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苍鹰 >> 苍鹰生活环境 >> 一个中国历史罕为人知的伟人,率二百人于中
没有耶律大石就没有碎叶城。刚看完纪录片《中国通史》中的西辽建国这一集,由于史籍上很少提到,所以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我中华大地上竟然出过如此之伟人。
根据他的经历完全可以拍一部电影大片。耶律大石在祖国大辽灭亡后,仅率余部下流亡西进,在自己完全陌生的西域,灭国无数,打出一片新天地。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奇迹。打败了让欧洲人吃尽苦头的霸主塞尔柱帝国,建立起另一个新的帝国。疆域东起土拉河,西尽咸海,主宰中亚形势近百年。
耶律大石出身于契丹的皇室家族,乃是契丹太祖耶律阿保机的第八代孙。作为天璜贵胄,少年时期他就接受了贵族所必备的教育。他通晓契丹文与汉文,能骑烈马,拉硬弓,善于骑射,可以说是少年英俊,文武双全。
29岁的耶律大石考中了大辽的进士,随后又在“辽殿试”中荣登榜首,被任命为翰林应奉,为皇帝起草诏书。由于契丹文将翰林称作“林牙”。因此朝廷上下对这位才具不凡的青年贵族称作大石林牙。
耶律大石竭尽全力辅佐辽朝末代皇帝天祚帝,但天祚帝不仅无能而且还猜忌他,被迫无奈之下,耶律大石杀死监视他的两名大臣,率领亲信部署铁骑二百趁着夜色离开天祚大营,踏上西行之路。在他出走半年后,天祚帝就被金兵打败活捉,辽朝灭亡。
耶律大石为收复故土,重振契丹雄威,召集七州十八个部族的首领,会盟可敦城(在今蒙古国内)。在大会上,耶律大石悲愤地说:“我们的先祖创业非常艰难,经历了九位帝王,二百多年。金国本来属于臣属,但其逼迫我辽国,残害我黎民,屠杀我州邑,使吾皇天祚皇帝在外流亡,我日夜痛心疾首。现在我准备向西进 ,想要借助各部落的力量,剪除我的仇敌,恢复我国疆域。你们众人之中有顾念痛惜我们国家,忧虑我们的社稷,思量共同救出君父,济助生民于苦难之中的人吗?”
耶律大石安置官吏,整顿兵马,磨砺武器,得到精兵万余人。由于可敦城是辽朝的西北边防重镇,边防 队不得随意征调, 队在战乱中得以保存,并且此地还拥有可骑乘的战马数十万匹。
耶律大石在可敦城建立根据地后,积攒实力,耶律大石 权经过五年,实力已经相当强大,决定向外发展。重建辽国,固然是耶律大石和臣下最向往的,但是新兴的金国处于全面上升时期,实力很强。耶律大石 权决定先向西发展,扩大领域,建立更为雄厚的物质基础,然后再来消灭金朝,光复辽国。
年2月22日,耶律大石率 队进入叶尼塞河上游的突厥吉利吉思地区,向这里的部族发动进攻,这些部族反击的游击能力很强悍。耶律大石率 离开这里,向西进发,进入翼只水(今新疆额尔齐斯河)和也迷里河(今新疆额敏河)地区。
年,耶律大石西征 到达叶密立(今新疆额敏县),这里已经是喀喇汗王朝境内,大石遂在此修筑城池,耶律大石便改变了计划,试想通过谋略在中亚打出一片新天地。叶密立水草丰美,气候凉爽,宜于放牧;但是处于高山、沙漠包围之中,地面狭小,不可能长期供养一支强大的 队,成为一个威摄中亚的国家。于是耶律大石决定通过高昌回鹘王国,向西扩展。耶律大石的 队兵临城下,与回鹘王商量,回鹘王只好大开城门,把耶律大石迎进宫中,大宴三日,在耶律大石临行时又献马六百匹、骆驼一百头、羊三千只,并表示愿送质子孙,作为附庸,并一直把耶律大石及其 队送到境外。
耶律大石的 队翻过天山后,向西推进。被东喀喇汗王朝的 队击败,撒 途中,遭到心怀怨恨的高昌回鹘王国的反叛截杀,损失了不少人马。耶律大石带领着败 回到了叶密立后,及时调整了方针,与民休息,得到了当地突厥各部族的拥护,户数达到四万。
年2月5日,耶律大石在文武百官的拥戴下,在叶密立城登基称帝,号菊儿汗。他将自己创建的 权视作辽国的延续,所以国号仍为辽,一切典章制度仍仿辽国旧制。史家们称之为西辽。
从离开天祚帝到建立西辽,8年间,耶律大石一路向西,跋涉于沙漠中,艰难备尝,总行程达到3万里,以亡国之人再建帝国,以一己之力为一个民族续命,其胆识与气魄绝岂是常人可比拟?
