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鹰

山东第一观察李白畅游济宁诗踪一

发布时间:2023/4/20 13:51:58   

张自义

李白为理想寻志漫游外地时,安陆许夫人的侄子们闹着与李白分家产,据当地传说,百顷良田俱归许家子侄,许夫人名下只有数十亩薄田和一处破旧房舍。许夫人一人拉扯女儿平阳,身体不甚好。特别是生下儿子伯禽候后,更是多病缠身,加之分家的不公,气愤难平,使病情恶化,不幸与世长辞。李白悲痛万分,终日以泪洗面,为思念许夫人彻夜难眠。幸好有书童丹砂夫妇照料平阳和年幼的伯禽,使生活免强过得下去。正在这时,接到寻阳的长兄来信,谈及六叔进士及第,通过吏部制科,出任东鲁任城令。若李白安陆生活无着,可去东鲁投亲。人赘之家,夫人不在,确实难以再待下去,李白经过反复地思考,决意迁居东鲁。

临行前,李白携带儿女凭吊岳父和夫人。李白长跪墓前,号哭不止。李白将以前写的和新写的悼念夫人诗作,于墓前焚化,以此作为思念。

李白雇了一辆大车,经襄阳,过宋州,历时二个多月到达东鲁。李白寄家东鲁,在这片热土上,以此地为中心,他考察东鲁(济宁)的人文地理,畅游齐鲁的名山大川,他待诏翰林于西安,寻访伯乐于南北。在政治仕途上他步履艰难,屡屡失败,但在诗歌创作上,步步提升,名扬天不。

李白在任城:李白抵达东鲁后,首先拜访了县令六叔,其六叔关心照顾和妥善安排家居外,还向李白介绍了任城的历史沿革,任城的历史名人,县城的特色等,在六父屈满回京时,写了《对雪力饯任城六父秩满归京》,诗中赞颂了六父的才智过人利高话的情提描写了饯别宴会的感况,表示别后能早日再见于竹林的希望。李白“辞金放还”后,任城卢主薄潜设宴为他接风,李白饱含着沉痛心情了答谢诗:

海岛知天风,窜身鲁门东。

临鸼不能饮,矫翼思凌空。

钟鼓不为乐,烟霜谁与同。

归飞未忍去,流泪谢鸳鸿。

诗写得含蓄豪逸、奔放苍凉。抒写他困苦郁闷的心情,表视了他未泯的“思凌空“壮志,并流泪对任城诸位宾朋的感谢。

贺知章从弟贺知止在任城任县令时,李白应邀为其写了篇《任城县厅壁记》,这篇“记”写了任城的历史沿革,描写了任城的人文地理,城镇风貌,自然风光,特别是对“香阁倚日,凌丹霄而欲飞,石桥横波,惊彩虹而不去”的生动描写,给后人留下美好的印象诗人赞颂贺知止的“肃而教之”“惠而安之”“富尔乐之”三年的教化方案,更赞其教化后出现的社会安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画图:男耕女织、和乐如春、权豪黠吏、改恶从善,百姓相互帮助扶老携幼……如此祥和的社会景象是对贺公的颂扬,也是一篇研究李白“寰区大定,海县清一”思想的重要历史资料。

李白在任城还有构建酒楼的故事,浣笔泉的故事,绘皇室乐队笛子演奏家李谟外孙起名的故事等,都说明李白与任城的关系。

李白在兖州:“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沙丘在兖州,说明李白的家与兖州的关系。

兖州泗河岸边的尧祠、石门是美丽风景区,那里尧祠巍巍,雄伟壮观;路旁“长杨扫地”,游人如织;石门喷浪,河水涌波;碧流环转,白鸥翻飞;尧祠前石人双跪,美女歌舞,车轮滚滚,骏马嘶鸣欢声笑语,热闹非凡。这是李白诗《鲁郡尧祠送窦明府簿华还西京》中描写的情景,确是美丽绝境,送客的最佳的地方。李白诗名冠以尧祠石门的诗还有好多:《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阕范侍御》《沙丘城下寄杜甫》等,都说明尧祠、石门是李白经常送客人和参加社会活动的地方。

