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鹰

杭州发布9年监测结果这些国家重点保护动植

发布时间:2024/9/23 14:05:49   
公益爱心援助定点医院 http://www.zherpaint.com/bzlf/kkjs/m/1271.html
杭州网记者李媛通讯员徐志刚白尾海雕(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范忠勇摄黑水鸡西溪湿地另一种最常见水鸟杭州网讯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不仅被誉为“地球之肾”“淡水之源”和“天然物种库”,还是气候的“天然调节器”。每年的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今年的主题是“湿地与气候变化”。1月24日,年浙江省暨杭州市“世界湿地日”宣传活动在中国湿地博物馆举行,并发布了年-年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成果。西溪湿地为杭州生态“保驾护航”先来看一组数据。根据杭州国家基准气候站的68年气象观测数据,-年,杭州年平均气温增高2度以上,增幅每十年0.33度。随之而来的,是对我们的环境和生活带来了不少冲击。比如气候变暖将影响物种的繁殖率等湿地生态,降水与径流的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湿地需水量的季节特征,洪涝、干旱等气候异常现象增加……江南水乡,诗画杭州,水是杭州的灵魂,湿地是水的承载。“湿地对减缓气候变化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需要好好保护。”杭州市气象局副局长、正研级高工杨育强向大家分享了相关研究成果。他坦言,当前全球湿地大幅度减少,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是主要原因。目前,杭州进一步加大实施湿地保护修复力度,大江东湿地、富阳江南新城生态湿地、南堡省级湿地、千岛湖生态湿地等,有效遏制自然湿地面积减少的趋势。“随着城市化高速发展,杭州努力保护西溪湿地这块‘瑰宝’非常不容易。”杨育强说,作为杭州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源地,西溪湿地对缓解城市热环境,改善周边小气候,降低城市内涝风险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杨育强介绍,根据杭州西溪湿地站和高级中学气象站的对比分析,西溪湿地年平均气温偏低1.5度左右,年平均湿度增高25%左右,其中夏、秋两季降温增湿作用明显。“西溪湿地地温比核心城区地温低了20度左右。”“西溪湿地对周边的增风作用也很明显。市内高楼林立,容易造成污染集聚,西溪湿地空间开阔,成为了城市的通风廊道。”杨育强说。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成果发布85个植物群落,19种鸟类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生态环境好了,越来越多的植物种类在西溪湿地“安家”,越来越多的珍惜保护动物爱在这里“驻留”。活动现场,杭州市林水局发布了年-年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成果,这也是相关科研院所长达9年的生物多样性系统监测,包括兽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无脊椎动物、昆虫、植物和植被等9方面。《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监测示范项目》成果显示,截至年底,总共记录到85个植物群落,无脊椎动物属种,脊椎动物种。截至年底,总共记录到国家重点保护植物4种,它们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荞麦、樟、野大豆、野菱。共记录到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1种,它们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白尾海雕,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20种,包括拉步甲、硕步甲、鹊鹞、凤头鹰、赤腹鹰、黑冠鹃隼、苍鹰、普通、红隼、燕隼和小鸦鹃等。就拿鸟类来说,与建园前相比,鸟类多样性增幅非常明显,增加了近百种,达到了种。特别属于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鸟类大幅增加,由8种增加到19种。湿地水鸟由监测初期的28种增加至39种。浙江自然博物馆研究馆员范忠勇说,像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白尾海雕,最早在年12月出现在莲花滩,也是西溪湿地唯一记录到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白尾海雕在整个浙江都很少见,那年冬天甚至飞到了西湖边,十分难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757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