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苍鹰 >> 苍鹰的天敌 >> 武昌老地名放鹰台在东湖边,邂逅李白
最近天气晴好,转悠到武昌东湖西岸,老远就看见“李白放鹰”雕像——这儿就是大名鼎鼎的放鹰台。
放鹰台是一处高出地面的土台,面积平方米。放鹰台不仅和李白有缘,还是东湖悠久历史文化的出土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这儿,晒晒太阳,打卡湖光秋色。
午后阳光穿过密密银杏丛,正好在小鹰的翅膀间形成一圈光晕,它仿佛下一秒就要振翅高飞。李白穿着长袍,目光炯炯,用手托着小鹰,期待它回归自由,飞向云霄。
据说,公元年,李白凭吊好友李北海的故宅后,来到这里,解救并释放了一只小鹰。诗仙李白还作过《观放白鹰》的诗句:“寒冬十二月,苍鹰八九毛。寄语燕雀莫相啅,自有云霄万里高。”
走在花草相间的小径上,不难想象小鹰展翅飞翔,在树梢轻轻掠过,冲向天际线的快乐。
可能是因为地理位置绝佳,我们的祖先也选择在这儿居住。据考古资料显示,距今~年前的新石器时期,放鹰台曾是武昌先民聚族而居之地。
年,湖北省博物馆对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粳型稻的稻壳烧土。这里出土的磨光石器有斧、锛、铲,陶器有鼎、杯、罐、纺轮……
遗址上还保存有许多红烧土的房屋建筑遗迹。遗址出土的石器和陶器都具有屈家岭文化早期阶段的器形特点。
明洪武四年(年),江夏侯周德兴重修武昌城墙时,曾在这一带挖山取土烧砖,所以当地人一直称这里为“窑湾”。根据文献记载,明代放鹰台是楚王府游乐活动的地方,很多庆典饮宴都在此处举行。
今天的“放鹰台遗址”也是游玩打卡好地方,湖水烟波浩渺,周边林木成荫,高大银杏树掩映着“李白放鹰”雕像,真是风景这边独好。
晒太阳、拾银杏叶、邂逅李白,打卡文化遗址,午后的放鹰台有多好逛,来了就知道!
采编
钟钟
摄影
Richard
海报设计
王小卓
参考资料
《武昌老地名》
出品
武昌区文化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