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国七雄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想那华夏文明自夏商以来历经蜕变,周天子分封天下后,虽然保持着天下宗主的威权,各诸侯国实则各自为政,在政治文化经济军事等方面都高度自治。这种尴尬的局面在平王东迁周王室弱化后被彻底打破,随之而来的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一系列的兼并战争,至战国中期七强并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这七大诸侯国分别为(按姓氏笔画排名):齐国、赵国、秦国、韩国、楚国、燕国、魏国。
如果按时下流行的综合国力来排名,秦国在战国七雄中当属绝对的No1。但不要忘了秦国从绝对的二流国家一跃成为绝对的一流国家离不开秦国几代君民的励精图治,呕心沥血和奋发图强,特别是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后,使秦国一跃成为了七雄当中最先重视军事和首个实现农业现代化(以牛力耕田)的国家。后来的继任者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乃至秦始皇,无不以统一六国为己任。
楚国。如果按国土面积来排名在秦国征服巴蜀后,楚国如果说自己排名第三没人敢说自己是第二。但是这么大面积的疆土看放在谁手里,如果放在秦国手里那是征服天下的筹码。如果放在楚怀王手里国土面积再大也只是给强国准备的蛋糕,用司马迁的话来说外欺于张仪,内惑于郑袖,说他多窝囊就有多窝囊,先祖留下的宝贵财富,白起只用兵数万,三次攻伐就把楚国给灭了。
齐国。一度也是和秦国并驾齐驱的强国。想当年齐合纵韩魏攻破函谷关,五十日灭燕,南败楚相唐昧,后又大败三晋,六国都败在了齐国的手下,睥睨天下一时何等风光。但齐闵王有个粗暴的缺点:专横跋扈,穷兵黩武,刚愎自用。刚刚和赵、燕、韩、魏好的不要不要的,有说有笑一起攻秦,还没好几天就让燕、赵、韩、魏、秦五国合纵反攻,把一个好端端的国家给弄没了。
魏国。不要看国土面积不大但在战国初期也是天下数一数二的强国,但他所居住的环境终究改变不了被吞没的的现实。北面是赵,南面是楚,东面是齐,西面是秦,中间是韩国,搞的自己跟个夹心饼干一样难受,只要稍微倔强一点,就被别人轮流敲打。这样的国家在列强环视的时候还可以抛个媚眼谢个殷勤左右逢源,一旦强国的外围之敌兼并完毕,回头一口就被吞了。
韩国(本文的主打配角)(不是半岛那个韩国)。这是个没有骨气的国家,刚开始一直跟着大哥魏国混社会,到了中期看到别的国家都在搞变法,于是乎也请来申不害变法,申不害重术治,而不重法治,虽说一时强国富兵,但比起已经商鞅变法的秦国,邹忌改革的齐国还是远远不如。
更加可悲的是,公元前年秦昭襄王听取了范雎“远交近攻”战略后,集中力量攻打韩魏两国。前年,秦国攻取了韩国南阳(今河南黄河以北地区),第二年即公元前年攻取了韩国在河内的重镇野王(今河南沁阳),野王是保证韩国上党郡进入河内的关键联络点。丢掉野王太行以北的上党郡和韩国首都新郑之间被掐断,上党郡无疑成了一块死地。于是韩国打算把上党郡割让给秦国,用土地换和平。但天不遂韩愿,未曾想上党郡守冯亭是块硬骨头要跟秦国死磕。冯亭反手就将上党郡送给了秦国,由此引发了一场著名的战役——“长平之战”,也就是接下来要讲述的本文的主旨。那么韩国后来怎样了,史料记载对待这样的国家秦国只派了一个连姓什么都没记载的内史腾攻韩,韩国连军队还没集结就灭亡了。实在是没法说。
赵国(本文的主角之一,另一个主角是秦国)。这是个在战国末期唯一一个能与强秦抗衡的国家。秦赵本是同一个祖先生出来了,但却共同奉献了战国末期最经典的演义。赵在三家分晋之际本应是三家最为强大的国家,但由于赵襄子顾全所谓的正统,让他兄长的孙子继承他的位置,终究引起了内乱,国力大为消退,让魏国当了三晋的老大,赵国在战国初期的百年之中充当二流角色。后经武灵王“胡服骑射”,国力一时大振,但由于国策上农商并重,加上国土又不怎么适宜发展农业,所以战略粮食储备相当少。而战略物资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长平之战的结局。
