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苍鹰 >> 苍鹰的繁衍 >> 33年前国产片,导演说它是给下世纪观众看
第十三届FIRST青年电影展进入开幕倒计时,组委会也公布了影展的开幕和闭幕电影。
分别是田壮壮导演在年执导的《盗马贼》4K修复藏语版,以及奉俊昊导演在年夺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的《寄生虫》。
本文就来聊聊这部神秘的国产片:
《盗马贼》
开幕电影《盗马贼》的选择和年度主题“BacktoFIRST,BacktoFuture”倒是十分契合。
影片曾被美国著名电影导演马丁斯科塞斯评为90年代全球十部最佳影片第一部,并获得瑞士第三世界电影节弗里堡市大奖。
年,著名电影学家汤尼雷恩针对电影《盗马贼》还专门制作了纪录片《拍给下个世纪的电影:汤尼雷恩谈《盗马贼》》,对影片的背景、制作以及电影本身都做出了高度评价。
说到田壮壮导演的《盗马贼》,业内人对它并不陌生。影片在年拍好后,遭遇了著名的“零拷贝”事件。
什么是“零拷贝”?
这是针对胶片时代特有的,电影制作出来需要向电影公司出售胶片拷贝,当年在卖到田壮壮导演这部《盗马贼》时,出现了零拷贝,零拷贝就意味着零放映。
电影公司给出的理由是:观众看不懂。为了避免票房失败的风险,只好选择放弃。
也就是说,《盗马贼》的质疑声主要来源于对影片的理解,其实不仅普通观众,即使很多职业影评人在看过此片之后也都很难解其意。
一些影评人认为影片中的“叙事的逻辑不完整”,“情节线被割断,造成解读困难”,“仪式场面和人物脱节”,“有猎奇和堆砌民俗之嫌”。
但对此,导演田壮壮并不在意,用他本人的话说:这是部拍给下个世纪的观众看的电影。他相信,随着电影文化的发展,观众会接受不同表现形式的电影。
距离电影面世已经过了33年,年由中国电影资料馆推出4K修复版,用数字修复技术还原了老胶原的原始质感,让我们有了重新解读它的机会。
那跨越了20世纪和21世纪,作为“下个世纪”观众的我们,今天再来看《盗马贼》,是不是真的能读懂田壮壮想要表达的意义呢?
《盗马贼》的故事其实并不复杂。
故事发生在年,罗尔布以盗马为生,常在草原上趁着夜色对往来的客商干起了偷马和抢劫的勾当。
他们这种行为在信奉神灵的当地人看来是罪恶的,不可原谅的,他们死后灵魂不会升天,就连苍鹰也不会啄食他们的尸体。
一次盗马归来,罗尔布他们当地部落头人的父亲去世了,妻子让他去参加头人的葬礼,可周围的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他。
其实罗尔布也是信奉神灵的,他会给山神祭品祈求保佑,他会给儿子点圣水,带着全家去圣河洗澡。
他盗马得来的东西都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家庭生计,另一部分则送去寺庙还愿,在心理上当做赎罪。
之后在一次盗马中,罗尔布他们遭遇了抵抗,虽然他腿上受了伤,但收获颇丰。
可就是这一次盗马,让他和他的家人被驱逐出了部落。
原来,他们抢了官府送给当地寺庙的礼品,官府要求部落头人交出盗马贼。虽然在头人的庇护下,罗尔布没有被交给官府,但他们被赶出部落,再也不能踏上草原。
于是罗尔布一家搬到了山上,日子过得很是清苦,可灾难却不止这些。罗尔布的儿子扎西病了,扎西的重病让他相信是因为自己的罪孽给家人带来的报应。
于是他一次次到寺庙转经筒,非常虔诚的从寺庙一滴一滴的接来圣水,和妻子一起做着朝圣。
尽管如此,他却还是没能挽回扎西的生命。好在很快,妻子又生下一个男孩。
同时他们曾经所在的草原部落发生了瘟疫,很多牛羊都死了,部落的人带着生存下来的牛羊进行了大迁徙,搬往了西边。
而此时,罗尔布的生活也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他到寺庙求工作,只要一天一袋青稞就好,却被拒绝了。为了养家罗尔布甘愿当“河鬼”,这个污秽的工作让他又受到了众人唾弃。
