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苍鹰 >> 苍鹰的天敌 >> 墨染大地见华滋序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
导语:
艺术上的任何一种创造,都是对历史的突破,是对感觉的一种创新,能给人以新鲜感受和审美冲动。千百年来,关于中国画的韵味,是当代中国画家一生所求索的要旨。张志颖先生一生专攻山水与画鸟,从他不凡的作品中无不渗透着八大、石涛、吴昌硕和黄宾虹这些大家们作品精神内涵。这些重笔墨、重章法、重意境的作品使他在艺术界显得尤为突出,特别是近期,先生一扫以往儒雅的风姿,着魔而疯狂地任姿肆意的涂染,使一批又一批新作呈现在世人的面前,引起了各种褒奖之词。这些作品,无论在情绪体验中的深度,还是艺术表现的广度、强度与敏感度,都与这位老艺术家的天性、心性、生理与心理气质有着本质关系。在人生的旅途中,这是一种跋涉,也是一种创造。
耘陌翁,年9月生,河南省扶沟县人,名张志颖,字思吴,号耘陌翁,以号行。斋馆名耕砚楼、月朗轩、知足斋。曾任扶沟县人民文化馆馆长、扶沟县美协主席、扶沟县七届政协委员。曾任周口地区美协副主席、周口地区花鸟画研究会副会长。现为周口市美协顾问。著作出版有《张志颖画集》《张志颖花鸟画选》《陌翁山水画集》《箑韵》《中国近现代名家·耘陌翁》山水画集等。
墨染大地见华滋
——序《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耘陌翁》
王猛仁
癸巳酷暑,顷接耘陌翁先生电话,嘱我为其即将出版的画集写几句话,实令我惊喜而又惶恐不安。以先生之品格修养与艺术造诣,我早已尊他为师,何敢蠡评一二?以先生之社会影响,其艺术交往和挚友故交中又不乏名师大家,择其三五为画集题跋作序,亦绝非难事。如今,在众人极力追逐“名人效应”与攀龙附凤的浮躁年代,先生却大朴不雕,无间寒暑,潜心治学,既不追逐时风,又不仰仗师威,这在一般人看来,当属不智之举。
我非名人,但聆听先生教诲有年,对先生敬爱有加,谨对先生的作品聊发几句由衷之感吧!
耘陌先生是一位乐于耕耘、勤于奉献的饱学之士。这从他号曰耘陌翁,斋馆耕砚楼亦可窥探一二。赏其画,读其诗,观其书,如见其人。他的绘画技能全面,山水、花鸟绘画风格独具。他自青中年时代起,倾力打造传统,汲取古人精华,远取董源、范宽,近取龚贤、黄宾虹,以积墨为手段,虚心向学,精研八法,遂有大成。半百以后,他重意轻形,重墨轻彩,重线轻染,孜孜矻矻,探幽问津,另辟蹊径,把传统皴法的乱柴皴、披麻皴、牛毛皴、斧劈皴以及乱云皴、米点皴、钉头皴根据写生观察揉合起来,融为一体,力透纸背,胆气开张,在长期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绘画语言;把传统笔墨的重与轻、浓与淡、干与湿、方与圆、疏与密、黑与白,同汲共取,外呈潇洒俊逸之韵度,内含铁马秋风之气骨,逐渐形成了自己严谨的笔墨关系和苍莽、浑厚、博大、深沉的艺术气象,被人们誉为“耘陌翁画风”。
先生早岁家贫,尽管家徒四壁,生活一度拮据,却始终不辍金石书画之志。这些看似艰涩的生活背景,磨砺了他的坚韧个性,使他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这种气质,是一种超然,是一种与世无争的心境。正因为先生有如此心境,所以能沉下心来,默默耕耘,孜孜求索,使画作向繁华的世间呈现出一种宁静优雅的美。画境虽然宁静,但不是宁静地观察对象,表现对象,而是给自己和观者留下一个静谧望而思居的空间;画意虽然优雅,但不奢华,而是洋溢着如诗如歌的激情,给观者留下一个单纯善良、宅心仁厚、暏物思游的悬念。当你对境沉思,这种宁静优雅之美,犹如涓涓细水从心田流淌。这是一种至真至纯的艺术享受,也正是先生追求和预期达到的审美效果。