燕国就省略了,一流的二流国家。
以上为战国七雄的基本情况。行文时觉得有必要介绍一下七国在今天所处的地理位置和人口数量。之所以介绍地理位置是因为根据秦国制定的“远交近攻”战略,涉及到先和谁合纵做朋友,再把谁打趴下,最后先吃掉谁的问题。而长平之战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就是由一起地理位置引发的血腥屠杀。
人口数量放在和平年代是生产力,放在战争时代那叫战略资源。
七国分布图
1.秦国——面积大约30万平千米,人口约万,都成咸阳。疆域东至渭南,南至秦岭,北至铜川,西到陇西。近半个陕西,半个甘肃,半个青海,包括陕西大部、山西西南、河南西部、甘肃东南部、四川中东部。
2.楚国——面积大概有50万平方千米,人口超过万,都城郢,后迁至寿春。疆域涵盖湖北、湖南、江西、贵州部分、重庆、河南南部、安徽中南部、山东西南、江苏南部、浙江北部。
3.赵国——面积大约2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约万,都城邯郸。疆域陕西榆林以北,山西太原以北,河北易水、霸州以南,包括河北中南部、山西北部、东部、河南北部、山东西部等的部分地区。
4.燕国——面积大约20万平方千米,人口万,都城蓟(天津蓟县)。疆域一个辽东,半个河北,包括北京、天津。在今天的河北北部、北京、天津、辽宁南部,内蒙部分地区。
5.齐国——面积大约15万平方千米,人口万,都城临淄。包括山东大部、河北东南部(一小块),江苏北部,安徽北部等的部分地区。
6.韩国——面积大约9万平方千米,人口万,都城平阳。疆域东至林州,西至韩城,北至长冶,南到沁阳。山西,河南、陕西各一小角,包括山西中部、河南西部陕西东南部。
7.魏国——面积大约10万平方千米,人口万,都城安邑。疆域东至聊城,西至华阴,北至晋中,南到封丘。陕西,山西,河南、山东都占有一小角。
二秦赵两家的爱恨情仇
根据《史记》记载,两家的渊源实在太长久,简而言之两家来自同一祖先——飞廉。飞廉生有两个儿子,长子恶来,次子季胜。虽然是同袍兄弟但却服务于不同的政权,恶来是纣王的帮凶;季胜是周天子的帮手。季胜的后代因为辅佐周穆王平定了徐偃王叛乱,立下大功,周穆王感念其功特封了一块叫赵城的地皮给他。恶来因为当初没站好队,搞的自己的后代连个歇脚的地儿都没有,东奔西走后最后在自家兄弟季胜的地盘上安养生息。但是与生俱来的不安定基因注定其不会长久寄人篱下,恶来的一脉中出了一位名叫大骆的有志青年,因为战功和忠诚,深的周孝王赏识,遂将这个家族中最古老的祖宗嬴姓的继嗣权,赐于嬴姓,并把自己的土地秦城分封给他。在随后的历史进程中两家同时发力,最终各自成为一方诸侯。
作为很铁的亲戚,秦赵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关系还是温和的,说好听点叫休戚与共。(《左传·文公四年》曾有记载:“楚人灭江,秦伯为之降服、出次、不举,过数。”)但再铁的亲戚关系也抵挡不住权利的诱惑和历史的进程,进入战国中期后秦赵之间的关系由已由早先的兄弟情进化到相互眼中的死敌。特别是秦国在经过系列的变法后综合国力盛极一时,此时的秦国内部君臣团结,君民一心,人人无不把收复六国为己任。而自古民风彪悍,战斗力爆表的赵国扎扎实实成为秦国降服天下最大的一块绊脚石。
大战一触即发。
三面对天上掉下的馅饼
第一个被秦国吞并的国家是韩国。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弱小,这里面涉及到一个“地缘政治”问题。秦国要讨伐六国,尽管有数条线路,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崤函通道,(崤函通道:位于河南省陕县硖石乡车壕村西南约米,距三门峡市36公里,为古代中原通往关中的咽喉所在。)只有占据这里,才能更方便快速地进入中原。而六国中实力最弱的韩国刚好控制着这里,因此首当其冲。
公元前年秦国攻取了韩国在河内的重镇野王(今河南沁阳)。野王正卡在太行八陉第二陉太行陉的出口,是保证韩国上党郡进入河内的关键联络点。丢掉野王太行以北的上党郡和韩国首都新郑之间被掐断,上党郡无疑成了一块死地。出于自保韩桓惠王打算将上党郡割让给秦国,苟且一天算一天。消息传来驻守在上党的郡守冯亭异常气愤,人无骨气天下无敌,君不要脸还有微臣在此!但只凭一个小小的上党郡和他一个小小的冯亭,绝对无法和强大的秦国对抗,冯亭将目光投向了本家赵国(魏韩赵原同属晋国),因为他相信赵国肯定会接受上党郡。
