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麻雀爱读书,谈诗论文,走进古人。《王禹偁诗文传》为您讲述宋初文学家王禹偁的一生。王禹偁(chēng),字元之,济州巨野(今属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一说济宁市嘉祥县)人。他的祖上定居澶渊(今河南濮阳),因唐末五代战乱,流离失所,族人分散,父亲辗转到济州定居,以磨面为生。王禹偁生于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元年()九月,在兄弟三人中排行第二。七岁时(),王禹偁经历了一次改朝换代,赵匡胤取代后周建立宋朝。从此,四分五裂的天下逐渐统一。和父祖辈相比,生长在太平时期的王禹偁非常幸运了。少年王禹偁曾跟随城里的教书先生学习经、诗。他从小就爱读白居易的诗。白诗语言平易通俗,儿童容易理解;而白诗的立足现实、反映人民疾苦,对于出身贫寒的王禹偁来说也很容易产生共鸣。长大后的王禹偁“与乐天为后进”,成了宋初“白体诗”的重要代表。白居易的个人经历也对王禹偁产生了重要影响。尽管家族中没有读书人,但王禹偁还是立志要像白居易那样,通过读书做官、济世为民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白居易读书非常刻苦,“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与元九书》),王禹偁则是“收萤秋不倦,刻鹄夜忘疲”。“刻鹄”是仿效前贤的意思。除了向白居易学诗外,他还向司马迁、班固学习作文的规范法度,向周公、孔子学习礼法、儒道,“步骤依班马,根源法孔姬”。但当时济州城的环境并不利于读书人。城里的人家无论富贵贫穷,很少有人读书。王禹偁找不到可以为其答疑解惑的老师,也没有一起交流、切磋学问的同伴,遇到疑难,只能一个人闷头思索。非但如此,他平时在人前还得隐藏起自己的学问,不敢谈论孔孟之道,怕因为自己的与众不同而被人笑话。另外,王禹偁家中也不是读书的环境。家里以磨面为生,租住的房子靠近热闹的街市。一出门不是卖酒的,就是卖肉的,终日喧哗,怎么能安静地读书?家里磨面的劳动很繁重,王禹偁也不能只顾自己读书,对家务活儿不管不顾。在这种不利的环境中,王禹偁有时难免灰心丧气,甚至荒废学业,动摇了自己的志向。王禹偁十八岁时(),有一天到州衙里办事。州里一位团练推官见到他,看出他与寻常市井人家的子弟不同,就问他:“小伙子识字吗?”王禹偁回答“识字”。那位推官又问:“读过书吗?”王禹偁说:“曾经跟着城里的教书先生读过。”就这样,王禹偁与这位推官相识。这位推官名叫毕士安,是乾德四年()科举考试中的状元,后来官至宰相。毕士安到任济州后,想必见识了这里学习氛围的淡薄,所以第一句竟问王禹偁“识字吗?”在得知王禹偁有志向学后,毕士安很意外,也很高兴,从此两人经常在一起谈论学问、诗文。毕士安年长王禹偁十六岁,又是几年前的状元,对王禹偁的学业肯定有很大帮助。更重要的是,他将王禹偁从灰心丧气中解救出来。在他的鼓励下,王禹偁重新坚定了读书的志向。两年后,毕士安被调往别处,王禹偁写了一篇文章《送毕从事东鲁赴任序》相送。后来两人同在京城为官,成了同事,关系一直很好。王禹偁还有一位可以与之谈诗论文的朋友,那就是彭暐(wěi)。彭暐是随着父亲来济州的。彭暐的父亲在州中任职,但一年后就离开了,彭暐则在济州多住了一年。王禹偁与彭暐年纪相仿、声气相投,因此经常在一起饮酒赋诗,讨论儒家经学。“樽有醪,豆有肴,得以引满而大嚼之;编有诗,琴有曲,得以更唱而互奏之。”好山好水,“得以连臂而游之”;州中那些不学无术的富家子弟,“得以扬袂而傲之”。对于王禹偁来说,这是畅心快意的两年。然而有一天,彭暐对王禹偁说:“我们现在这样虽然快乐,但同拴在一个猎人臂套上的两只苍鹰有什么区别呢?虽然翅膀挨着翅膀,哪里比得上各自在云间翱翔呢?”这句话与“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一个意思,与其一同困在艰难的处境中,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不如各自去寻找更有利的环境。彭暐所说的艰难处境,是指济州从事儒学的环境太差,虽然两个人也能够相互切磋学问,但不如到各地去游学,更能增长见识,还可以结交更多的知己。就这样,彭暐离开了济州,后来二人失去了联系。王禹偁虽然对好友的离开感到失落,但也认为彭暐的话有道理。因此在彭暐离开不久,王禹偁也离开了家乡,外出游学。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yy/6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