特别是写给杜甫的二首诗,一首写在沙丘家中,深切的思念杜甫“思君若汶水,浩浩寄南征”,另一首写于石门,“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诗的字里行间充溢着深情厚谊,亲如兄弟。李、杜,这两颗文坛最亮的明星,古代诗歌的两个高峰,两个伟大的诗人,一起畅游、和诗,誉为文坛的佳话,是最值得大书特书、大颂特颂之事。一是孟诸泽游猎,李白、杜甫、高适三人杰,在宽阔约百里的大泽,他们跨名驹,持雕弓,意气风发,骏马如飞,开弓上射苍鹰,下击狐兔,前呼后应,一扫四野,猎物颇丰。直到夜晚,他们吃野味,饮美酒,谈抱负,赋诗篇,酒酣兴高,实为快哉!对此事余秋里先生在《中国文脉、唐诗几男子》一文中很动感情地写道:“想着那些马蹄箭鸣,那些呼啸惊叫,中国古代大文豪留下生命踪迹的地方……诗人用马蹄写诗的旷野,实在可以看做被我们遗落已久的宏大课本。诗人用马蹄写诗的地方不少,但这儿,是李白杜甫一起在写,这如何了得!”

李白、杜甫、高适三人第二年夏天到了济南,与北海太守李邕聚会于历下亭,观赏赋诗,相互唱和,亦是文坛的佳话趣谈。是年秋,李杜回到兖州,他俩“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这两位伟大的诗人,白日手拉手游览观赏,夜晚酒后两人同盖一条被子睡觉,其情之笃,其意之深,令人击节赞叹!两人同访城北隐逸的范居+为纪此游,李白写了《道耳范耳作一诗,这是一篇生动的城郊访友的故事,它记述了诗人访友的过程跨马访友,城壕迷路;误入荒坡,身沾苍耳,狼狈之相,相见大笑梨枣寒瓜,丰盛素席;戏虐放浪,畅酣淋漓;尽兴快意,大醉面归。全诗充满了乡村的气息,充满诗人的豪逸之情。

访城北范居士后,杜甫写了《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

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

向来吟橘颂,谁欲讨莼羹。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

诗开头赞美了李白似阴铿的诗句,接着叙写与李白亲密无间,亲如兄弟的友谊,“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最生动、最形象、最深刻地表现他们友情的深笃真诚。再写寻访范居士接待的场景和云对古城瑟瑟的秋意。最后用“橘颂”“莼羹”两个历史典故写范居士淡泊名利,归隐田园高雅情操,表达自己不愿奔走于仕途,离开官场,而归隐田园、寄情山海的想法。

李白在中都(汶上县):唐时中都,今汶上县。其时李白族兄在中都任县令。寄家东鲁后,李白曾多次到中都,现存留下来有三首诗,一首是《别中都明府兄》:

吾兄诗酒继陶君,试宰中都天下闻。

东楼喜奉连枝会,南陌愁为落叶分。

城隅绿水明秋日,海上青山隔暮云。

取醉不辞留夜月,雁行中断惜离群。

这首诗的内容,写李白与明府兄的友谊感情。诗的一、二联赞美兄长有陶渊明似的诗酒才华,在中都政新远播,天下所闻。三、四联,写东楼聚会,兄弟尽觞,突出一个"喜字;酒别分手,瑟瑟秋风,落叶纷纷,实出一个“愁”字。五、六联写优美的环境,绿水情谊深,日光耀秋波,情满海山,云隔不断。七、八联,酒别情笃,欲留夜月,离开雁行,惜别离情。全诗着重一个“情”字,尽写兄弟深情。

另一首诗《酬中都小吏携斗酒双鱼于逆族见赠》:写英俊豪爽的山东小史拿着鲁酒和汶水的锦鳞鱼,到旅馆求见李白,诗人李白热情接见他,并志趣相合。小吏爽快地宰杀活蹦乱跳的鲜鱼,张罗一桌有特色的鱼酒华宴。诗人酒酣饭饱,然后跨上骏马踏上归程。这个故事反映了山东小吏和群众对李白和其诗的热爱,对李白的崇敬,也反映李白这位傲权贵、轻王侯的大诗人,但对低级小吏却热情接待,并写诗相赠,说明李白对“小人物”的尊重,难能可贵。从这个诗故事也反映东鲁的群众热情好客的民风。