冯亭将上党郡的行政权交给了赵国,赵国且喜且忧之。面对这天上突然掉下的馅饼,赵孝成王一时不知道怎么办?于是召群臣商议,会议的主题是:天上是否真的会掉馅饼。面对这个有些刁钻的命题,赵国群臣展开了一场针锋相对的讨论,讨论的过程逐渐分为两派,一派以平原君赵胜为首的接受派;一派以平阳君赵豹为首的抛弃派。赵胜一派认为人人都说天上不会掉馅饼,但上天眷顾赵国将一块肥肉放在咱的嘴边,咱难道连张开口吞咽的勇气都没有吗?想我赵国每一寸土地无不是先辈抛头颅洒热血一点一块拼命换取的,现在摆放着不费一兵一卒就可以拥有城邑十七的上党郡,何乐而不为?
赵豹一派观点恰恰相反,天上真不会掉馅饼!上党郡那明摆着就是一个坑,接受上党郡无疑会惹怒骄横的秦国,如果盛怒之下的秦国前来讨伐,我国如何应战?要知道赵国虽然兵多将广人才济济,但是秦国在变法后国运葱茏,经济强盛,其综合国力远在我上,万万不可轻易得罪,还是从长计议为上。
平原君赵胜瞪了一眼赵豹,眼睛里写满了鄙视。
平阳君赵豹看着国君赵孝成王,眼睛里写满了真诚。
赵孝成王笑了笑,眼睛里满是严厉。
“为何不要!”难道不要上党郡秦国亡我赵国之心就会死吗?秦攻韩只是战略,其战术所指实为上党郡。秦要取韩完全可以从缑氏(今河南偃师)进攻,然后沿着黄河南岸取荥阳攻新郑。但秦国却偏偏从黄河北岸打来,后夺取野王,威胁新郑而不攻,目的就是逼迫韩国交出上党郡。上党郡一旦落入秦国之手,赵国军事重镇晋阳(今太原)就直接暴露在秦军的面前,而秦军占领上党之后可以随时跨过太行山进攻赵国国都邯郸,所以上党郡绝不能落入秦人的手中。
即命将军廉颇统帅三军全面驻防上党郡!
《史记·赵世家》:孝成王四年(前年)“韩氏上党守冯亭使者至,曰:‘韩不能守上党,入之于秦。其吏民皆安为赵,不欲为秦。有城邑十七,愿再拜入之赵,财王所以赐吏民。’王大喜,……赵遂发兵取上党。”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昭王四十五年,伐韩之野王。野王降秦,上党道绝。其守冯亭与民谋曰:“郑道已绝,韩必不可得为民。秦兵日进,韩不能应,不如以上党归赵。赵若受我,秦怒,必攻赵。赵被兵,必亲韩。韩赵为一,则可以当秦。”因使人报赵。赵孝成王与平阳君、平原君计之。平阳君曰:“不如勿受。受之,祸大於所得。”平原君曰:“无故得一郡,受之便。”赵受之,因封冯亭为华阳君。
四廉颇的三道防守线
作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廉颇在领命后火速抵达长平。此次临危受命廉颇深感责任重大,多年的军事生涯让他深知上党作为赵国西南战略屏障的重要性。赵国国都邯郸地势开阔一马平川,本无天然屏障,如果秦人得到上党郡,进而占据东阳,再出太行第四陉将直接威胁国都安危。
上党一失,赵国必亡。欲保上党,必守长平。
在详细勘察了上党地势后,廉颇密布了三道防守线,分别为:空仓岭防线、丹河防线和百里石防线。
一、空仓岭防线
空仓岭俗称老马岭,又称高平关。现位于沁高交界处,海拔米,峰高崖陡,地形险要,左深涧右峭壁,岭中央有一陉口可通车马,势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慨,时为上党、河东间重要的军事要冲和咽喉之所处。
空仓岭现有残存城墙两处,墙高2米,长宽*60米。
为保险起见,除在空仓岭布防外,廉颇同时在浩山南麓和北麓分别构筑了二鄣城(今名古寨、秦城),驻扎重兵,和空仓岭形成犄角之势,互为依托。此外在二鄣城东面马村河原村河交汇处还有驻扎一支军营,古称“光狼城”,今为康营村。背山面水,地势开阔,山水交融,时为空仓岭防御前线的重要后援和补给基地。
二鄣城距离空仓岭约5公里,距离康营基地约7公里,此四点共同组成一个“棱形攻势”,进可攻退可守,易守难攻。
二、丹河防线
为三道防线中的核心防线,也是赵军的主阵地。丹河起源于高平、长子界山丹朱岭,由东向南贯穿高平全境。对于赵军来说,丹河为天赐的又一道屏障,谷深且水流量大,沿岸地形开阔,便于大规模运动战。廉颇在这里排兵布阵苦心孤诣,这道防线和之前的空仓岭防线一样,为攻击型防线呈正三角形,以丹河为界互筑东西壁垒,西垒壁为矛头,东垒壁布置在三关隘前的丘陵河谷古道上,大粮山、七佛山、韩王山等构成依托。
