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鹰

真正厉害的人,懂得什么是专注

发布时间:2025/1/1 15:03:36   

《史记·周本纪》:“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左右观者数千人,皆曰善射。”后因以“百步穿杨”形容射术非常高明。

楚王羡慕养由基的射箭本领,就请他来教自己射箭。养由基把射箭的技巧倾囊相授。楚王兴致勃勃地练习了好一阵子,渐渐能得心应手,就邀请养由基跟他一起到野外去打猎。

打猎开始了,楚王叫人把躲在芦苇丛里的野鸭子赶出来。野鸭子被惊扰,全都振翅飞出了芦苇丛。楚王赶紧拈弓搭箭,正要射时,忽然从他的左边跳出一只山羊。楚王心想,一箭射死山羊,可比射中一只野鸭子划算多了!于是楚王把箭头对准了山羊,准备射它。

可是就在此时,他的右边又突然跳出一只梅花鹿。楚王又想,若是射中罕见的梅花鹿,价值可比山羊高出许多,于是楚王又把箭头对准了梅花鹿。但箭未离弦,就听侍卫们一阵惊呼,原来从树林中飞出了一只珍贵的苍鹰,展翅飞翔,直上云霄。

楚王马上又觉得射梅花鹿还不如射苍鹰好。可是,当他正要瞄准苍鹰时,苍鹰已迅速地飞进了云端。楚王只好回头来射梅花鹿,梅花鹿却也逃走了。楚王有点慌了,急忙回头去找山羊,山羊早溜了,连那一群鸭子也全都飞得无影无踪了。

楚王拿着弓箭比划了半天,结果什么也没有射着。沮丧的楚王便向养由基问起如何应对这样的情况,养由基说:“当你开始打猎的时候,一定要目标明确,不可贪得无厌,眼中看到的目标越多,精力越分散,最终成功的几率就越小。

相反,越是明确的目标越能够使你聚精会神,当猎物出现时,你才能抓住最佳时机射中它。”

类似的故事还有不少,同样春秋战国时期,一个叫纪昌的人,想拜神箭手飞卫为师。

飞卫说:“学射箭首先要学眼力,要能盯住某物不眨眼。”

纪昌回家后,目不转睛地盯着织布机的锥刺。坚持两年后,即使有东西挨着睫毛,他也毫不眨眼。

飞卫又告诉他:“还要能视小为大。”

纪昌回去后,抓了一只虱子,每天注视它,三年后,纪昌眼中的虱子像车轮一样大。

纪昌对准虱子,一箭射中虱子中心,飞卫听后说:“你已经学会射箭了。”

看似纪昌花了五年的时间,做了与射箭毫不相关的事,但正是这五年竭尽全力的练习,才成全了他的理想。

目标就像是指南针,在关键时刻能够指引你不断接近成功。在完成目标的道路上,会有很多东西诱惑你使你分散注意力,如果你不能心无旁骛地“盯住”自己真正的目标,就有可能因漫无目的,或目标过多而阻碍自己前进。

若要实现自己的心中所想,就需要专注且不可不切实际;否则,最终可能一事无成。

凡是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人,在付出一点后,便急着看到结果,结果只会半途而废,最后一事无成。

正所谓生活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会放任自己得过且过。

而是懂得不论何时,何种结果,都要尽其当然,保持付出的状态,如此,才能使人生立于不败之地。

学习数学也如此,运用三角形全等可以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两直线垂直等问题,在证明的过程中,为了目标的达成。注意有时会添加辅助线。

通过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可证明两条线段间的位置关系和大小关系。而证明两条线段或两个角的和、差、倍、分相等是几何证明的基础。

1.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线段(中线、高线、角平分线、中位线)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2)三角形全等的证明思路(已知边或角对应相等)

找全等三角形的方法

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必须根据已知条件与结论,认真分析图形,准确无误的确定对应边及对应角;去分析已具有的条件和还缺少的条件,并会将其他一些条件转化为所需的条件,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运用定理证明三角形全等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定理中,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且至少要有一组边对应相等,因此在寻找全等的条件时,总是先寻找边相等的可能性。

2、要善于发现和利用隐含的等量元素,如公共角、公共边、对顶角等。

3、要善于灵活选择适当的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1)已知条件中有两角对应相等,可找:

①夹边相等(ASA)②任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AAS)

(2)已知条件中有两边对应相等,可找

①夹角相等(SAS)②第三组边也相等(SSS)

(3)已知条件中有一边一角对应相等,可找

①任一组角相等(AAS或ASA)②夹等角的另一组边相等(SAS)

典型问题

例1.(秋?滦州市期末)已知a、b、c为三角形的边长,则图2中甲、乙、丙三个三角形和图1中的△ABC全等的是(   )

A.甲和乙B.甲和丙C.乙和丙D.只有丙

首先观察图形,然后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AAS与SAS),即可求得答案.如图:在△ABC和△NKM中,

∴△ABC≌△GHI(AAS).

∴图2中甲、乙、丙三个三角形和图1中的△ABC全等的是:乙和丙.故选:C.

变式1.(?东港区校级开学)如图,点E、F、C、B在同一直线上,AB=DE,∠A=∠D,添加下列一个条件,不能判定△ABC≌△DEF的条件是(   )

:A、添加∠ACB=∠DFE可用AAS进行判定,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添加AC=DF可用SAS判定△ABC≌△DEF,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添加∠B=∠E然后可用ASA进行判定,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添加BC=EF不能判定△ABC≌△DEF,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变式2.(?富阳区二模)在①∠ADB=∠AEC,②∠BAD=∠CAE,③AD=AE,这三个条件中选择其中一个,补充在下面的问题中,并完成问题的解答.

