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苍鹰 >> 苍鹰的繁衍 >> 龙岩长汀这几处绝美山峰,藏着无限风景,第
1、龙门
汀江上游从宁化发源地一路逶迤而下,进入长汀境内,首先穿越了一道“龙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神州第一龙门”的绝色景观。
位于长汀县东北角20千米的庵杰乡涵前村的龙门,旧称“龙门峡”。天下龙门以山西河津龙门与河南洛阳龙门最为闻名,然而都是大河两岸悬崖壁立,并非真正有“门”,唯独汀江龙门,江水从天然巨洞中流过,是名副其实的“唯我汀江跨龙门”。在龙门高耸的岩壁上刻有“龙门”两字。这是何时何人所为,已无从考证。
对于汀江龙门的形成,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林惠样说:“龙门胜景,是因古代地壳运动,然后江水冲刷,期间经过万年以上漫长的时间而形成。”龙门胜景开辟于宋代初年,后人在龙门的山顶上建庙,祀五谷神(神农氏),寓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之意。龙门洞高80余米,洞内宽敞深邃,怪石壁立。洞壁裂痕弯曲,向上伸展,宛如龙身盘踞,妙景天成。洞门内外是深潭,深不可测,击石潭中,铿然有声。每遇春汛山洪暴发,激流回荡,隆降作响,江水从洞中呼啸而出,蔚为壮观。
从洞侧拾级而上,沿壁洞壑林立,曲折可通。穿石出廊,可见一片石林,形态各异,纵横罗列,层出不穷。龙门顶上石林缝中,灌木杂生,丛丛簇簇,千姿百态。近年来在龙门风光秀丽的右侧小山坡,由计生部门兴建了“关爱女孩主题公园”,公园顶端矗立着一尊客家母亲的塑像,在山坡小路旁点缀着关爱女孩的石雕及诗文,与龙门景区相映成趣。在另一侧的山头上,还留存有太平天国军修筑的工事等遗迹。汀江龙门为天然避暑胜地,游人络绎不绝。
2、八宝山
龙门所在地庵杰乡还有一座名山,因山上有石灶、石桌、石凳、石碗、石人、石马、石狗、石龟等,相传是定光和尚当年在此修炼时留下的八件宝物,故将此山命名为“八宝山”。
八宝山上浓阴蔽日,山泉淙淙,奇石嶙峋,洞壑幽深,风光旖旎。它虽远离县城有20多千米,但游客常年不断。山上有一座寺庙,名曰“俊峰寺,建于高高耸立的山崖上,琉璃瓦盖顶,飞檐翘角,庄严古朴。云海是八宝山的一绝。早晨,立于寺庙门外的山崖上,只见云气在殿前石阶飘忽游走,一时顿感寒气袭人。俯视四周,缈缈茫茫的云海,波澜壮阔,无边无际。周边的群山宛若大海中的岛屿,或露出云面,或沉于云底,起伏跌宕,变幻无常。云亦浓淡不均,厚重处似白色锦绸,淡薄处如飘逸轻纱。那些露出云端的山头则像起舞的仙女,若隐若现,扑朔迷离。
云海随着气象而变幻莫测。无风时,浮云低垂,波澜不惊,眼前的群山像虔诚的佛家弟子,盘坐在云中潜心修炼,一脸禅容;起风时,白云飞滚,汹涌澎湃,远近的山峦跳动起来了,在云海中出没无常,忽远忽近,似真似幻,有如置身惊涛骇浪之中,体验到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3、牛岭