作为矛头的西垒壁在这道防线上负责组织进攻,但这里有个极大的漏洞,就是假如重兵防守的空仓岭不保,西垒壁将突兀的暴露在秦军铁骑之下,似难保住。稳妥起见,廉颇又以长平关、故关、大粮山、七佛山为依托构筑了一个倒三角的防御阵型。
长平关、金门镇至大粮山为赵军的防御正面;
长平关沿百里石长城一线为赵军右翼;
大粮山、七佛山一线为赵军左翼;
赵军中枢指挥部在在第一阶段的战争中应该设置在大粮山,空仓岭防线失守后指挥部随之改迁至韩王山。
三、百里石长城防线
此防线西起长平关,东经羊头山,再经金泉山至陵川与壶关交界的马鞍豁。长平关作为百里石长城防线的支撑点,目的为防止秦军向右迂回包抄故关;同样,大粮山、七佛山作为支撑点保证了秦军无法从赵军左翼实施迂回,威胁故关。故关作为赵军后勤补给的必经之路,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条防线是通往赵国的最后一道屏障,一旦失陷,邯郸危矣。
五秦军的攻击路线
马走日,象走田,车走直路炮翻山,士走斜线护将边,小卒一去不回还。这是中国象棋走法口诀。
象棋,是咱中国古人智慧的浓缩。小小的一张棋盘上,战马嘶鸣,沙尘飞扬。纛旗猎猎,兵戈相向。
象棋,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
长平之战,却是一场血淋淋的屠杀。在上党这片土地上,杀声震天,日月昏黄。尸横遍野,血染丹河。
秦赵的楚河汉界划分在空仓岭,赵军方面在己方排兵布阵,暗置杀机。同样的,秦军虽然是攻击方且国力要强于赵军,但秦军主帅王龁同样不敢丝毫大意。
这是一场押注国运的战争,没有人能输得起。
在完成战役准备后,秦军从都城咸阳出发,顺渭河东下至晋故都新田(山西侯马西),翻越乌岭关抵达沁河西岸,随后沿沁河南北一带密布了一道防线。
在下于年10月初曾探访过这条防守线。以西城(古端氏城)为中心,北上依次设置壁垒有郎壁、孔壁、王壁、马壁等;南面设置壁垒有秦庄、武安、屯城等。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秦军除了通过空仓岭抵达长平,还有一条军事要道可以直抵二彰城之一的秦城,这条要道经现在的端氏镇北上至固县,择东为上梁,前方为皇王寨,冲击之下便是秦城。(喜欢历史的朋友,可以实地勘察,本文不再赘述。)
六山雨欲来风满楼
传言,武林中有一种叫金钟罩铁布衫的绝技,凡习练此功到达一定境界的人,不但可以承受拳打脚踢而丝毫无损,甚至普通的刀剑也伤不了他们,更甚者可达到罡气护体的程度,从而获得入水不溺、入火不焚、闭气不绝、不食不饥等常人难以想象的效果。
空仓岭就是将军廉颇的金钟罩铁布衫。
此前介绍过,廉颇在这里布设的是种“棱形攻势”(吾一家之言,只当笑耳),像箭镞似矛头,凌厉无比,不难想象赵军或许愿望以此为据点,痛击秦军。
但,愿望就像阳光下的泡沫,一遇秦军就破灭。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昭王四十七年四月,龁因攻赵。赵使廉颇将。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斩赵裨将茄。六月,陷赵军,取二鄣四尉。
公元前年四月,秦将王龁开始攻赵,赵国拜廉颇为将统帅军队。秦赵两军接触后,赵军痛殴了秦军的前哨部队,反过来秦军的前哨部队又斩杀了赵军一位叫茄的副将。进入六月后,秦军攻陷了空仓岭,同时拿下二鄣城并俘虏了四个尉官。
至此,赵军的第一道防线被破。
至此,秦军有了第二道防线。
至此,战争的天平开始向秦军倾斜。
七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空仓岭防线的失陷,对廉颇来说犹如当头一棒。或许他曾憧憬过大败秦军,立不世之功业;或许他也明白面对强大的秦军空仓岭很难保住,但他万万没想到,秦军这么快就破了他的第一道防守线。
