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世界湿地日
湿地
地球之肾
净化污秽
湿地简介
湿地是位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其覆盖地球表面仅有6%,却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享有“地球之肾”的美誉。
湿地是珍贵的自然资源,更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功能,除了为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它还具有很大的简介价值。
如果没有湿地,那么许多地区将常年遭受洪涝干旱;如果没有湿地,那么地球调节污染的能力将大大下降;如果没有湿地,那么地球的土壤侵蚀将会更为严重。
湿地是及其重要的生态系统
湿地分类
湿地也有河流、湖泊、沼泽等不同的种类
甚至水库、水稻田等也被承认是人工湿地哦
汉水源河流湿地
河流湿地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湿地,也在地表物质迁移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若尔盖沼泽湿地
沼泽湿地是最主要的湿地类型,长期处于湿润状态,具有特殊的植被和成土过程,不适合哺乳动物生活,却是鸟儿生活的圣地。
湖泊湿地
湖泊湿地遍布我国大江南北,蓄洪功能尤其强大,还可用作引水灌溉、续航发电等。
人工湿地---水稻田
人工湿地是人类直接受益最大的湿地,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粮食、材料等物资。
功能简介
鸟儿的天堂
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拥有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中国已记录到的湿地动物有种左右,鱼类约种。鱼类中淡水鱼有种左右,占世界上淡水鱼类总数的80%以上,湿地还生活有多种爬行动物。
而在湿地生态系统中受益最大的是鸟类,很多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迁徙离不开湿地,在湿地中生活的鱼类、虫类等生物为鸟类提供了大量食物,而且湿地中水草丛生,为鸟类筑巢和躲避天敌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因此湿地被称为“鸟类的乐园”。
在湿地中筑巢育雏的黑翅长脚鹤
在湿地内常年栖息和出没的鸟类有天鹅、白鹳、鹈鹕、大雁、白鹭、苍鹰、浮鸥、银鸥、燕鸥、苇莺、掠鸟等约种。
植物的摇篮
湿地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所以在湿地范围内生长有许多种类的植物,包括藓类中泥炭藓、水藓等,水生沉水植物金鱼藻、眼子菜、睡莲等,挺水植物中芦苇、香蒲等,沼生植物中如苔草等。湿生植物如挺水植物芦苇、宽叶香蒲、狭叶香蒲,浮生植物如浮萍,沉水植物如蓖齿眼子菜、菹草、金鱼藻、轮叶狐尾藻、大茨藻、角茨藻、轮叶黑藻,沼生植物如莎草、藨草、灯心草等。
湿地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
环境的福音
调节大气成分
湿地内丰富的植物群落,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并放出氧气,湿地中的一些植物还能够吸收空气中有害气体,能有效调节大气组分。植物在有机质形成过程中,不断吸收CO2和其他有害气体。湿地上的氧气则很少消耗于死亡植物残体的分解,湿地还能吸收空气中粉尘及携带的各种菌,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调节水分分配
湿地在蓄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可以调节降水分配,通过湿地的吞吐调节,避免水旱灾害。
沼泽湿地一般有几十厘米的草根层,草根层疏松多孔,具有很强的持水能力,它能保持大于本身绝对干重3~15倍的水量,不仅能储蓄大量水分,还能通过植物蒸腾和水分蒸发,把水分源源不断地送回大气中,从而增加了空气湿度,调节降水。
汉江湿地
净化排放废物
湿地之所以会被称为“地球之肾”,是因为它能够分解、净化环境废物,起到“排毒”、“解毒”的作用。例如,水葫莲、香蒲和芦苇等被广泛地用来处理污水,用来吸收污水中浓度很高的重金属镉、铜、锌等,而且净化程度极大,最高可吸收污水中98%的重金属离子。
保护湿地资源
提高环境品质
湿
地
湿地是大自然中能够和海洋、森林并称地球三大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抵御洪水,调节气候,净化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功不可没。同时湿地也向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动植物产品,中国农业以及许多副产业在相当程度上都要依赖于湿地提供的自然资源,湿地还未教育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对象。
然而,有的地方,工业污水排放过度,远远超过了湿地净化功能的限度,动植物大量死亡,河床被严重污染,已经直接影响到了我们人类的生活。
被污染的湿地
湿地的保护刻不容缓,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湿地生物,严禁非法捕杀。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力度严打废水直接排放等污染环境的行为。最后,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参与进来,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一起保护我们的家园。
送给大家的话
湿地是“地球之肾”,他有着美丽的绿色外衣,有着博大的胸怀,他养育着灿烂的人类文明,为我们守护着净土,他无私地接纳了人类,使人类文明得以更好的发展。
有一句话说得好:“水,空气,土壤不是父辈给予我们的礼物,而是我们向子孙的借款。”保护湿地,保护环境,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为我们的后代创建更美好的生活!
本期编辑:任国璠
内容审核:李高芸
责任编辑:屈阳
材料来源:西农动医网络素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