走投无路之下他回到部落,恳求部落里的老人让他一家人回到部落生活,被告知,只有他升天的话,女人和孩子才可以回来的。
冬夜,罗尔布来到他人马圈,偷偷照料自己卖掉的爱马,不曾想被当作盗马贼而遭毒打。
大雪马上就要封山了,他杀死神羊带着妻儿下山。为了让自己的妻尔能够生存,罗尔布决定重操旧业。
可这次盗马之后,他却再也没能回来。为了掩护妻儿,他独自面对追来的人马,几声枪响,只剩罗尔布染血的刀和一排滴落的血迹直通天葬台。
不否认,在《盗马贼》里,故事让位于视觉,这也是影片最为特别的表现形式。
电影中涉及到台词的部分特别少,大多都是静默的画面,还有大段大段看起来和人物命运无关的宗教场面。或许就是这个原因,让观众产生一种“故事断层”的感觉。
关于这点,先来谈谈影片中的宗教画面,其实只要仔细想想,影片中的宗教场景的出现和人物后续的做法是有关系的。
宗教因素是罗尔布面对生死时的一个最大的矛盾和纠结,盗马关乎如何生,可信仰关乎着如何死。
对罗尔布来说,神灵是他的信仰和精神支柱。他对神灵是敬畏的,从他买祭祀山神的用品,盗马之后仔细分好给寺庙还愿用的物品,还有在人群中每次出现在镜头中罗尔布的近景,表情是无比的虔诚。
比如在“送河鬼”的那场戏里,他做着众人所不耻的工作,脸上却有着旁人都没有的认真和虔诚。
不仅如此,他会在头人父亲死去的天葬台边,看着他的的尸体被苍鹰们慢慢啄食,此刻他心中应该会感到害怕,害怕自己因为盗马死后无法灵魂升天。
还有当他看到一生信佛行善的老阿妈的惨死,对神的存在产生了动摇。
他盯着老阿妈死后在草原上被苍鹰啄食殆尽的尸体,只剩枯骨和从不离手的玛尼,这无疑对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这也才有了电影最后那个画面,血迹一直通向天葬台,他临时前都渴望能够得到神灵的救赎,让灵魂得以升天。
再有影片没有人物对话带出故事的因果关系,取而代之的是很多极致的镜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影片有几分“默片”的味道。可即使没有言语,影片的镜头语言也做的十分到位。
比如影片第一场戏,在昏暗的光线下向我们展示了作为职业盗马贼罗尔布的工作全过程,但是并没有解释为什么罗尔布会成为盗马贼的原因。
但在之后的画面里,我们能明白他是为了家中妻儿能吃得上饭才做此营生。
还有他为扎西祈求的那段,他和妻子从冬到夏,一步一步的跪拜前进,都是为了最后能让扎西灵魂升天。
还有他看到老阿妈的遗骸和玛尼,第一时间是拿起玛尼,擦净,接着对着雪山大喊老阿妈的名字,然后下定决心杀了神羊下山。
他对神灵的敬畏之心产生了动摇,在如何死之前他得保证自己的妻儿可以生,于是他不惜杀死神羊,再次做起盗马贼。
这样解释下来,电影的故事脉络其实也很清晰。
影片讲述的就是主人公罗尔布经历的一系列变故,从他盗马——被驱逐——扎西生病——扎西死去——又有了孩子——生存受到挑战——试图努力工作——再次盗马。
只是电影没有着重于人物刻画,而是不带任何情绪的让我们看完整个故事。
此外影片中近景和特写用的较少,更多的是全景,在置景上,户外的开阔、明亮和暖色与内景的狭小、昏暗和冷色形成对比;还有全黑的深夜、烧红的火堆、与明亮的天空、苍茫的雪景交替呈现。
而人物往往在放置在明亮的背景内部,形成轮廓清晰的剪影效果,表现出人和环境的关系,以此特别的方式来展现他的作品中浓郁的人文情怀。
田壮壮作为第五代探索导演之一,不可否认他是第五代导演中的佼佼者,比起其他第五代导演的影片风格,他的作品更加特立独行。
这部《盗马贼》,放在今天,也不是一部大众化电影。但他极富创造力的用新颖而丰富多彩的电影语言和镜头表现力,在近乎纯客观的图象展示中显露出独特的人文情怀和思考确实令人叹服。
最后老孟想说,《盗马贼》无疑是一部艺术内涵非常丰富的作品。
青石电影编辑部
老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