从庵杰乡沿汀江南下,来到大同镇。大同镇的“牛岭”,距长汀县城五六千米。山上视野开阔,林木茂密。若冬季大雪之时,漫山遍野一片银色的世界,犹如北国风光。近年来邑人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规划的重修或重建了许多寺观景点,有万寿寺、天后宫、山间天桥、亭台楼阁等。孙中山的上祖坟茔也安葬于此。
据传,宋末之乱,宁都孙屋村孙有敬入汀,在河田木禄屋巷一带开垦定居,七代后发展到广东紫金。牛岭“孙屋地”为宋、元时孙有敬兄弟有琳、有存合葬墓,为入汀孙氏始祖墓。牛岭的风光胜迹、原始丛林吸引了大批游人。有联云:“朝仰苍穹瞻闽粤,天存山水秀风光。
汀江干流的起点为长汀县城汀州镇。汀江河畔,古城周边,群蜂拱秀,为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增添了万千锦绣。
4、卧龙山
省级风景名胜区卧龙山一南屏山巍峨矗立。卧龙山位于城北,故又称为北山。卧龙山孤峰突起,宛似偃卧的绿色巨龙,从东盘屈而西。山上树木阴茂,古松苍翠。每当雨霁,白云缥缈山腰,蔚为奇观。卧龙山在明清之际曾名九龙山,盖山势峦分九支,故名。
明都察院左都御史马驯将其列为汀州八景之首,曰“龙山白云”。清代长汀文士刘白坚题诗《龙山白云》赞曰:
涛声万树沸朝唏,揽胜跻攀瑞蔼霏。境外溪山环郭抱,望中烟树人云微。葳蕤众壑葱青合,睥睨千峰叆叇围。鄞水直今标胜概,全汀光霁拥清辉。
登山四面可上,而以南路为顺。沿路葱茏翁郁,黛色可餐,龙鳞古松,矫健挺拔,有直凌云霄之势。山顶有古城墙遗迹。古城垣从东西蜿蜒而下,合抱于汀江之滨,俗称“观音挂珠”。在山上鸟瞰全城,只见楼房万家,园林似锦,汀江如帛,穿城南流。四面的山峦,层层叠叠,近浓远淡,宛如画家涉色,点抹出一幅幅水墨画图。在此聆听那山风松涛,更是其乐无穷。如果适逢烟锁日收,云雾翻腾,你一定能领略“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景况。如果是月夜俯眺,另有一番风光,只见四周灯火如霓似霞与汀江相映照,不免使人想到“秋空星斗亮,夜市疑仙街”的境界。
卧龙山开辟于唐,金沙寺始建于宋,更上楼(北极楼)则建于明。崇祯年间,汀州知府唐世涵重建,竖额曰“玄武楼”。楼内还保存“雄镇闽西”四字大匾额。清康熙、道光间均有修茸。玄武楼上奉祀吕洞宾塑像,楼下经堂祀元帝,以镇(安)龙山。悬联云:
呼吸宸垣,收万里烟云聚入龙峰增胜概;
吐吞河汉,挹九霄雨露汇来鄞水作思波。
民国时,崇月为常住,曾募资修建“普陀岩”、“藏经阁”,寺宇相接连成一体。近年又加修建,成为龙山佳胜。龙山松林函谷之中,建有“观音堂”,倚山临涧,宏伟庄严。半山腰有“地藏殿,北面山坡有“卧龙塔院”,为常月、愿升(慕韶)等勘址倡建。东西南麓筑亭5座,小坐其间,听那山风松涛,如果吟古人“万壑风生成夜响,千山月照挂秋阴”之句,不免令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
卧龙山原名九龙山,年,发掘有《汀州府九龙山神庙碑记》,为道光知府李佐贤立,都察院副都御史苏台彭蕴章撰文。卧龙山之胜,还有丰富的人文景观,有书法家虞愚、方觉慧、林钟鸣、吴文光的手笔,历代名人的诗赋也甚多。
5、南屏山
南屏山在长汀城东蜿蜒而南,西接宝珠峰,因山青翠似屏,故称“南屏山”,有朝斗岩和宝珠峰两大景区。