多年来,先生的山水画我细心体悟,其突出特征是“执简驭繁,密中见疏”。中国画的载体是笔墨,笔墨的灵魂是线条。这看来简简单单的线条正维系着中国画的命脉。而先生恰是在深谙传统理论的基础上,以犀利的目光透过五光十色的现象后,决然独取中国画的命脉之线作为轮扁之斧,执简驭繁,以线写形、以线成面、以线层叠、以线皴染。千层万线,纵横交织,乱中有致,密而不塞,浑然一体。这“密里见疏”就是至密处看似无以复加,他却巧妙地运用笔墨、线条的间隙“画眼”呈现给观者一种珍贵的空灵。有如释负重之感,又如在闭塞氛围中油然而生一种清新舒缓的感觉。又或以云气烟岚,抛纱绾縠,掠去千岩万壑,呈现出天马行空万里,苍鹰高翥九重,诗思驰骋八荒的博大胸襟与宽厚包容。所以,他的画作渗透着人生的哲理,沧桑的感悟,岁月的潜移默化,诗赋的笔情墨趣,生活的喜怒哀乐。有君子风度,文人气息,侠士傲骨,道释情怀。给人以真善美的高尚享受。由此不难窥出,先生偏执于博取,执简与复繁,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终使线条的灵秀之气与山川的厚重之质融为一体,凸现出耘陌翁画风的个性与灵魂。这与他化险绝为神奇,以及多年的生活积淀、艺术创新的嬗变是分不开的。
先生在严谨治学与绘画创作中力避浮华的以形写形之风,十分注重意境的深化,以意造境,以意抒情,以意驾驭笔墨。该密当密,该疏当疏,该写当写,该泼当泼,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似乎在构织一个温馨纯美的世界,赋给观者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美轮美奂的人间胜境。巨制《桃花源里可耕田》、《怕有渔郎来问津》、《诗翁曲径寻幽处,又见花丛新厦升》正是他对这种臻善臻美意境的最佳写照。这个世界维系着他的精神,这种精神又转幻出这个世界的真实。先生的作品付出了一生的真情与心血,作画的过程如同记忆的诉说,往事的缅怀,故乡的追忆,似乎都通过画面涌现出来。这种心境是他的客观独具,这种大美,婉约而又绵长。无论是《汽笛长鸣惊宿鸟,琼楼欲跃缚苍穹》、《何须五亩荷锄去,应向九重挹云归》、《幽谷琴声语,山家醅酒浓》,还是《欲极风光千仞顶,苍龙驾我上云台》、《横破苍茫万里天》、《欲骋青冥拿日月,直将琼宇作云梯》等山水巨制,均能从中读出他对山川景物的情思,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以及青春岁月的履痕。
近年来,先生燕居南粤,胜赏了有春无冬,四季宜人的南国佳境;饱览了翠岭秀峦、琼楼玉宇、红簇绿漾的岭南风光;壮观了扶桑日出、碧水银波、巨舰如城、白鸥戏浪的无垠海天。寄情于鹏城月朗轩画室,拉开窗帘,一幅幅拔地而起的山城佳构迎面扑来,历风雨飘摇,犹动人心弦。一扫过去旧茅破瓦,残桥古刹陈风,赋予了山水画生动的灵魂和时代的气息,给传统注入了新鲜血液,活现了江南山水的山城风貌。毫不讳言,先生无论在客观世界的创造上,主观意境的表现上,或者是笔墨技法的运用上,他的画呈现出对传统艺术精华的择取,是充分、大胆并有所创意的,因而表现出十分的从容不迫和我行我素的心态。呈现出一种活泼生动的艺术气息和个性色彩。应该说他的作品已达到一种美学的至高境界。
先生还是一位优秀的格律诗词作家。他热情讴歌游历的山川美景和亲躬的田园风光。他创造的境界,清新而脱俗,他运用的造型语言,新颖而富于张力。他善于从平淡中的新意,从习见中的妙趣。把绘画的意境用诗赋延伸,把诗赋的灵魂用绘画展现。因而,他的画作真情饱满,诗意盎然。他笔下的山川、溪流、田园、禽鸟、鱼虾、蔬果赋以诗的神韵,融会贯通,更洋溢着生活的气息。因此,我感到先生的艺术特质,首先便是他的强烈的传统与创新的时代责任感、热爱祖国山河的民族精神信仰以及热爱生活不忘本根的乡土情怀,他对生活和艺术的态度是激越而深沉的。他的作品充分地体现了画家崇高的人格、豁达宽厚的胸怀和艺术重于一切的精神。
画贵乎情。抒发真情是画家的第一要旨。品赏耘陌翁先生的作品,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这一点,并能从中清晰地窥见画家的诗情墨趣,心灵妙语。不少知音往往一见如故,一如我与先生几十年的交往。希望将来手捧这部精美画集的读者,能从中更深地了解画家,品读画家呈现的唯美画面和画面背后隐现的高尚灵魂,成为画家精神乐园的同游者和艺术鉴赏的良俦。
是为序。
(选自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耘陌翁》)
精品鉴赏:
晚年泼墨浙戏
中年心攻传统
花鸟以意写神
写生心师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