奇迹般的西征之旅契丹帝国在遥远的西陲再次复兴。研究中亚历史的一些西方历史学家认为汉语是西辽的官方语言,西辽的皇帝有年号和庙号,采用中国式的官僚制度,以佛教为官方宗教。正是因为西辽对中原 治制度和文化的执着坚持,使西辽成为了唐朝与吐蕃退出西域之后将近一千年时间里,在西域地区立国的 权中 一个始终没有伊斯兰化,皇族没有皈依伊斯兰教的王朝。而且因为西辽的存在,使当时大量伊斯兰世界的史学家都认可了西域地区在唐朝灭亡几百年后仍然被中国控制,仍然是中国一部分的事实。
耶律大石称帝后,开始大规模地对外扩张。他首先率领 队南下,再次进入高昌回鹘王国。国王这次没有组织抵抗,便归顺了西辽。公元年,耶律大石再度率 进攻东喀喇汗王朝,这次东喀喇汗王朝不敌,成为西辽的附庸国。公元年,耶律大石迁都于原东喀喇汗王朝的都城八剌沙衮(今吉尔吉斯斯坦克马克),改年号康国元年。自此比当时南宋朝廷疆域还庞大的西辽帝国由此形成。同年他亲率7万大 东征金朝,但因路途遥远,行至沙漠,人畜多死,不得已退兵。此后他只得继续经营西域。
西辽的这次东征再次引起了金朝的注意,金熙宗继位后,年,命粘罕再征西辽。金 进入沙漠后,被西辽的伏兵多次攻击,共三昼夜,胜负未分。金 粮草断绝,人马冻死很多。副将外家得本来是契丹人,得知父兄妻子都在西辽 中,率部下起义。金 在西辽 和起义 的夹击下,大败而归。
年,西辽又开始第二阶段的向外扩张,耶律大石率 侵入西喀喇汗国,击溃了敌 主力。西喀喇汗国遂向其宗主国塞尔柱突厥帝国求援。
塞尔柱土耳其帝国是当时称霸东西方的帝国,曾于公元年占领耶路撒冷,活捉了拜占廷帝国皇帝罗曼努斯四世,将拜占庭所属小亚细亚大部分地区尽归其手。伊朗、伊拉克、高加索、及叙利亚都被塞尔柱征服。此时刚刚打败西欧第二次十字 东征,将十字 打得灰头土脸。
塞尔柱突厥苏丹桑伽号召伊斯兰世界对西辽的异教徒发动圣战,集合了呼罗珊、加兹尼、锡吉斯坦等国的士兵约十余万。桑伽统领着他的大 ,渡过阿姆河,进入河中地区,进入撒马尔罕城。耶律大石修书一封给桑迦,请求双方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存在的争端。骄横的桑迦马上回了一封信,在信中,他要求大石无条件的率领他的部下投降,同时要放弃异教徒的信仰,皈依伊斯兰教。
年7月,桑迦与耶律大石所率三万 队在撒马儿罕附近的卡特万大草原上决战。决战结果,十万穆斯林联 惨败,桑迦仅以身免。大石率 一直追击至起儿漫(今撒马尔罕附近)。此战之后,塞尔柱突厥的势力从此退出中亚。西喀喇汗国成为西辽的属国。耶律大石又派大将额儿布思进 花剌子模国。花剌子模不敌大败,只好投降,签订条约愿效忠耶律大石和交纳年贡三万金第纳尔及其他贡品。
西辽遂成为中亚霸主。这次胜利传到备受塞尔柱帝国打压的欧洲基督教世界,引起一片欢腾,将耶律大石化身成了当时欧洲流行的东方传说“祭司王约翰”。于是欧洲流传东方有一个强大的基督教国王约翰王,屡次打败穆斯林,是基督教的捍卫者。欧洲的教堂一度为耶律大石祝福。俄语、阿拉伯语、拉丁语和古英语中中国的发音类似于“契丹”,都是受耶律大石威名所影响。
十年间,耶律大石先后归并了高昌回鹘王国、东喀喇汗王朝、西喀喇汗王朝和花剌子模国,以及康里部,建成一个疆域辽阔的帝国。在征服西域的过程中,没见到过大石屠城和嗜杀的记录,当阿提拉、成吉思汗这些大杀器被符号化成为神时,大石的名字却渐渐被湮没,这是一种悲哀!
西辽最盛时期,领土之广不亚于辽朝鼎盛时期,继续了辽朝的辉煌。公元年,耶律大石辞世,此后西辽一直发展。直到公元年被横扫欧亚大陆强大的“蒙古铁骑”所灭。
在中国历史上,亡国之秋,以一己之力保存王朝血脉,且开拓进取做出更大事业的君主,耶律大石应属 人。对于耶律大石,我心中一直有一种莫名的情绪,这种情绪更多的是悲伤,悲伤人们对英雄的漠视。但是,这样一位英雄,却未受到公正的对待。中国史籍浩如烟海,但对大石的记载却少之又少,中华文化博大宽广,但涉及大石的题材却寥若晨星。耶律大石远行万里,只身在异域建立辽阔帝国,将中国的影响遍及整个世界,却未能得到应有的尊重。随着耶律大石的地盘不断扩大,马上就要到达了欧洲的领土,但是耶律大石却在58时离开人世,他若不死,疆域可达欧洲,毕竟当时欧洲根本不是契丹人的对手,可惜他死得太早了。
耶律大石的雕像在整个契丹民族倾覆的生死关头,他以极大的勇气挺身而出,存亡继绝,力挽狂澜,为他的族人开辟出新的生存空间,一个人为一个民族续命,在新的土地上播撒先进的文明。这样的人物,中国古代历史上可以说是罕见的。千年过去,他的魅力仍旧能被我们触摸和感知。
耶律大石,如一只孤独的苍鹰,驰骋西域,时时思归却不得归,终究没能恢复故土。在他之后,契丹民族也渐渐消失在历史的进程中,耶律大石的那一声叹息成了契丹的绝唱。
耶律大石的一生,体现了一种自始至终不变的精神。这种精神,最终镌刻成了他的墓志铭:我这一生,不曾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