震惊之余,也让他重新审视了一个现实——绝不能和秦军硬碰硬,只能坚守壁垒伺机而动方有转败为胜的可能。于是急令三军固垒丹河防线,同时一个紧急军事会议在营前召开,这个会议的主题是什么?无从可考,但从后来的发展趋势大致可以判断出,该军事会议的主题应是《论秦军的闪电战和赵军的持久战》。本次会议明确了一个主题:赵军只有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用适当的方式方有战胜秦军的机会。本次会议论述分为三个方面:1.加固丹河防线,巩固百里石长城防线;2.秦军战线过长,赵军背靠祖国后方;3.谋定而动,伺机反攻。列席本次会议高级将领的名单无从可考,但历史记载有八位将军曾在赵括犯冒进主义错误的时候,站出来以死相谏,奈何奈何……
秦赵长平之战一如廉颇设计的那样,进入了战略对峙期。只是谁也未曾料到的是这场对峙会长达三年之久。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赵王数以为让。而秦相应侯又使人行千金於赵为反间,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子赵括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赵王既怒廉颇军多失亡,军数败,又反坚壁不敢战,而又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
最先扛不住的是赵国。虽然同时代的七国中秦赵都是当时数一数二的强国,但这是种分层次的强,就如当今的美俄虽然都是军事强国,但在整体的综合国力上美鹰还是唯一的超级大国,俄熊只能在军事层面和其平起平坐达到战略平衡。在这里也奉劝一句国内的喷子们,在某些论坛上不要动不动就喷的和美帝血战到底,战争是什么?牵一发而动全身,现在早已过了冷兵器时代,早已迈进热核时代。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党的目标。
也是我的追求。
战国初期,七国都积极变法,赵武灵王推进的“胡服骑射”一时将处于弱势地位的赵国推向了军事强国的位置。但赵武灵王的改革只限于军事改革,没有进行全面的政治、经济改革,这样注定了赵国的强大较为脆弱。到了赵孝成王时期,赵国虽然军事强国地位还保持着,但国内环境普遍“重商”——商业、手工业非常发达。这里巨贾云集,重商趋利成为了时尚,在普遍重农抑商的时代,赵国可谓一个异类,在这样的环境下可想赵国的农业相对落后。
再看秦国,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在秦国开始推行新法。第一次变法主要包括“法律”的改变,推行连坐法;“土地改革”,重农抑商,奖励耕织。规定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业”。鼓励农民努力耕织,凡是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以受到奖励,免除徭役;“军事改革”,在军事方面施行“军功制”,废除贵族世袭特权,建立军功爵制。使得秦国的军队在后来作战中勇猛如虎,秦国许多名将就是“军功制”的受益者。在商鞅第二次变法后,注意有这样两条:国家以法令的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百姓开荒,允许土地自由买卖,赋税按照每个人所占土地的多少来平均负担。创立按男丁征赋办法。规定凡是一户有两个儿子,到了成人年龄必须分家,独立谋生,否则加倍征收赋税。
所以,秦国的变法是深层次的耕耘,农民种田有心劲,军人战斗有气势,君(军)民团结,众志成城。
这样,到秦赵长平之战时,秦国的国力远在赵国之上。
随着战争的推进,赵国很快就撑不住了,国内的粮食储备已经陷入严重危机。赵国也曾努力过向中立国家齐国借粮,但齐国畏惧秦国实力,无能为力。《战国策·齐二·秦攻赵长平》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
如果按照廉颇的设想,秦军远来,利在速战;赵军战力稍弱,但背靠祖国,利在持久。然而,赵国缺粮,论持久战好像也不好使。
这不进难退又痒又疼的局面搞得廉颇很是尴尬。但长期军事生涯形成的素养直白的告诉他,再尴尬也得坚持下去,现在到了拼内力的关键时刻,只要赵国能坚持住,秦国再强大也有被拖死的那天。
