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苍鹰 >> 苍鹰的天敌 >> 石超专栏兔年说兔文物里的兔形象系
兔子是哺乳类兔形目、草食性脊椎动物,没有尖牙利爪,没有与其他动物争斗的能力。兔子性格温顺,野兔被人类捕猎作为实物,兔子还被作为宠物饲养。兔子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深度融入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并被艺术化地表现出来。民间有许多关于兔子的成语。“狡兔三窟”喻人老奸巨滑或对自己作妥善保护;“守株待兔”喻人做事呆板、不知变通;“兔死狐悲”言物伤其类,“兔死狗烹”比喻事成之后,大杀功臣;“兔起鹘落”、“动如脱兔”都言动作迅捷。一些脍炙人口的俚谚有:“兔子不吃窝边草”,“兔子急了也咬人”,“兔子尾巴长不了”,“不见兔子不撒鹰”,‘兔子逗老鹰,没事找事”,‘穿兔儿鞋,跑得快”等等。民间也有用兔子来骂人的话,比如“兔崽子”,追究其原始意义,是拫据《博物志》中“兔望月而孕,自吐其子”而来,喻没有父亲,是私生子,不过现在这层意思越来越淡化了。从这些成语或谚语,可以看出兔子与中国人的生活密切相关。
在中国古代文物中,兔子的形象很常见。河南安阳殷墟中曾出土过很多兽骨,其中发现了近百件兔子的残骸。考古人员在商代甲古文中,发现了“兔”字,这些“兔”字呈短尾长耳形。殷墟妇好墓中出土了三件玉兔,两件作拱身觅食状,耳长短尾,兔身较小,可能是两只野兔。另一件玉兔,兔身较大,张着嘴,露出舌头,耳长短尾,圆眼睛,似是一只家兔。这说明在多年前,兔子已为中原居民驯养的动物。中国传统节日常有兔的参与。古时正月初一,要“挂兔头”,人们用面捏的兔头与年幡面具同挂在门额上,以示镇邪禳灾。正月十五元宵节,要“扎兔灯”,用面或纸制成兔子形状的灯。八月十五中秋节制作的月饼上常常有兔子的形象。九月九重阳节前后,人们要举行一种吃兔肉的聚会,俗称“吃迎霜兔”,以驱病祈福、追求长寿。兔子还常在春节前夕的剪纸和年画中出现。在我国民间,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都有怀孕的妇女不能吃兔肉的习俗,这是因为兔子的嘴是豁的,因此认为吃了兔肉,生下来的孩子就是豁嘴,而“豁嘴”也叫“兔唇”。兔子奔跑迅速,有个词叫“动如脱兔”。这种迅疾可以代表迅疾本身,是以汉字中的“逸”应该与逃跑的兔子有关。兔子奔跑的迅疾甚至可以追上时间,宋代陆游有“去日如脱兔”之句。兔也被常被用作宝马良驹的名字,晋代崔豹《古今注》上说:“秦始皇有名马七……二曰白兔。”另外以兔名马,最有名的就是“赤兔”,所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赤兔马被作为马中翘楚。以兔命名也是比喻这些良驹的奔跑速度很快。汉代谶纬书《春秋运斗枢》记载:“玉衡星散而为兔。”玉衡星乃北斗七星中的第五颗,有时亦可当作北斗的五、六、七,即“斗柄三星”的合称。后来有人据此将兔子称作“玉衡之精”。从古至今,兔子都被认为是一种能给人们带来吉祥的瑞兽。“金乌西坠,玉兔东升”形容日落月出,可见玉兔是与神鸟金乌齐名的神兽。由于白兔在古代并不多见,所以古人捕获白兔,都要献给帝王。在历代的“祥瑞志”中,兔子都被列为重要的祥瑞之物,在《古今图书集成》中就有许多以白兔为祥瑞和以献白兔为贵的记载,在民间传说中也有“王者仁德则见白兔”的故事,古今诗文中以兔为祥瑞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瑞应图》称“赤兔上瑞,白兔中瑞”,又称“赤兔者瑞兽,王者盛德则至”。