朝斗岩位于长汀县城南郊,奇岩叠起,流泉漱石,飞阁临空,为汀城著名清幽之佳境。明都察院左都御史马驯将其列为汀州八景之一,曰朝斗烟霞”。从南寨梅林大道直抵山麓,自山门沿石阶而上,但见林茂草丰,树影婆娑,山泉湍流,岩石献态。半山腰有石如蜂巢熊馆,列为奇观,前筑“韦陀殿”,不远处有盥手亭,前有盥手泉,泉清可鉴。再往上一路松竹夹道,清风送爽,崖间薜荔,灌木丛生,拾阶而上,不久便见一派青松对寺门,“朝斗烟霞”门额昂首可见。老岩内有三宝殿、大士阁。殿原名“佑圣广佑福善王祠”,内塑有三宝佛像与“四面佛”,香烟缭绕,钟馨时鸣。殿后依山复涧,岩裂穴洞,有石佛名“雨漏佛”。春夏之间,滴泉悬溜,静听有声。
朝斗岩开辟于唐,始建于宋。据传有名稚川者,在此辟洞建庵,“伐樗栎,斩葛藤,撤雍蔽,辟石室”,以“朝斗”两字勒诸岩上,从此日与烟霞为伍,久久不去。以后,“士大夫蜡屐来游者,品题胜概,或构亭木末,或辟庐天半,或巢阁云峰,随宜点辍,遂成佳胜,游人日盛。
明天启年间,知府姚之兰扩修三宝殿。清康熙年间知府王延伦加以鼎新,道光、光绪年间均有修葺。现大殿墙上留有知府刘国光草书诗碑。
离大殿约百余步,在悬崖陡壁间建有双层亭台名大士阁又名观音亭,古名“驭凤”。飞阁临空宛如苍鹰展翅,浮在半空。亭壁悬崖裂缝,辟为佛龛,中塑观音佛像。有联云:
风声水声钟鼓声,声声入妙;
月色山色烟霞色,色色皆空。
亭前环以美人靠坐椅,坐此总瞰山形,危岩如瀑布垂下,奇崖斩绝,汀江蜿蜒南去,沿江壁立,满岚井更是众峰逼江。俯览近郊,入眼田园尽成画;复眺城郭,万家楼宇入云迷。
沿盥手泉拾级而上朝斗新岩。明嘉靖年间,山僧大虚开辟新岩,建水云庵,后汀州推官万延言建澄心堂,士人讲学其中。堂之侧筑击竹亭,竖有诗碑。年久,庵堂亭均圮。20世纪80年代,邑人捐资重建水云庵,不久又在澄心堂址建卧佛殿,新塑贴金卧佛,庄严壮观。还复建大悲殿,雕塑千手观音,离百余步巢阁峰山上建击竹亭。
朝斗岩为汀城南屏山涧之佳胜,也是佛寺较集中的丛林胜地。昔日有名士过此,题有联云:“人在北斗以南,可小天下;月出东山之上,且坐云根。
6、拜相山
汀城另一名胜为拜相山。拜相山,又名笏山,位于长汀城区繁华的营背街后,因俯揖卧龙,相似人拜而得名。从山脚拾级而上,一路奇石林立,曲径通幽。山上有许多幽洞峭壁,或负土而出,或危崖垂空,峥嵘突兀。石丛中古木耸立,灌木小竹丛生,环境十分清幽。
据志载,明神宗万历年间,山顶上始建一座万魁塔,高13层,全部用白砖砌成,塔内有石梯,可至塔顶。人们习惯称其为“东塔”,把这个山头称之为“塔山”。该塔于年被拆除。因为当时粤汉铁路被日军占据,长汀机场成为东南各省交通的空中要道,客流量极大,每日飞机起降繁,而飞机跑道正对万魁塔所以不得不把它拆除,以保障飞机起降的安全。
山上的霹雳岩,又名碧云洞,形似石室,内有丹井丹灶。据志载,宋代元祐年间,白昼迅雷劈开岩洞,故得名。相传,曾有隐士雅川在洞中设灶炼丹,故又万寿亭称其“霹雳丹灶”。岩前原有小溪,名曰金沙溪,不远有山坑小渠,水流经年深赤,叫红珠坑。坑中有红珠石。北宋咸平年间,邑人王捷利用其自然条件于霹雳岩冶炼金沙。半年后,竟有收获,便奔赴京城报喜。宋朝,拜相山被辟为游览胜地,“霹雳丹灶”被列为长汀八景之一。
年,又开辟为霹雳岩公园,仿苏州园林建亭阁台榭,曲池回廊、岩石林泉、花草佳木、名碑刻石等一应俱全。可惜,霹雳岩园林因年久失修,人工的建筑大部分都没能保存下来,只剩丹灶丹林和天然景物,还有洞口壁上楷书柱雷遗响”、草书“清幽景绝”阴文石刻及崖左陈昌列隶书“天开图画”明刻大字尚清晰可见。
