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连现在哪里就诊 https://m.39.net/disease/a_9376678.html本文乃“初遇穿着背带裤的你”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画鹰杜甫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拟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绦链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苍鹰在文人的作品中,或被当作勇猛豪雄加以歌颂,或被当作凶残酷虐给以贬斥。这都是视作品的立意需要而定的。清代著名评论家沈德潜在谈到杜甫的题画诗时说:“其法全在不粘画上发论。如题画马、画鹰,必说到真马、真鹰,复从真马、真鹰开出议论,后人可以为式。”(《说诗降语》卷下)这首诗正是这样,以画幅上的鹰为题,写出真鹰的姿态,寄以深意。诗的首联总写画作的萧飒警人,不同一般。“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素练”,白色的绢。唐代画家常以白绢作画。“风霜起”形容这幅白绢上的鹰画有一种秋风萧飒的气象。正因此,诗人认为这一幅鹰画之作是出众的。“殊”指不同一般。那么,“殊”在何处呢?在诗人看来,就在于作画之鹰酷似真实:探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拟”,同“辣”。辣身即把身挺起。“愁胡”指忧愁的胡人(的眼光)。胡人旧指北方少数民族。这两句说:苍鹰挺起身子,侧目注视地面,碧眼有如胡人的眼;它炯炯有神,正想去捕捉狡兔。这两句是全诗精彩之笔,由此我们才想象得出画鹰的勇猛形象。但它毕竟是画上之鹰,而且是受羁绊的画中之鹰。诗人对这一点是很清楚的,所以接着写道:缘锭光堪摘,轩楹势可呼。“绦”,是丝索。“链”是金属圆棍子。丝索用来绑住鹰脚,然后系在链上,防止鹰飞走。“摘”,此指解下来。前句说:系着鹰脚的丝绳和棍子在画面上闪闪发光,似乎可以让你把它解下来。“轩楹”是堂前的廊柱。这是画中苍鹰所立之处。后句说:画中苍鹰站立在堂前的廊柱上,其势在奋飞,让你简直呼之欲出。这两句除了补充描写苍鹰的勇猛姿态之外,还交代了它受羁绊不得自由的处境以及画作的极其逼真,进一步落实“风霜起”和“画作殊”。最后,诗人对如此苍鹰寄以同情和惋惜: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何当”即“哪得”。“平芜”即平原。诗人的意思是说:如此苍鹰,本该奋飞于寥廓的太空之中,但可惜它是画中之鹰,又被禁绑在厅堂之内。徒有勇猛之姿态,却无法去搏击凡鸟,让毛血洒在平原之上。这里虽说主要是表达作者的感情,但同时也进一步补充描绘画中苍鹰的形象。人们可以由此推想它搏击长空、施展威力的形态。从题画诗的角度看,这首诗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把画的逼真之处描绘得栩栩如生。“画作殊”对于我们来说已无法直接感受了,而依赖着诗人的动人笔墨,我们却能感受到画中的苍鹰简直就是真的苍鹰,它的“拟身”、“侧目”的姿态神情引起你注目,系在它的脚上的丝索和棍子闪闪发光,你可以把它解下来,它的整个站立姿态叫人呼之欲出……读着读着,我们不禁产生了“画作殊”、“诗作”也“殊”的印象。二是诗人神游于“画”与“真”之间,流露了惋惜之情,其实正是诗人自己奋发有为、积极进取思想的表现。这种借物寄意本是咏物诗的常见笔法,诗人用在题画诗中,一样自如,令人可悟。至于从诗的脉络来看,可说是十分清晰的。首联总写画作,其他三联从具体入手加以呼应,着重写“鹰”本身,突出“真”相,又不忘记“画作”二字(“假象”)。咏画如此,可谓条清理晰,堪称佳品了。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jg/8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