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鹰

东石槽土琴得失记

发布时间:2025/3/26 11:57:15   
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0412/c9oekn7.html

很早的时候,大荔县许庄镇东石槽村东南老爷庙前的土坡,像是一张硕大的土琴,每当有人经过,脚下就会发出清越的音响,犹如古琴在演奏。可是到清朝中期,土琴突然再也不响了。关于土琴的得失,据说还有一段离奇的故事。

汉宣帝年间,关中地区风调雨顺,汉宣帝轻徭薄赋,与民生息,人民安居乐业。东石槽村地处同州府的白菜心,村南泉水成溪,绿树成林,村民主事农桑,生活平安幸福。

雷老爹夫妇中年生女,钟爱异常,起名百灵。百灵女也和她的名字一样,声如银铃,像一只活泼的百灵鸟,整天围着二老跳啊唱啊。再大些的时候,清脆的歌声能招来百鸟和鸣,村子里的姐妹都愿意跟她学唱歌。百灵是父母的好帮手,去菜园摘菜,去桑园采桑,纺线织布,描红绣花无所不能。

一天,百灵姑娘又去桑园劳作,看着茂密的桑林,憧憬着日后美好的生活,她放开了歌喉。这歌声响遏流云,直唱得行人停足,百鸟前往。一只苍鹰从头顶飞过,也张开嘴巴想和唱一声,可是忘记了嘴里噙着的东西,一张嘴,将一枚光洁如玉像似鸟蛋的东西掉落在桑园的草垛里。百灵采桑到草垛旁,看到这枚珠圆玉润、光泽微黄的蛋,想是什么稀罕鸟儿的蛋,就拿回家孵化饲养。

百灵把这枚蛋放在日常纺线用的蒲篮里,周围絮上棉花放在炕头。二十一天过去了,鸟蛋没有孵化,一个月过去了,还没有孵化,两个月后,蒲篮的棉花里响起了窸窸窣窣的声音,她扒开棉花一看,原来是一只通体墨绿、额头有一红点、眼睛像一对绿豆的小乌龟,甚是可爱,急忙喊来母亲。雷妈妈看后说:“活了大半辈子,没有见过这么稀罕的乌龟!”这是吉祥之兆,支持女儿当宠物饲养。

小乌龟在百灵的细心照料下,越长越可爱,仿佛有一股子灵气。每当百灵摇动纺车,唱起歌儿的时候,它就睁大圆溜溜的小眼睛,摇头晃脑地似乎起舞,不长时间,人们就都知道老雷家养了一只有灵气的乌龟。

两年后的一天,村里来了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径直走进雷老爹家,看了小乌龟后就要将它带走,说是只要雷老爹开口,金银财宝玉石古玩,要什么都可以。百灵哭成了泪人,长时间的喂养,已经把小乌龟当成了家里的一员,说什么也不能让老人带走。老人告诉百灵,小乌龟不是世间凡物,不可能久居人间。

原来小乌龟是莲勺县(古属冯翊郡——今大荔县管辖)庆安寺大水池龟帅的小儿子。庆安寺(今渭南来化村东、国道南,现存九层楼阁式宝塔)西南有一大水池,方圆百亩,深不可测,池内水波潋滟,水族甚多,统由龟帅管辖。水池旁麋鹿成群,鹤舞雉鸣,杨柳轻抚,芦花飞雪,风景甚美。汉宣帝在襁褓之中,爷爷和父亲被诛杀,自己被邴吉救出后,寄养祖母史家,孩童时期,常来此处游玩。

两年前的一天,龟帅夫人在水池畔的沙丘内刚产下卵,还未来得及掩埋(龟卵需在沙丘内掩埋,靠日光将沙子晒热后孵化),被苍鹰发现叼走。两年来,龟帅夫人日夜啼哭,茶饭不思,急得龟帅没有办法,多方派员打听寻找也无果。前一向听人说东石槽村有一灵龟,特派老人前来打探。

听了老人的叙述,雷老爹一家陷入沉思之中。虽然一家人饲养小乌龟两年,感情深厚,但只是当作日常宠物对待,天长日久,势必影响小乌龟的前途。为了小乌龟的将来,还是应该让它回到帅府,一家团聚。当问道雷老爹想要什么时,百灵回答什么也不要,只要小乌龟每年回来看他们一次就可以了。

老人听说百灵喜欢唱歌,就说帅府有一张古琴,音质清越,价值连城,可以送给百灵。说完,一阵清风,老人不见了。原来老人是一条修道多年的鲤鱼精。

三天以后,那个须发皆白的老人领着一队人马从天而降,接走了小乌龟,送来了一张古琴、琴谱,还有一本医药方剂秘笈和不少的金银绸缎。雷老爹只留下了古琴、琴谱和医药方剂秘笈,把金银绸缎分给了众位乡亲。

此后,百灵苦苦钻研医学,靠着方剂秘笈给乡亲们看病,医术显赫。闲暇时候,弹琴消遣,那琴声、那歌声,直冲九霄,方圆十里都能听见。小乌龟长成了大乌龟,按照当初的承诺,每年中秋都幻化成帅气的小伙子来看望雷老爹一家。在雷老爹、雷妈妈逝世后,百灵在原址上盖了一座医馆、琴坊,行医舍药,教琴授徒,终身未嫁。据说长安很多古琴演奏家都出自于百灵门下。

百灵百年后,徒弟们把她和古琴及琴谱都埋在了村子南的高坡旁。以后,每当有人从坡上走过,都能听到叮咚作响的音阶声,人们说那是百灵把古琴化作土琴置于坡下,如果用心打击,还能演奏出动听的旋律。同州城内,还有人专门跑到东石槽村去验证土琴的存在。

清嘉庆年间,来了一个外地人住进了老爷庙。他白天在四乡到处转悠,寻寻觅觅,晚上在庙前的土坡上跑上跑下,前前后后有一个月。自从那个外地人走后,人们走过土坡,再也听不到音响了,老庙祝说是那人把土琴盗走了。

故事讲述人:吴天驹,75岁,大荔县许庄镇西顾贤(原籍东石糟)人,退休干部,喜欢收集民俗文化及民间故事。

整理者:周纪合,大荔县两宜镇人,生于年正月。自幼热爱写作,虽身世坎坷而奋斗不止。从政近40年,与人为善,与世无争。老来以舞文弄墨为乐,有百余篇报告文学、散文、小说在中、省、地报刊杂志刊出。愿做一丛路边小草,与世界增添一抹绿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883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