赵孝成王很火大,简直焦头烂额。本来想凭借赵国的军事实力和地理优势起码能与秦国打个平手,再往好处想或许灭了秦国也有可能,为此还专门请出有着赵国第一战将美誉的廉颇统兵。谁知廉大将军这么中听不中用,随着前线送来的战报赵孝成王的心情沮丧到了极点,他真是不明白曾经勇猛无敌的廉大将军竟然是这样的畏敌如虎,三年来拿不出一件让他脸上张光的功绩。
现在民野凋敝,朝内惶恐,如何是好?
赵孝成王急需一场胜利重塑威望。
赵国急需一位不世出之奇才力挽狂澜。
再说秦国虽然综合国力高于赵国,但再高也经不起这长年累月的消耗,几十万的大军啊!秦昭襄王也急需一场决战来解决国内的危机,但面对老谋深算的廉颇,一时也没有办法。
没有办法的办法就是一个字:等。等待一个时机,利剑出鞘,见血封喉。
秦国密切注视着赵国的一举一动,等到赵国粮食耗尽,朝野慌乱的时候,秦昭襄王等待的时机成熟了。
秦国向赵国派去了间谍,不是一个间谍,是很多个间谍,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在赵国国内散布一个谣言:秦国真正害怕的人是战败过秦军的赵奢将军的儿子——赵括。此人如果出战秦军立马土崩瓦解,而廉颇手下败将不足挂齿,龟缩在壁垒里连太阳都晒不到。在特定的时候,真实的情况人们往往不愿相信,而谣言像蜜糖一样让人们深以为然。谣言很快传到赵王的耳朵里,正为战事国事愁的心交力瘁神经衰弱的赵孝成王,猛然醒悟,对啊,真么把赵括忘了呢?早就听说此人精通兵法熟识韬略而且还难倒过其父赵奢,这不正是本王苦苦等待的那个人吗!
“召赵括觐见。”
一个人在慌乱的时候,思绪也是紊乱的。赵括的出现,让赵孝成王迷茫的心里得到安慰,他决定用年轻有为的赵括换去年迈昏聩的廉颇。但有两个人表示不同意,蔺相如和赵括的母亲。蔺相如说,临阵换将乃兵家大忌;赵括的母亲说其父在世时曾跟我说:“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者必括也。”
赵孝成王只是微笑着含蓄的点点头,他更相信自己的判断,赵括,赵之良将也。
在得知赵国用赵括换去廉颇后,秦昭襄王长长松了口气。随即派出了为赵国准备了良久的那把见血封喉的利刃——战国唯一保持不败纪录的战神,白起。
为达到最大的杀伤力,秦昭襄王同时捎带给前线将士一句话:凡敢泄露白起为将者,格杀勿论。《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秦闻马服子将,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而王龁为尉裨将,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
八最后的决战
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位将军一套战法。
赵括的战法就俩字:决战。至于什么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等等这些,他都知道,书本上是这么写的。
但现实不是这样的,赵括一到前线,即全盘否决了廉颇的战略战术,更换了将校,“悉更约束,易置军吏”《史记·廉颇蔺相如传》。面对赵括不切实际的盲目自信,曾参加过廉颇《论秦军的闪电战和赵军的持久战》会议的八位将军苦苦相劝,赵括置若罔闻。后世评价常说赵括刚愎自用,求胜心切,无视主观条件等等之类的,其实赵括也有自己的难处,这难处赵孝成王已经暗示过他了,赵国的国内环境不允许再这么耗下去,必须寻机决战。
赵括下令:西渡丹河,全线出击。
赵括的兵法是死的。
白起的兵法是活的。
“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赵括至,则出兵击秦军。秦军详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赵军逐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而秦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後,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而秦出轻兵击之。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