还有一首小诗:

昨日东楼醉,还应倒接篱。

阿谁扶上马,不省下楼时。

李白是诗豪,又是酒仙,醉圣。他一生与酒结下不解之缘。李白的饮酒是“痛饮”“豪饮”,酒鼓舞了他的精神,也激发他的创作灵感和澎湃的诗情。此篇诗没有写饮酒的过程,而是着笔于醉态的描写,仅仅通过“上马”“下楼“倒接鬻”三个动作,二十个字,以口语般的旬式,把李白的醉态写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读完诗,仿佛一个醉态的李白就在眼前,一个可爱的李白就在眼前。

李白在金乡:李白来东鲁后,回想十几年奔波、干谒、交友,仍是仕途无门,功业未就,心中有些苦闷,想通过交友、干谒活动,求友相助,跨进理想的大门。在这种情况下,诗人到了金乡县,拜谒了县令,并写赠诗二首。主要内容可概括两点:一是对范金乡的歌颂,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典放,喻县令有吸引力,凝聚力,民心向心力;以“不买名”“弦歌”“自化”等典故,称许县令装歌治县,不图虚名,礼乐教化,玉壶冰清,作风清廉,高洁品行;以“鸡犬静”“机杼鸣”,显示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等,从不同层面歌颂了范宰的嘉政。二是写诗人自己无人赏识,怀才不遇;一颗诚心不被人理解,“徒有献芹心”;以张仪留舌示山妻的故事喻诗人不怕挫折,有信心取胜,希望能听到相招携的佳音,即希望得到县令的臂助。

在这两首诗中,诗人把历史典故活用、巧用、反复用,如范金乡通过“桃李不言”“不买名”“弘歌“自化”几个典故,塑造了范县令佳政灼灼、官德水清的形象。诗人自己通过几个典故,一个怀才不過,又不惧挫折、信心十足的士人形象也跃然纸上。

在金乡写另一诗:《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客自长安来,还归长安去。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此情不可道,此别何时遇。

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

写这首诗的时间应是“賜金放还”后。李白回到东鲁家中。这时期他的是思想是复杂矛盾的,一方面感到政治理想的破灭,前途的渺茫心情郁闷痛苦,又感到蒙冤受屈,对朝廷黑白颠到,贤遇不分的黑暗政治十分不满,另一方面他理想的火苗时面在胸中然起,仍幻想有一天皇帝再启用他,再为国家建功立业,一展雄伟抱负。这首诗中就用“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形象具体地表现诗人对长安的思念,可谓身在江湖,心存魏阙(魏阙,朝庭的代称)。这是一首送别诗,还表现了对友人的深厚友谊和惜别的心情。

在金乡李白还写了《金乡薛少府厅画鹤赞》。“赞”是古代文体的一种,主要用于颂扬的内答,本篇主要对金乡薛少府办公大厅壁上画的鹤进行赞美:一是赞画中的鹤似东海仙山的奇禽,极为珍贵;二是赞鹤的轩昂神态和美的形象;三是赞动听的鹤鸣,随风飘荡;四是赞鹤的美丽传说和动人的故事;五是赞鹤如“感至情”面发生的神奇变化、可“异影”起舞,“浮烟“凌空。这篇文中,诗人对画中鹤现实的描写,配以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三者相融,所描写画中鹤不仅有现实的美感,还有厚重的历史感和神秘色彩,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李白在曲阜和邹城:李白居东鲁期间,还先后到过曲阜和邹城,可能写过好多诗,由于李白的诗十丧其九,现留存的曲阜、邹城各一首。在曲阜写的怀古感时之作《大庭库》:

朝登大庭库,云物何苍然。

莫辨陈郑火,空霾邹鲁烟。

我来寻梓慎,观化入寥天。

古木翔气多,松风如五弦。

帝国终冥没,叹息满山川。

这首诗写了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写发生于大庭库的故事,即梓慎登台观气,预知几国发生火灾的事;二是写梓慎其人,善观时变;三是写无为而治“寥天”合一,安定清明的社会风气;四是写大庭库帝业的消亡,叹息时代的沧桑之变。

李白在邹城峄山写了《琴赞》:

