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苍鹰 >> 苍鹰的种类 >> 淄博这些民俗杂耍手工艺都在这里
我们常说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民俗文化
淄博临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是一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地方
民俗文化源远流长
今天
小编就跟大家一起回味一下临淄民俗文化!
临淄锡器
临淄锡器是当地有名的传统手工器皿之一。据民国9年《临淄县志·工业志》记载“城北锡工,素以巧闻,足迹遍登、莱之域。”据考证,临淄的锡器制作工艺是明朝初年从山西传来的,经过多年传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一支庞大的锡匠队伍。他们活动在山东各地和东北三省,以去胶东登、莱两州府各县者最多。
临淄花边
临淄花边是将棉线绕缠在小木头棰的一头,另一头以一串琉璃珠子作稳定和绞线用,然后用铜大头针分别将线的起头固定在图纸上,将棒棰交替翻动,使线线交合构成各式各样的精美图案,故称“棒棰花边”。
临淄花边为纯手工编织而成,主要有:台布、餐套、床罩、被单、被套、窗帘、琴罩、沙发靠垫等上千个规格几千个图样,成品远销东南亚、欧洲、美洲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抽纱之王”的美称。
蹴鞠
据《战国策·齐策》载:苏秦做了赵相,为赵合纵,联齐抗秦,他出使齐国对齐宣王说:“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
由此可知,距今二千三百年前,战国时期齐宣王(公元前年-公元前年)时,在齐国都城——临淄,蹴鞠广泛开展,已经有了相当成熟的赛制、规模和群众基础,已初步形成一种运动项目。由此可知,世界足球运动起源于临淄。年7月,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亚洲杯开幕式上郑重宣布:“足球,起源于中国一个叫临淄的城市。”年5月,国际足联向淄博临淄颁发了足球起源地认定证书。年,临淄蹴鞠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
阁子里芯子
芯子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是利用铁质支架,把装扮成各种戏剧人物的儿童表演者稳定在高竿或其他造型之上,演绎各种故事。远远望去,人物悬空,非常玄妙、奇特、惊险。因铁支架如灯芯在内支撑,故称为“芯子”,一般一个芯子表现一个剧情或寓意。
阁子里芯子,起源于明朝正德年间(年),出自临淄区南王镇南仇东村,已有近年的历史。在传承过程中通过老艺人王从让、王本厚等人的不断发展和演变,成为一种独特的舞蹈艺术。因造型精美奇特、险中带趣而名闻遐迩。年6月,阁子里芯子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踩寸子
“寸子”是一种民间舞蹈的木制道具,短的10—20厘米,长的30—50厘米,演员踩在上面表演。寸子的底部套上尖尖的绣花小鞋,表演者用长长的裤腿盖住寸子的木柱,精致玲珑的花鞋随着表演者的扭动若隐若现,十分风趣俏皮。
踩寸子起源于隋朝后期的姐儿调,在民间流传了多年,真正形成一种舞蹈艺术形式,是在山东淄博临淄地区,大约是在年。踩寸子的鼓点源于临淄区世代传承的鼓谱,短点与长点明快简洁,打鼓点富于变化;音乐曲调完全是山东中部地区的民间调式,极为通俗易懂;演唱内容为三国、牛郎织女、孟姜女、梁祝、西游记故事;唱词中充满了乡间俚曲的“逗”和“艮”;人物有花姐、傻公子、鼓手、官老爷等,场面宏大,表演风趣,寓教于乐,引导人们从善弃恶。年12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全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临淄刺绣
临淄刺绣起源于周代初期,有多年的历史。据民国9年撰《临淄县志》记载:远在周代之初,已有画绣之工,共其职也的记述。春秋、战国时期,齐都临淄刺绣业已驰名域内。秦灭齐,统一六国后,促进了全国经济的更大发展。临淄在汉代初期,仍是我国东方著名的大都市之一,也是手工业最发达的地区。汉王充在《论衡》中说:齐都世刺绣,恒女无不能,襄邑俗织锦,纯女无不能,日见之,日为之,手狎也。当时的刺绣是以母教女,嫂传妹的途径传播的。
目前临淄的刺绣工艺,沿用了古代刺绣的技法,主要是在棉布或麻布上用同色系的线绣,是素绣而不是彩秀,后来与临淄花边结合在一起,目前主要用于出口欧美等国家。
鹞鹰啄蝶风筝制作工艺
临淄的风筝制作由来已久,鸢鹰啄蝶风筝是其中的一项,其制作技艺在敬仲镇东柳村和朱台镇香坊村都有传承,据考证产生于清朝初期,已经传承了5代以上。
鸢鹰啄蝶风筝在临淄称为“催子”,放飞起来非常奇妙:一条线牵着一只翱翔天空的苍鹰,一只七彩蝴蝶沿风筝线蹁跹而上,至鸢鹰近处,鸢鹰抖动身体,猛地朝下一啄,蝴蝶即敛翅而下,未及地面,展翅复又升空,如此反反复复,上上下下,且不须人工操作,不用任何机械动力。
田旺粽子
田旺村紧靠乌河。乌河水清醇甜美,在春秋战国时就负有盛名,河中生产的芦苇有一股特别的清香,苇叶大而厚,是包粽子的好材料。附近的村民都用这种苇叶包粽子,其中田旺村的粽子最为有名。
田旺粽子从大约在明朝时期开始成名,并且由端午节期间制作发展到常年制作,在苇叶的采摘、收存、浸泡等方面都非常细致,注重填料的品质和数量,煮粽子也很讲究火候,以原味为主,一般不添加糖和香料。粽子个大、均匀、味道清香甘甜,名扬四方,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小吃。
