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鹰

民间故事樵夫提前回家,发现屋里有女子洗澡

发布时间:2023/10/8 14:34:53   

唐朝天宝年间,小山村里有一个姓曲的樵夫,父母早已亡故,独自一人以打柴为生,人称曲砍柴。因为家贫如洗的缘故,年过二十了,还没有说上亲事。

忽然有一天,曲砍柴回到家里,发现地上有水渍,澡桶是湿的,似乎有人用过。但是,屋门锁的好好的,窗户也关的好好的,谁会进来呢?又是怎么进来的呢?村里人看不起他,亲戚们也看不起他,他一直独来独往,很少出去走动,根本就不可能有人会来。他百思不得其解。

一连两三天都是如此。他每天一回家,都会检查门窗,再去查看地面和澡桶,门锁着窗户关着,地面上依然会有水渍,澡桶依然是湿的。

这一天,曲砍柴来到山上,双手卷起喇叭状,朝着天空大喊了三声“黑白仙”,不一会儿,飞来一只喜鹊,落在他的肩头,问道:“恩公,有何吩咐?”

喜鹊为何称呼曲砍柴为恩公呢?说起来话长,且听我从头说起。

那还是三四年前,曲砍柴正在山上砍柴时,忽然听见一阵喜鹊的惊慌叫声,抬眼望去,只见不远处的一棵树上,有一个巢穴,里面卧着一只喜鹊,正在朝下面叫着。他再往树下观看,只见树下有一只野狼,正试图往树上爬。

恰在此时,空中飞来两三只苍鹰,来到树顶,往下俯冲,攻击喜鹊。奇怪的是,喜鹊没有飞起来,而是躲闪着,不停地反击着。天空中有苍鹰,地下有恶狼,喜鹊真是倒霉,看来小命不保了。曲砍柴顿生怜悯之心,挥舞着斧头赶走恶狼,又挥舞着上衫赶走苍鹰。

曲砍柴爬上树,将喜鹊抱起来检查,发现它的一只翅膀受了伤,似乎是被长剑刺伤的,他这才明白,难怪喜鹊遇见天敌不飞走,原来是受了重伤。

这时,喜鹊忽然开口说起话来,“多谢恩公搭救!”曲砍柴吓了一跳,赶紧扔下喜鹊,惊讶地说:“你为何会说话?难道是妖怪吗?”

喜鹊大笑着说:“恩公莫怕,我不是妖怪,而是喜鹊王子,是滑不溜秋山上喜鹊王的第二十三子。前不久,到山神洞里做客,喝多了酒,语出不敬,得罪了山神,被他刺了一剑,逃了出来。山神不想放过我,因此指使苍鹰和恶狼追杀我,要不是遇见恩公搭救,我命休矣!”

曲砍柴赶紧行礼,口称拜见喜鹊王子。喜鹊笑着说:“恩公不必多礼,我伤势过重,带我回去养伤,不胜感激。”曲砍柴便把喜鹊带回家里养伤。

过了几个月,喜鹊的伤痊愈了,临走时,它对曲砍柴叮嘱,如果有事找它,就对着天空大喊三声“黑白仙”,它就会出现。

听了喜鹊的询问,曲砍柴说:“我家里有人偷跑进去,你帮我守在院子里,看看是谁进了我家里。”喜鹊答应一声,飞走了。

到了下午,喜鹊飞了回来,说道:“确实有人进屋洗澡,是一名年轻漂亮的女子。”曲砍柴狐疑地问道:“她是谁?如何进来的?”喜鹊说:“明天下午我再来,带你看看,你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说罢,就飞走了。

到了第二天下午,喜鹊果然来了。它看了看时辰说:“此时下山正合适,女子正在洗澡,可以将她挡在屋里,让她给你做老婆。”

曲砍柴大喜,健步如飞地往家里跑去。到了家门口,他打开锁,喜鹊在他的耳边轻声说:“你进去后,赶紧拿起衣服,扔进灶膛里烧了。”曲砍柴点点头,冲了进去。

女子正在澡桶里泡澡,忽然看见曲砍柴冲了进来,赶紧抱着胸躲进水里。曲砍柴也不言语,抱起女子的衣服,跑进厨房里,一把火烧了,火焰中飘出羽毛的焦糊味。

曲砍柴又走进屋子,女子脸上挂着泪珠,问道:“你为何烧了我的衣服?”曲砍柴反问道:“你为何跑进我家里洗澡?”女子讲了起来。

原来,女子是蜻蜓仙子,酷爱干净,她嫌弃堰塘里的水,飘着菜叶子的味道,因此跑进曲砍柴的屋里洗澡。因为曲砍柴勤快,村里人都是吃河水,他却每天清早跑到山上挑回一担山泉水。山泉水无比清澈,能润滑肌肤,深受蜻蜓仙子的喜爱。

曲砍柴厚着脸说:“你的衣服已经烧了,回不去了,留下来给我当老婆吧,我会每天挑山泉水给你洗澡。”蜻蜓仙子娇羞地点点头,留了下来,当晚拜了天地入了洞房,当了曲砍柴的妻子。

不过,到了冬天,蜻蜓仙子怕冷,曲砍柴思来想去,砌了一个土炕,往炕里烧柴火,十二个时辰不熄火,蜻蜓仙子整个冬季不下炕。

过了两年,蜻蜓仙子给曲砍柴生下一个儿子,一家人过着穷且快乐的日子。

一转眼,十几年过去。这一年的冬天特别冷,积雪特别厚,房屋几乎被积雪覆盖住了。到了晚上,曲砍柴把炕里塞满了柴火,把门窗紧闭,和蜻蜓仙子相拥着睡了。

第二天早上,儿子发现他们没有起床,久呼不应,踹开门进去,发现父母都死了。原来,落雪将透气口封住了,两人呼吸不畅,中毒而死。

儿子将他们合葬在一起。这以后,每一年的夏天,都会出现两只蜻蜓,落在儿子的枕边,儿子心知肚明,是父母看望他来了。几年后,儿子成亲了,两只蜻蜓就没有再来了。

或许火炕就是这么发明的吧,属于爱情的产物。本故事采用了荒诞的笔法,在于借事喻理,劝喻世人,与封建迷信无关。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587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