如图,在△ABC中,AB=AC,若   .(选择①,②,③中的一项)

求证:BD=CE.

(注:如果选择多个条件分别作答,按第一个解答给分)

例2.(秋?信都区期末)如图,已知方格纸中是4个相同的正方形,则∠1与∠2的和为(   )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1=∠AEDF,再根据余角的定义可得∠EDF+∠2=90°,再根据等量代换可得∠1与∠2的和为90°.

:在△ABC和△FDE中,

∴∠1=∠EDF,

∵∠EDF+∠2=90°,∴∠1+∠2=90°,故选:B.

变式1.(秋?原阳县期末)如图,在3×3的方格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为1,则∠1与∠2的关系是(   )

A.∠1=∠2B.∠2=2∠1C.∠1+∠2=90°D.∠1+∠2=°

∴△ABC≌△EDF(SAS),∴∠1=∠ABC.

∵∠ABC+∠2=°,∴∠1+∠2=°.故选:D.

变式2.(秋?新吴区期末)如图3×3的正方形网格中,△ABC的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格点上,这样的三角形称为格点三角形,则在此网格中与△ABC全等的格点三角形(不含△ABC)共有(   )

A.5个B.6个C.7个D.8个

:如图所示:与△ABC全等的三角形有△DEF、△HIJ、△GMN、△IEM、△HAF、△BDG、△CJN,共7个,故选:C.

变式3.(?平谷区二模)如图,正方形格点图中,点A、B、C、D、E、F均在格点上,若以D、E、F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全等,请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F点坐标  .

先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画出符合的F点的位置,再得出F点的坐标即可.

:如图所示,有4种情况,

∵A(2,2),C(1,1),B(2,4),E(1,﹣1),D(2,﹣2),

∴当F的坐标是(1,1)或(4,﹣2)或(﹣1,﹣1)或(1,﹣4)时,以D、E、F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全等,

故答案为:(1,1)或(4,﹣2)或(﹣1,﹣1)或(1,﹣4).

例3.(春?双流区校级期中)如图,AB=7cm,AC=5cm,∠CAB=∠DBA=60°,点P在线段AB上以2cm/s的速度由点A向点B运动,同时,点Q在射线BD上运动速度为xcm/s,它们运动的时间为t(s)(当点P运动结束时,点Q运动随之结束).当点P、Q运动到某处时,有△ACP与△BPQ全等,则相应的x、t的值为(   )

分两种情况:①△ACP≌△BPQ时AC=BP,AP=BQ,②△ACP≌△BQP时AC=BQ,AP=BP,建立方程组求得答案即可

:①若△ACP≌△BPQ,

则AC=BP,AP=BQ,可得:5=7﹣2t,2t=xt

解得:x=2,t=1;

②若△ACP≌△BQP,

则AC=BQ,AP=BP,可得:5=xt,2t=7﹣2t

解得:x=20/7,t=7/4.故选:D.

变式1.(?罗平县一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3,0),B(0,4),连接AB,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找一点C,使△AOC与△AOB全等,则C点的坐标为   .

:∵A(3,0),B(0,4),

∴AB=5,且OB⊥OA,

∴当△AOC与△AOB全等时,则有△AOC≌△OAB或△AOC≌△AOB,

当△AOC≌△OAB时,则有OC=AB=5,

∴C点坐标为(3,4)或(3,﹣4);

当△AOC≌△AOB时,则有AC=AB=5,

∴C点坐标为(0,﹣4);

综上可知C点的坐标为(0,﹣4)或(3,4)或(3,﹣4),

故答案为:(0,﹣4)或(3,4)或(3,﹣4).

变式2.(春?静安区校级期中)如图,线段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4,0)、B(﹣2,﹣4),在x轴的下方存在点C,使以点A,B,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O全等,则点C的坐标为  .

变式3.(秋?沙坪坝区校级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0,9),B(﹣3,0),C(6,0),点D在线段BA上,点E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并且满足BD=AE,M为线段AC上一点,当点D、M、E构成以M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时,M点坐标为(   )

如图,过点M作MH⊥x轴于点H,过点D作DK⊥MH于点K,过点E作EF⊥MH于点F.证明△DKM≌△MFE(AAS),推出FM=DK,EF=MK。∵A(0,9),B(﹣3,0),C(6,0),

变式4.(秋?顺平县期末)如图1,AE与BD相交于点C.AC=EC,BC=DC.

(1)求证:AB∥DE;

(2)如图2,过点C作PQ交AB于P,交DE于Q,求证:CP=CQ;

(3)如图3,若AB=8cm,点P从点A出发,沿A→B→A方向以3cm/s的速度运动,点Q从点D出发,沿D→E方向以1cm/s的速度运动,P、Q两点同时出发.当点P到达点A时,P、Q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s).连接PQ,当线段PQ经过点C时,求出t的值.

(1)证明出全等之后得到一组内错角相等即可求证;

(2)利用(1)平行的结论得到一组角度相等,可以求证三角形全等,即可得到结论;

(3)由(2)可知,△DCQ≌△BCP始终成立,即DQ=BP,分两种情况,一种是P从A到B,另外一种是P从B到A.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39%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822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