峄阳孤桐,石耸天骨。

根老冰泉,叶苦霜月,

斫为绿绮,徽声槃发。

秋风入松,万古奇绝。

此文主要是对琴的赞美。诗人以独特的视角,赞美琴:赞美制造琴的原料桐树,赞美桐先赞美其生长的环境。它生长在峄山之阳那里怪石百态,巨石傲空,山泉潺潺,桐木蓊郁。这里桐树的根深深扎在“冰泉”,汲取峰山水土的宝贵营养;桐的枝叶、沐浴风雨霜月,吸取天地之精华,树的根、干、枝叶都灌注了峄山的灵秀。用峄阳之桐制造的琴是“绿绮”样的名贵之琴,用它弹奏的曲子美妙动听,真是奇特罕见,万古未有。诗人对琴的赞,还反映诗人尚德的思想。嵇康《琴赋》中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诗人以琴为赞,特别是以“孤桐”之琴为赞,自然应有寓意,就是反映诗人高雅和崇高德操的思想感情

李白寓家东鲁(济宁)二十年片文化底深厚的热土上,他以“斗酒诗白篇”的才智,以“酒酣落笔摇五岳”的气魄,以“诗成泣鬼神”的万钧笔力,创作出光耀千古的诗篇,如写于东鲁一带的《将进酒》,这首诗,以酒为线索,以感情为经纬,悲、喜、愤、纵愁等开合转换,起伏纵横,再加之明快的节奏,参差的诗句,跳跃的韵律,把诗人的情感畅酣淋漓地表现出来,塑造了一个不慕荣华,鄙弃世俗,蔑视权贵,傲岸不羁的诗人形象,诗中字里行间充溢着豪气和豪情,是诗豪、豪典型的浪漫主义诗篇,诗中的励志名句“天生我才必有用”,豪情万丈,千古流传。

诗人被“赐金放还”后,“攀龙忽坠天”,从天上跌到低谷,感到理想的破灭,前途的渺茫,心情的愤懑,在南游吴越离开东鲁前以《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告别东鲁诸公。这诗表面上似以梦游山水向友人告别,实为托梦寄意,写人长安翰林之梦与失败的感慨诗以天姥山比喻朝廷,人山前把它想象得雄冠五岳,无限美好,但在天姥梦游中,发现山中危机四伏,险象丛生,处处包藏着迷乱、惊险危机、恐怖,所以惊醒后,断然与天姥之梦告别,让自已徜徉于山水。拥抱大自然,“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最后大声呐啦“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吐诗人郁闷之气。这是向权贵们投去睥睨的一瞥,也是争取自我尊严的宣告!同时表达了封建社会怀才不遇者的心声,反映了诗人蔑视权贵、鞑伐邪恶、向往自由、渴望光明的真情。

李白经过一人长安的失败,“赐金放还”的打击,三人长安的碰壁、使他对现实的认识逐步加深,对现实的揭露逐步大胆尖锐。对现实的批判力度逐渐加大。李白五十二岁写于鲁郡的《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一诗,就是直言直斥朝廷,猛烈抨击时政,痛揭统治者昏腐和罪行:一是批判统治者黑白颠倒,贤愚不分。统治者远君子,近小人,宠幸那些玩弄“狸膏金矩”之术的斗鸡之徒,致使他们气焰熏天,无所不为,使社会上鱼目混珠,真假不辨,贤能失志,小人得志,“骅骝拳局不能食,骞驴得志鸣春风。”二是拼击哥舒翰之流,不顾人民的死活,用无数人的鲜血换取了紫袍,换取官位的升级。三是揭露统治者残害忠良的罪行,一针见血地揭露统治者残暴行径。诚如安旗先生所说:“此诗的抨击时政,直言直指,亦可谓惊风雨泣鬼神之作”。在揭露批判黑暗现实的同时,还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富贵的蔑视,塑造出一个不阿贵,不媚俗、高傲正直的诗人形象。

在东鲁(济宁),李白以他的理想人格和尊严张扬了中华民族的正气,豪气和骨气;以他的伟大天才,奇才创作了传颂千古的诗篇。在济宁的青山绿水间有他的足迹,在城镇村野里流传着他的故事。济宁人讲着李白的故事,现在、今后,仍继续讲着他的故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412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