、呼喊着……据说,晴天朗日下,还会在壶口上空跳出万丈彩虹。
那日阴天遇雨,我们没有看到彩虹。傍晚时分,我们到达的陕北延安。行路匆匆,没有看到彩虹,心中些许遗憾。但黄河出窍的壮美灵魂,在壶口狂欢闪耀之后,重归卧于河床的龙体,再悄悄向大海奔去的情景,我却看得真真切切。
这个壶口,如潭深不可测的文化之渊,源远流长。尧帝舜帝和人祖山可以作证,大禹治水来过这里,孔子观悬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来过这里,郦道元注水经来过这里,徐霞客写游记也来过这里……壶口早早就在华夏精典《山海经》《尚书》《吕氏春秋》《水经注》的许多志书里,成为一个古老民族的文化之渊。
遥望跳过壶口向大海奔去的黄河,我们不禁暗自发问:黄河为什么非要跳入壶口、而不是绕过壶口呢?如果黄河在上游改改方向,不就没有跳入壶口这粉身碎骨、灵魂出窍的危险了吗?我又向黄河发问:面对万丈壶口深渊,你是否怀着勇士赴汤滔火的献身精神而跳?黄河无语,继续往无底的壶口里跳着、跳着、跳得匆匆忙忙、跌跌撞撞,再跳上岸时,己撞得伤痕累累,浑身流着白色的血沬,可仍然向大海流去。黄河仿佛在告诉我:还有哪里比壶口更能让我们有望奔向大海。
黄河之水天上来。″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形容黄河源远流长的诗句。实际上,黄河源头是巴颜喀拉山的支脉各姿各雅山麓的流泉,正是这里的涓涓细流开始了它的万里行程。它弯弯曲曲、坎坎坷坷地流着,她累吗?在她那艰难的流程中,有过文静的吟唱,有过愤怒的呐喊,有过恪过规范的沉寂,有过冲绝河床的迷失。有时,她是那样的居高临下,有时她亦是那样的平衡从容。她日夜下息地流淌,流着的是生命、是时光、是财富,是一腔黄色的血浆。
历史在流动中不绝地承继,生命在流动中,无止地延续。人生短暂,当时黄河一样,百折不挠走完这段路后发现,一路上积淀了不少值得回忆的东西,最终成为不朽。九曲黄河,走了多少路,就有多少动人的故事。黄河啊,你诚言等于天下,但若没有爱,天下不再是天下,黄河也不再是黄河。黄河,蕴含着这样深刻的哲理:黄河的意义不只是走过的空间,更是伟大的时间的延续。”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声震雷鸣,摧枯拉朽,一往无前,势不可挡,惊心动魄,石破天惊的壮观场面。没有什儿力量可以阻止黄河的前进,也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止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前进。
望着那一片蔚蓝的晴空,望着青铜峡两岸的群山,追溯黄河在沙尘滚滚的大漠中,蜿蜒伸展的景象。几百年,几千年,乃至几万年前就是这样的景象吗?此时,我想起了唐代诗人王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那美丽的诗句。顿时,一股冲动涌上心头,可又突然觉得许许多多美丽的东西陌生起来。那么,美丽究竟有多少假想?我不知道我此刻是妙语连珠的赞美,还是实事求是的评价。我是亲眼看到黄河在大漠上艰辛的蠕动,曲曲弯弯,坎坎坷坷。面对着她的现实、她的历史,什儿都无需掩饰,她的美丽也包容着它的粗陋,她的坦荡也包容着它的龌龊。一幅悲壮的风景画涌现在眼前,你知道黄河上的纤夫,是怎样放松暗哑的喉咙、弯曲的脊梁,那首《黄水谣》又是怎样拼入《黄河》大合唱的?你知道大漠中的骆驼,是如何打发长夜的清冷、炎热的干渴?那悦耳的骆铃声又是怎样淹没在万籁的轰鸣中?
船至青铜峡南端峡口,放眼两岸的山廊:那是垂佛山!″哦,半面山呈大佛形状,山顶是佛身,大佛仰面向东,目视黄河,那卧水处镌刻着青铜峡″三个大字。那么,这里为什么叫青铜峡?据传说,远古这儿水脉堵塞不畅,治水专家大禹,用青铜板斧把半首山劈开,成为峡谷,对洪水进行疏导……好大的神力,好大的气慨。我不禁敬仰祖先那无量的功德。当然,这是传说,这是夸张,但它却为黄河平添了古老丰厚的文化色彩。
船出了峡口,顿时,天宽地阔,豁然开朗,汀州盈绿,晴树匝阴,真可谓″柳暗花明又一村。
几只苍鹰在大漠的上空翱翔盘旋,背负青天,面对黄河的坎坎坷坷、曲曲弯弯。是对生命的求索?是对大地的依恋?我回头望去,牛首山呈现出一脉脉神奇。啊,感谢大禹那把青铜板斧的神力,不仅使大河畅流,并能造就出顶礼膜拜的神佛。这古老的故事属于青铜峡,属于黄河一一我的母亲河!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黄河是中华民族的灵魂。黄河从这古走来,世世代代、自强不息、奋进不止、顽强坚韧、不屈不挠、无求无诉、无怨无悔、无疲无倦、刚直不阿、豁达包容。黄河的奉献永无休止,黄河功无尽,德无尽。人类感恩黄河,敬重黄河,更应保护黄河。
一条母亲河,半部中国史。黄河中沉淀着我深爱的伟大的中华文明,诉说着悠久的历史和伟大的爱情,孕育着新的希望和哲思。
我或许未见黄河,黄河己然在我心中。
.8.26.15.58分于盘锦
==========================
原创作家简介:董凯,中国乡土诗人,中国乡村作家,辽宁省作协会员。
#青铜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