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苍鹰 >> 苍鹰的形状 >> 九子夺嫡,十三阿哥胤祥的内心独白我愿做
独白21:
八爷党想着法子搅局。九哥是八爷党中鬼主意最多、跳的最高的人,皇上把他派到西北大营去了锻炼。
大漠军营的环境我很清楚,虽然有吃有喝,但生活条件根本无法与京城相比。
没有鸟语花香,没有美味佳肴,只有凛冽的大风和严格的军事管理制度,让九哥去历练一下也好,省得在家闲着无中生事。
这场仗打得很艰难,关键是国力不强,后方供给十分吃力。
打仗打得就是钱粮,我理解大军的开支大,没有钱,谁给你卖命。
年羹尧治军倒有些手段,短短时间内就树立了威望,将令能够一贯到底。可他行辕中的奢靡之风,百官反对、我也很反对。
行辕是大军枢纽,应该处处发挥表率作用。当主帅的更要树立楷模,既能当爷、也能受得了委屈,即使亏待自己,也要爱护下属,他却带头搞铺张、讲排场、耍官威。
如果这个冬天这场仗打不赢,朝廷和各省实在拿不出钱粮了,那时候的局面不敢想象。朝廷只得撤军,疆土只得舍弃,边患只得任其肆虐。想着这些,我的头都快炸了,内心充满了焦虑。
独白22:
年羹尧终于把这场仗打赢了。皇上四哥激动不已,要给予他大清朝最高的褒奖,包括安排百官跪迎年羹尧返京,把年羹尧搞得飘起来了。
我想劝皇上对有功之臣不能溺爱,但欲言又止。
皇上在特别高兴的时候和特别愤怒的时候,很难听进去不同意见。
尤其是西北这场仗,皇上殚精竭虑、费尽了心血,整个人都明显瘦了一圈。如今终于取得了胜利,他高兴得像个小孩子。这个时候去劝止他,岂不是给他泼凉水。
就看年羹尧的自我约束力了,他要没这个定力,自己的路就会越走越走窄。
打赢了这场硬仗,如果没有皇上举全国之力的支持,没有邬先生在关键时指点迷津,他能打赢吗?
希望他能够好自为之,改改身上的臭毛病。
谁知年羹尧回到西北后,作风更加霸道、做事更加骄横,甚至有恃无恐,连皇上派到军中的重臣孙嘉诚都敢杀。
搞得朝野盛怒,连皇上都坐不住了。年羹尧被贬到杭州还不收敛,被一贬再贬,直到去守城门。百官仍然不依不饶,最终年羹尧被杀了。
他的死,我也很痛心,国家培养一名大将军多不容易呀。特别是前后这两任抚远大将军王,朝廷为之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前任大将军十四阿哥去守皇陵,这任大将军被砍头,坊间议论纷纷。
皇上四哥累得的头发又白了许多,他日夜操劳、呕心沥血,忙不完的事、操不完的心,常常昼夜连轴转。
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坐在皇位上,看似风光高高在上,但他心中的苦、身心的累,有几人知道。
独白23:
我最理解皇上四哥。我大清国入关以来,江山稳固、欣欣向荣,皇阿玛开创了一个历史盛世,但腐败也随之滋长蔓延,腐蚀着国家肌体。
这些问题,皇阿玛还没有来得及解决就撒手而去了,重担就落在了皇上四哥身上,他能不着急吗。
他身边真心诚意帮他的人太少了,我尽量多帮他分担些,可我这不争气的身体又病倒了。
我想请邬先生回来帮一把,皇上没有吭声,以严厉的表情拒绝了,我明白他的意思,邬先生的故事已经结束了。
说实在,我还挺想念邬先生的,也不知道他现在过得好不好。
经皇上准允,我苦口婆心劝十四弟回心转意辅佐皇上四哥,可他的心比石头还硬。哎,都是同胞亲兄弟,到了这个时候还跟死敌一样,难道真是应了那句话,最是无情帝王家吗?
我这身体不知怎么回事越来越糟糕。工作上有很多事要做,我着急呀。
皇上四哥来看我,说想通过整顿旗务加强执行力,确保政令畅通。计划叫关外的旗主王爷进京,帮助办理这事,让八哥牵头、弘时配合。
我一听让八哥牵头,心里咯噔一下,说这事要谨慎,不可操之过急。
皇上四哥胸有成竹地说他都想好了,就这样办,不会出大问题。我不好再说什么。
晚上我躺在病床上,想想朝廷的事,总觉得八弟这两年不大正常,以他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秉性,怎么突然沉寂了?
