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武侠小说”、西方的“骑士文学”与日本的“武士小说”,文体近似但各有不同。在武侠小说创作中,古龙就一定程度借鉴了武士道精神,有东海白衣人这样的东瀛武士角色,在后期更是慢慢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而金庸所受影响很小,甚至小说中一个日本人都没有出现过,反倒是韩国高手倒有一位。不知大家还记不记得,倚天屠龙记中的高丽青龙派的第二代掌门,上来就被张翠山秒回高丽的大宗师泉建男。虽然建男这个名字不太好听,但毕竟人家也露过脸了。而日本高手的角色却一个也没有,就连日本历史上有名的剑圣宫本武藏,在金庸看来甚至还不如书剑恩仇录中的绵里针陆高止。传说宫本武藏曾用筷子夹住正在飞的苍鹰,金庸曾在采访时直言这不可能,想象力过于夸张,反倒是陆高止用金针钉住苍蝇这一点对于高手来说并不太难。在他看来,日本武士小说中唯一最好的一段,是宫本武藏从柳生石舟斋削的芍药枝叶切口上看出了对方的刀法功力这个设计。除此之外,整个日本武侠小说中所描写的武技,都远不及台湾、香港武侠小说的多彩多姿。那么武士道小说,那么多章节,就只有一个情节是不错的,这算是明褒暗贬了吧。说回宫本武藏,其实这个日本有名的大剑豪和金庸笔下的独孤求败有许多相似之处。像两人都都有无武器的境界的描述,无剑与无刀;又都有不拘泥于形式的描述;都有崇尚进攻,通过寻找破绽的致胜的风格;甚至都有一生未尝一败的战绩。尤其是宫本武藏在自己的兵法五轮书里写道:最后一卷是空之卷,空就是没有,前四卷讲的是学习兵法,这最后一卷讲的是忘记兵法。这似乎也暗和了武道最后是无招的境界,更有读者说张三丰让张无忌忘掉太极剑那一段就是从中获得的灵感。其实这已经不是读者第一次有这样的疑问了,当年雪山飞狐还在报纸上连载的时候就有读者不停写信问金庸是不是模仿电影《罗生门》。这让金庸很生气。金庸特意在03年新修版中加了一段后记回答这个问题,表示当年不止读者,甚至有一个很有学问的好朋友也这样问过,这让他有点生气。因此只简单地回覆:有疑问请读中国的《三言二拍》,请读外国的《天方夜谭》,请读基督教圣经《旧约·列王纪上·一六-二八》。一切审判、公案、破案的故事,基本结构便是各人说法不同,主角抽丝剥茧查明真相的套路,将其算做《罗生门》导演黑泽明的首创与专利则是相当可笑的说法,四十几年后写出这节文字时的金庸,犹有几分愤愤之意。金庸对日本文化如此抗拒,最大的可能还是和他年轻时的经历有关:“我家庭本来是相当富裕的,但住宅给日军烧光。母亲和我最亲爱的弟弟都在战争中死亡。”这样亲身经历的家仇国恨,难怪笔下会是郭靖这样的大侠,自然对日本文化难有亲近意。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jg/7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