赵军倾巢而出很快突破了秦军固守的丹河以东沿山防线,秦军且战且退,步步挖坑,欲擒故纵,一直退守到大本营。就在赵军围着秦垒猛烈攻击的时候,白起派出了两支骑兵迂回包抄已经空虚了的赵军后路。第一支骑兵规模为20人,行军方向经东北溯秦川水河床直插仙宫山,然后折东南抵达赵军百里石长城背后,战略目标是切断赵军粮道和援军;第二支骑兵规模约0人,行军方向是突破已经放松戒备但极为重要的战略要点,金门镇。随后直扑故关,与包抄百里石长城后路的部队会师,从而将赵军一刀二段,使其首尾不能兼顾。
战场瞬息万变,战况急转直下,正在前线指挥的赵括接到战报,自己退路被切断,粮道,辎重补给及联系后方的通讯全部中断,秦军已经形成合围,包围圈正逐渐收拢。赵括傻眼了,情急之下急令停止攻击,就地构筑壁垒,等待援救。
秦昭襄王在第一时间得知前线战报,为了达到围歼的战略目标,他亲自来到河内奖励所有百姓爵位各一级,征调十五岁以上的青壮年全部赶赴长平战场,拦截赵国的救兵,断绝他们的粮食。
在被围困的整整46天里,赵军将士用非凡的毅力谱写了一曲壮烈的悲歌,没有人能知道他们曾经做过怎样的努力,没有人能知道他们在断绝粮食的46天里是在怎样的煎熬中度过的。后人知道的只有司马迁记载《史记》中的一句话:“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真没办法了,只能互相刺杀吃人肉充饥。
赵括明白等待援军救助,可能只是异想天开。眼前的首要目标是如何突围出去,突围还有一线活路,等待只有死路一条。他将部队分列四队,轮番突围,奈何秦军铜墙铁壁的围墙越打越厚,关键时候赵括想起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身跨战马,手握军剑,仰天长啸。
一支冷箭直接将他射死在马下。
有的人活着轻如鸿毛。
有的人死了轻如鸿毛。
生于钟鸣鼎食之家,诗书簪缨之族,官拜大将之首。博通古今,熟读兵法,以天下莫能当。长平一战,名动天下,纸上谈兵,莫过于斯。赵括,他用自己短暂的传奇的惊天动地的一生告诉我们一个普世真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少年轻锐喜谈兵,
父学虽传术未精。
一败谁能逃母料,
可怜四十万苍生。
——宋﹒徐钧
赵括一死,赵军缴械投降,白起将他们分列十个军营看管。在怎样对待这些战俘问题上,白起想了很多,放吧,四十万的虎狼之师,今天放回去不定那天就挥戟舞剑扑面而来;杀吧,四十万个生灵,如何交代天下。
这个时候掌管这四十万战俘命运的除了白起,还有秦昭襄王。秦昭襄王态度是暧昧的,历史并未记载他有什么直接的表态,而这个没有表态,拿捏的非常火候,用现代语言来形容,这叫领导艺术。天下如果问责,责任一推,这个事情我当初就不是这个意思,这个白起简直就是乱弹琴。白起后来自杀的时候说过一句话:“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死矣。”
但我始终相信秦昭襄王暧昧的态度里是两个字:杀之。
九尾声
九月的西北风突然凛冽起来,纛旗猎猎,风云变幻。白起走出大营,环顾这一方刚刚还杀声震天兵戈相向的战场,此刻是这样的宁静。天空一只苍鹰在淡蓝的天空下盘旋,劲风一裹像断线的纸鸢飘向远方;眼前的早菊已经红艳艳的铺满了上党的沟壑,是那样的热情奔放,像浸染的血花绚丽夺目;远方苍茫的大地上,一轮枯黄的太阳正沿着空仓岭缓缓落幕。
大风呼啸。
残阳似血。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阬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後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秦赵长平之战后,赵国于公元前年被秦灭国。
公元前年秦嬴政统一中国。
参考文献:《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司马迁著
《长平之战:中国古代最大战役之研究》靳生禾、谢鸿喜著
原解放军战术专家王正兴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