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苍鹰 >> 苍鹰生活环境 >> 白塔湖国家湿地公园鸟类品种刷新记录啦
都说白塔湖湿地公园环境好,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鸟儿可以证明!
白塔湖的鸟类品种繁多,到底有多少呢?
年,绍兴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野鸟分会对白塔湖湿地公园区域内的鸟类种类进行了为期一年的专项调查,共调查记录到鸟类有15目40科种,其中水鸟占6目8科32种,林鸟占9目32科85种。
年1月,受诸暨白塔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委员会的委托,绍兴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野鸟分会再次对白塔湖湿地公园进行了专项调查,此次调查有了意外的惊喜,发现新增品种白腹隼雕和苍鹰,其中白腹隼雕在绍兴地区被首次发现并拍摄记录。
调查人员在白塔湖湿地公园拍摄鸟类(赵锷摄)
白腹隼雕,国家二级
科普:白腹隼雕(学名:Hieraaetusfasciatus)为隼形目鹰科的鸟类,是一种猛禽,体形大小同草原雕差不多,体长为70-74厘米,体重-克。上体暗褐色,各羽基部白色。头顶羽呈矛状。上喙边端具弧形垂突,适于撕裂猎物吞食;基部具蜡膜或须状羽;翅强健,翅宽圆而钝,扇翅及翱翔飞行,扇翅节奏较隼科慢;跗跖部大多相对较长,约等于胫部长度。雌鸟显著大于雄鸟。
中国国内主要分布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见于贵州安顺、望漠,湖北,安徽肥西,浙江宁波、温州、龙泉,广西,广东,福建福州,海南乐东,均为留鸟。
绍兴地区首次发现并记录拍摄。
飞翔的白腹隼雕(赵锷摄)
苍鹰亚成鸟,国家二级
科普:苍鹰(拉丁学名:Accipitergentilis)是中小型猛禽。体长可达60厘米,翼展约1.3米。头顶、枕和头侧黑褐色,枕部有白羽尖,眉纹白杂黑纹;背部棕黑色;胸以下密布灰褐和白相间横纹;尾灰褐,有4条宽阔黑色横斑,尾方形。飞行时,双翅宽阔,翅下白色,但密布黑褐色横带。雌鸟显著大于雄鸟。食肉性,主要以森林鼠类、野兔、雉类、榛鸡、鸠鸽类和其他小型鸟类为食。栖息于不同海拔高度的针叶林、混交林和阔叶林等森林地带,也见于山施平原和丘陵地带的疏林和小块林内。视觉敏锐,善于飞翔。白天活动。性甚机警,亦善隐藏。通常单独活动,叫声尖锐洪亮。见于整个北半球温带森林及寒带森林。
苍鹰(赵锷摄)
苍鹰驱赶(赵锷摄)
白腹隼雕是食物链的顶级掠食者,位于食物链的顶端,这次发现表明白塔湖湿地的食物链相当完整,湿地生态环境非常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