四官撑凳
临淄区皇城镇四官村的撑子制作工艺距今有多年的历史。年,国家农商部在北京召开国货展览会,四官村民赵永祥的撑子获三等奖;年,在山东省手工业展览会上,其马扎荣获特等奖。
临淄烙画
烙画,就是用电烙铁在木板或竹板上作画。临淄比较早的烙画是烤画,即用毛笔蘸浓墨在做好的竹制器物上作画,然后用火小心地烘烤,等到器物均匀地烤上一层黑色,临淄俗称“烤老了”,然后放在清水中冲洗,上面的墨汁褪去,留下白色的画痕。另外,有些农具作坊,用火钳在自己制作的农具上烙上堂号或图案,证明出处和质量。
南仇手工扎花
南仇的手工扎花,最早是用在芯子舞蹈上的一种道具,从19世纪末开始,就成为一种独立的手工技艺,至今流传了多年。其作品主要有牡丹、梅花、菊花、桃花、杏花、槐花等十几种,集根雕、盆景、花卉于一体,配上天然树根和树枝,根枝造型优美奇特,整盆花错落有致,鲜艳明媚,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逼真,可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临淄仿古黑陶制作工艺
临淄早在4年左右就以黑陶制作而闻名,区内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桐林(田旺)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黑陶器物,这种泥制黑陶质地细腻、漆黑光亮,堪称稀世珍宝。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临淄的仿古黑陶业逐步发展起来,继承了传统黑陶的一些技艺,又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和创新,目前,了金岭仿古黑陶。
八仙戏
八仙戏,临淄民间小戏,清代康乾年间形成于临淄区皇城镇五路口村,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由于演出此戏时惯例是开场演《八仙庆寿》,群众称之谓“唱八仙”,随之沿习呼定名为“八仙戏”。八仙戏演出剧目以西游记内容为主,有《火云洞》、《陈家庄》等20余种,基本取京剧的表演程式,乐曲伴奏上与肘鼓子相仿,唱词多用方言俚语,生活气息浓郁,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督府四平腔
齐都镇督府村的四平腔是一种典型的民间戏种,开始于清朝末期,从“周姑子”戏演变而来,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传承了四代以上。
督府四平腔的前三代传人全部为男性,从第四代开始,才有女性参与表演。督府村四平腔没有正式的曲谱和剧本,多年来全部靠老艺人口、手传承,传人李心田在晚年时曾经将戏词和情节全部用文字记录下来了。
鹧鸪戏
鹧鸪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清乾隆年间的临淄,到现在已传承了七代二百五十多年,是由模仿鹧鸪鸟的叫声而创新表演的剧种,音乐伴奏以打击乐为主,拥有自己独特的乐器鹧鸪胡,唱腔与念白取材于临淄区方言,有匀板、爆娃娃、亲家斗调、悲、刨等十五个曲牌,是全国唯一由村保存下来的完整剧种。代表作有《胭脂》、《龙宝寺》、《采茶案》、《南北京》、《粉红江》、五本连台本戏《五凤岭》、十本连台本戏《太公传》等。
“二鬼摔跤”杂耍表演
“二鬼摔跤”表演是清朝后期由临淄敬仲扬官村的农民创造的一种傀儡表演形式,后来传到辛店的矮槐树村和雪宫的西高村,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二鬼摔跤”实际上是一人在表演,只是在演员的背上另外装上鬼脸假具,“小鬼”演员也化做鬼脸,故称“二鬼”。表演时,罩上服装的木架当作小鬼的手脚,两个鬼脸对面表演,做出踢打翻滚、使绊子、加别腿等花样。另外配上滑稽的唢呐声,演员嘴里也用特别的哨子作鬼叫、鬼哭、鬼嚎的声音,使观众看得如痴如呆。此表演随形式的需要随时变化各种材料,在各个年代,都能配合形势的需要演出,集娱乐、健身、滑稽为一体,是我国杂耍艺术中的奇葩。
督府芯子
督府芯子又称“扛阁”,指的是临淄区齐都镇督府村的芯子表演。身强力壮的青年男演员双手叉腰,用暗藏玄机的架子扛着儿童演员跳舞、走动,观者眼花缭乱、掌声如潮。
督府芯子的传统节目有《八仙过海》、《许仙游湖》等,主要伴奏乐器是鼓、锣、钹、镲等。
崖头大鼓
崖头大鼓据史料记载,至今已有一百五十余年历史,创始人名叫吴化楠,第二代传人吴玉泉,第三代传人吴奎臣,至今已传承至第四代传人长子吴长纲。崖头大鼓现已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崖头大鼓从最早的纯手工生产,已发展壮大,成为半机械化生产、经营于一体的鼓业公司,从下料到成品全部流水线作业,崖头大鼓始终本着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这一原则,严把质量关,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
铁花
元宵之日,在山东淄博地区到处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感受到欢乐浪潮的冲击。
打铁花是淄博地区独特而古朴的民间娱乐,据说产生于元朝。那时,这里的冶铁业特别昌盛,铁水熔化之后,金星四溅,这触发了人们的创作灵感,于是一项神奇而又壮观的民间活动---打铁花便产生出来了。打铁花有很高的技术性,打花者无不使出浑身的绝招,打它个满天开花。
无论你之前知不知道,见没见过,赶紧转给自己的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