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苍鹰 >> 苍鹰的天敌 >> 环科群英会丨杨国栋摸清江苏生物多样性家
交汇点讯江苏物种有多少种?珍稀濒危动物有多少种?外来入侵物种有多少种?哪些珍稀濒危物种在江苏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好?这些问题的答案,对于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所的杨国栋博士来说,就像刻在脑子里一般。杨国栋说,他的小目标就是:摸清江苏生物多样性的“家底”。
将党建与工作紧密结合
杨国栋,博士,在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主要从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安全方面的研究工作,负责了江苏省多个县域的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是江苏省生物多样性省级专家库之一。他主持设计了江苏省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在江苏省建立多块生物多样性固定观测样地,初步构建了江苏省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骨干;积极为江苏省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承担了《关于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意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生物多样性保护江苏方案》《江苏省自然生态“十四五”规划》等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行动纲要的编制,协助省厅构建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顶层设计。
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听上去很复杂,杨国栋解释了他的工作大致方向:一个是支撑管理,相当于智库,制定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政策法规及行动计划;第二个就是跟生物多样性有关的科研工作,比如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治、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环境指示物种的探索、城市生物多样性研究,以及碳中和、碳减排与生物多样性之间联动机制的研究;第三就是对重点类群、物种及栖息地的调查与长期观测;第四就是科教宣传工作,除每年“5·22生物多样性保护日”和“6·5环境日”活动外,今年还与南京博物院合作共同建设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自然馆的建设。
生态所的工作研究都与党建紧密联系在一起,除了传统的党课、党史的学习、民主生活会的开展之外,生态所的同事们在平时的工作中,也会坚持由党建工作来引领日常工作。例如,研究工作很多时候要去野外开展调查,风吹日晒、蚊虫叮咬很常见,在这个过程中就要发挥共产党员不怕吃苦的精神。
作为学科带头人,杨国栋也把这种带头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带到党建工作当中。年以来,院里开展生物多样性学科建设,杨国栋安排学科建设计划,积极沟通领导,按部就班启动各项学科建设的子任务,并及时协调处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为各项目按时完成提供了有力支持。
摸清江苏省生物多样性“家底”
去年5月2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首次公布了-年开展的39个试点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结果,共记录省内物种数种,根据经验,试点调查到的种类数通常占实际种类数的70%-85%左右,可以预测出江苏的生物物种数至少在种,甚至可能达到种以上。记录到珍稀濒危物种大概有多种,外来入侵物种现在大概评估出来可能有90多种,根据分级分为一级和二级的大概有30多种。下一步,团队将加强宜溧山区、沿海滩涂、重要湖泊湿地等生物多样性重点区域的调查观测,力争摸清江苏省物种“家底”。
今年,杨国栋和他的团队在数据整理的基础上,准备推出《江苏省红色物种名录(一期)》《江苏省外来入侵物种名录(一期)》《江苏省环境指示物种(一期)》。这些名录的编制积极推进了全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安全。杨国栋说他目前的小目标是,争取在“十四五”期间,能把江苏省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骨干建设起来。
这些珍稀物种都回来了
通过本次调查,国家一级保护物种丹顶鹤和东方白鹳,国家二级保护物种中华虎凤蝶与IUCN极危物种勺嘴鹬在江苏的分布区进一步扩大,麋鹿、河麂的种群数量逐渐增加。在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发现了被誉为“鸟中大熊猫”震旦鸦雀就地繁衍的痕迹。多地记录到金雕、苍鹰、豹猫等顶级掠食者,说明江苏省生态环境正得到有效恢复,食物链逐渐趋向于完整与稳定。
宝华玉兰、秤锤树、银缕梅等珍稀濒危植物野生种群在江苏的分布进一步扩大,特别是秤锤树、宝华玉兰的模式标本的采集地就在江苏。
杨国栋说,“十年禁渔”刚刚开始,未来我们对于长江水生生物种群变化趋势将进行长期的定点观测,重点开展长江江豚等旗舰物种的栖息地保护修复与野外种群恢复成效观测评估。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邓晓琦/文高鑫/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