难道他想通了,愿改过自新,真心真意辅佐皇上四哥?打死我也不相信。他一定在酝酿更大的阴谋。
独白24:
这些年来,八哥为了争夺帝位,费尽了心机、用尽了手段。他如果把这些心思用在为国家、为百姓上,那该多好啊。
可他痴迷于皇位不能自拔。有两次朝会间隙,我看见他两眼盯着龙椅上的龙头,目光就像饥渴的苍鹰,深邃、阴沉、呆滞,让人有些可怕。
阿哥们之间争了这么多年,最终皇阿玛遗诏把大位传给了四哥,为什么八哥还不死心呢?他连皇上的遗诏都敢违抗,他简直是疯了。
八哥为了谋取大位,干尽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皇阿玛和四哥都原谅她了,因为他是皇阿玛的儿子,四哥的弟弟。
龙椅只有一把,为国家效力的岗位很多很多,为什么这些人就盯着这个不松手?欲壑难填呀。
如果说以前我是一腔热血,见不得不平事,现在什么事都看开了。万事自有定数,何必强求。
因而有时候我觉得八哥挺可怜的,盯着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硬要飞蛾扑火。
我尽心辅佐皇上四哥,既是尽一份臣子之心,也是尽一份孝心。因为皇阿玛把大位传给了四哥,我要按照皇阿玛的意愿,当好四哥的帮手。
其实当皇上也不容易,忙不完的事、操不完的心。皇上四哥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光阅批奏折每天就要写上万字,累得吃不下饭、说不着觉,真让人心疼啊。
难道他不懂得享受生活吗?他不愿每天睡到自然醒、山珍海味慢慢品吗?是这份责任驱使这他不能懈怠。
四哥登基后,让八哥做总理王大臣,奢望他回心转意。可八哥表面上在为朝廷工作,肚子里始终在打鬼主意。
这两年又玩起来卧薪尝胆的鬼把戏,企图蒙蔽皇上四哥,伺机而动。当事者迷、旁观者清。这些我都看在眼里,他要胆敢向皇上四哥出手,我会立马冲上去。
独白25:
皇上四哥说,明天早朝接见关外四位旗主王爷,商议整顿旗务的事,叫我最好参加,和旗主王爷们见过面,一起议议旗务的事。
第二天我坚持从病床上起来,坐上轿子去参加早朝,半路上听弘昼说丰台大营被关外旗主王爷的将领接管了。
我心中一震,这里头一定有问题。今天是皇上接见关外旗主王爷的日,我断定,今天的早朝肯定要出现叛逆。
我立即快马赶去丰台大营,果断解决夺回了兵权。这里是我从小长大的地方,也是我现在的管辖之地,对付几个关外来的蟊贼,不是多大个事。
当我匆匆赶到紫禁城时,皇上四哥已经被他们逼得奄奄一息,浑身颤抖。
八哥勾结旗主王爷们搞“兵谏”,要皇上交出皇权,实施“八王议政”,想架空皇上。
老八呀,隐藏了这么久,今天终于露出了本来面目。
他们的阴谋彻底失败了。
皇上怎么处置他们,我就不操这个心了。
我今天也好累,连喘气的力气都没有了。
都想不起来怎么回到家里的,在病床上不知道躺了多少天,忽而昏迷忽而清醒。
清晰时,想起了小时候,皇阿玛教我练剑的情景,皇阿玛慈祥地对着我笑呢。
皇阿玛想我了,我要去陪他老人家。
爱新觉罗·胤祥,男,满族,康熙二十五年十月初一(年11月16日)出生于北京紫禁城,康熙帝的第十三子。
康熙六十一年()被雍正帝封为和硕怡亲王,并出任议政大臣,参与重要政务。
雍正元年(年)总负责管理户部。
雍正七年()负责办理西北两路军事。深得雍正帝的信任,为清朝第九位铁帽子王。
雍正八年五月四日(年6月18日),因病去世,时年44岁,雍正帝以清朝最高规格厚葬。
(下篇请欣赏《十四阿哥胤禵的内心独白:我这个“大将军王”当得太窝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