《宋史·符瑞志》则说:“白兔,王者敬耆老则见。”,古代皇帝常以白兔来嘉奖有功的耆老,有赐其健康长寿之意。自然界中的兔子多为灰、黑色,白兔比较罕见。晋代葛洪《抱朴子·内篇》有:“虎及鹿、兔,皆寿千岁,寿满五百岁者,其毛色白。”魏晋著名学者张华撰写的《博物志》一书中记载道:“兔望月而孕,自吐其子。”这句话还隐藏着我们为什么把兔子叫做“兔子”的缘由:其实它应该被称为“吐子”。“兔子吐子”的记载可以上溯到东汉。王充《论衡》中写道:“兔舐雄毫而孕,及其生子,从口中出。”,雌兔子舔雄兔子的毛就会怀孕;而从口中产出幼仔。宋代文献《武王伐纣平话》采用了“吐子”的说法,并将之安排到周文王姬昌的传奇中去:当年纣王将营救父亲的文王长子伯邑考剁成了肉酱(古人谓之“醢”),派人送给文王吃,以考验姬昌是不是一个未卜先知的圣人。文王当然知道纣王的用意。他强忍悲恸,笑着吞下了伯邑考的肉。于是商纣王觉得他不足为患,把他释放。文王出了关押地——羑里城,放声大哭,以手探喉,把食物全吐在地上,却见那些肉竟然就地活了,长出毛来,蹦跳而去。这种新的物种于是被称为“吐子”,后写作“兔子”。在这里也表现出父母对孩子生命的孕育,满怀着深情。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一个人从他呱呱坠地时起,就和“兔”有了关连。不但是卯年出生的孩子属兔,其他年份出生的孩子,也往往要戴兔帽、穿兔儿鞋,玩“兔儿爷”玩具和元宵耍兔灯,吃兔形花馍。小兔子性格温顺,把它们的形象缝制在孩童的衣服上,也是父母长辈对孩子爱怜的表现。陕西南部有些地方,在出嫁的女儿生孩子前,娘家母亲或嫂子要给未出生的孩子做兔儿帽、兔儿鞋、兔儿枕,预祝吉祥。兔子是繁殖力很强的动物,在祈求子嗣繁衍的古代,兔子作为吉祥物经常出现在古代艺术品上,或绘画、或陶瓷。我国北方农村,在女儿出嫁的时候,要做一些动物形状的馍,其中就有兔馍。而晋南的有些地方,母亲都会为出嫁的女儿做兔馍和鱼馍,供女儿在洞房里食用。这是因为兔和鱼分别象征着男性和女性,而且它们又都是“高产”动物,取其象形给刚出嫁的女儿吃,图个吉利,预示女儿将来夫妻和顺,子孙绵延。在我国,兔与妇女的生育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妇女生小孩医学上叫分娩,而《尔雅·释兽》云:“兔子曰娩”。在民俗中有以兔脑髓为药来催生的做法。《本草纲目》引《经验方》所载的“催生丹”这样记载:“腊月取兔脑髓二个,涂于纸上吹干,人通明乳香末二两,同研令匀。于腊日前夜,安桌子上,露星月下。设茶果,斋戒焚香,望北拜告日:大道弟子某,修会救世上难生妇人药,愿降威灵,佑助此药,速令生产。祷毕,以纸包药,露一夜,天未明时,以猪肉捣和,丸芡子大,纸袋盛,悬透风处。每服一丸,温醋汤下。良久未下,更用冷酒下丸,即产。乃神仙方也。”这里把兔脑髓具有催生药效结合在对月祈祷仪式当中,与其说催生是兔脑髓的药效,其实更是出于一种对兔神信仰的神秘感应。按照原始阴阳观念,兔与妇女同属于阴。在十二干支中,兔属“卯”,而“卯”在五行中属于“阴中阴”。《吕览.精通篇》:“月者,群阴之本也”。月中之兔为生育保护之神。在文学作品中,也经常会有兔的形象。宋朝秦观的《放兔行》:“兔饥食山林,兔渴饮川译。与人不瑕疵,焉用苦求索。天寒草枯尽,见窘何太迫。上有苍鹰虞,下育黄犬厄。微命无足多,所耻败头额。敢期挥金遇,倒橐无难色。虽乖借者意,颇塞仁人责。兔兮兔兮听我言,月中仙子最汝怜。不如基亟返月中宿,休顾商岩并岳麓。”由对兔的爱怜到对其命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