20世纪80年代,拜相山又辟为“方方公园”。在上海纺织厂的捐资帮助下,于原塔基的旧址上兴建了一座6层高的新塔,取名“上上塔”。此塔六角形,远观犹如花蕾,十分壮丽。底层地下厅堂约平方米。塔楼门开四壁,外筑阳台,环以栏杆,又似走马楼沿。最高层辟有眺窗,配以叶瓣形装饰,登楼远眺,汀城全貌一览无余,让人赏心悦目。
为纪念长汀解放和为解放事业而献身的革命先烈,长汀县政府在山顶上又建了长汀解放纪念碑和纪念亭,与“上上塔”遥相呼应,并与“方方纪念馆连成一片,成为长汀的一个红色旅游景点。
汀江一路南下,在离开长汀县濯田镇后进入武平县湘店,在汇入汀江支流桃溪后,便又进入长汀境内。经过一段短暂的行进,汀江进入上杭县官庄乡。汀江干流在这里变得豁然开阔。汀江在长汀至永定峰市千米可通航的行程中,最为精华的是从官庄至峰市的黄金水段。该段长千米,有最为充沛的水量,最为广阔的水面,最为富饶的两岸肥田沃土。在沿江几十座主要码头中,有36座在上杭这一段。
清末抗日爱国诗人丘逢甲有诗云:“东南山豁大河通,汀水南来更向东。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如画夕阳中。”所说的就是处于黄金水段核心的上杭古城。汀江在杭城回环往复,三折之后方依依离去,仿佛对杭川美景情有独钟、流连不舍。
7、乌石山云骧阁
乌石山是卧龙山的一条支脉,耸立于汀江岸边。因为卧龙山的形状就像一条卧着的巨龙,乌石山则似匍匐于汀江岸边喝水的龙头,非常壮观。山上奇石林立,古樟参天,葱龙翠绿。山下一弯江水碧波荡漾,深不可测,是为龙潭,俗称龙岩潭。乌石山上繁茂的树叶中拥托着一座方形楼阁,叫“云骧阁”。它临江而立,雄伟壮观,成为汀州八景之一,曰“云骧风月”。
云骧阁建于唐代大历年间,宋理宗绍定年间太守李华进行重修,明代、清代以及民国均有修葺。其建筑非常奇巧,工艺十分精美。云骧阁共有两层。底层大殿朝东,殿的屏风后有门,朝西,横额书“云骧阁”三个遒劲大字。四周红土围墙,石拱楼门,庭院幽雅,树木浓阴蔽日。门两旁有两尊形如巨狮的乌石雄踞阁前。阁下怪石嶙响,或如春笋破土刺空,或如雄狮向天长鸣,成为一景。
据县志载,云骧阁从宋代起辟为风景区,初名为“清阴”,意为树木阴翳,环境清幽。后来又改名为“集景”,即集奇石、幽洞、碧水、茂林于一处。宋代汀州提刑刘乔认为“集景”名称还不能体现其特色,此处飞阁临云,宛如骏马飞腾,凌空追月,故又改名“云骧”。
宋孝宗隆兴年间,汀州太守吴南老却认为“清风明月,山水清秀”才是它的两大特色,又将其改名为“双清”。宋宁宗庆元年间,太守陈畔认为“双清”含义还不如“云骧”,把“云骧”两字叫工匠刻石,有不容更改的意思。从此,“云骧阁”名称自宋代至今未变。
明代左都御史马驯又对其作了补充,他认为“云骧”还是美中不足,取名“云骧风月”更能体现景色的特点,并赋诗赞曰:
临江高阁真奇特,巍巍直与白云接。
山光野色横目前,不数腾山擅雄杰。
清风一榻快无边,皓月满户堪留连。
闲来登眺足嘲咏,从教乞与不论钱。
云骧阁历史悠久,它以自己独特的风情赢得人们的青睐并得到保护。建国后,云骧阁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