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入画已久。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原始人烧制的各种陶罐就有描绘的变形或类似牡丹花一样的花纹。据专家考证,真正把牡丹画入画中的是东晋大画家顾恺之(公元前-)的《洛神赋图》。《洛神赋》是三国文学家曹植描述自己从京城返回封地途中与洛神相遇的爱情故事。《洛神赋图》就是顾恺之厚彩重色、细腻刻画这段爱情故事的。在这幅图中,顾恺之在画的左下角描绘了盛开的牡丹与春风吹拂的细柳顾盼生情。当然,这个细节画家是用吐芽的细柳与盛开的牡丹表现这个爱情故事发生的季节在清明前后。开专画牡丹之先河的还应是北齐的杨子华(公元-)。唐代韦绚写的《刘宾客嘉话录》说:“北齐杨子华画牡丹极为分明”。什么是极为分明?“极善画牡丹,所画牡丹枝、叶、花、蕾相得益彰,栩栩如生。”杨子华是我国最早的画牡丹的丹青能手,但由于是宫廷画师“非有诏不得与外人画”。画多藏于宫廷,秘而不宣。但更多的历代画家痴迷于画牡丹,甚至终生画牡丹的都大有人在。他们留下的用笔工整细腻、重彩渲染、浓艳高雅的各种牡丹画已成为我们今人的摹本,也是我们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牡丹花为王中之王,姿容华贵。且劲骨刚心,不畏权贵。宋词《爱莲说》:“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人们把它作为吉祥富贵、国家繁荣昌盛的象征,以及对富裕生活的期盼与追求。因此,历代的画家在把握时代的脉搏同时,紧贴人们的种种愿望、希望和祝福,用天上的飞禽、地上的植物、奔跑的鸡猫、水中的游鱼同牡丹构成各种风姿绰约的牡丹图以体现象征、愿望、期盼与追求。
第一类用天上的飞禽与牡丹构图。凤凰与牡丹是这类构图中常见的表现题材,但用笔手法不同构图侧重点不同寓意也不同。“凤穿牡丹”:凤凰为百鸟之王,象征高洁和尊贵;牡丹为百花之王,寓意富足和繁华。丹凤结合,预示美好的光明和幸福。“凤凰戏牡丹”:凤凰代表男性,牡丹代表女性(牡与母谐音),比喻牡丹花开,凤凰来采,涵有男女相爱、追求美好的意思。凤凰与牡丹的构图还有“龙凤呈祥、天下太平、富贵吉祥”,“吉祥喜庆、婚姻美满”,“祥瑞富贵”之寓意。“富贵和平图”。鸽子是和平的象征,牡丹与和平鸽组图,寓意“富贵和平”。“英雄富贵图”,鹰为猛禽类鸟,有勇有谋,英气十足。苍鹰与牡丹花组图,寓意“英雄富贵”。“一路富贵图”。鹭鸶又称白鹭,是一种美丽的水生鸟类。“鹭”与“路”谐音,牡丹与鹭鸶组图,寓意“一路富贵”。“白头偕老图”。白头翁为一种鸟,眉及枕羽为白色,老鸟枕羽更显洁白,故有白头翁之称。用牡丹与白头翁组图,寓意“两厢厮守、长寿富贵、白头到老”。“金鹊报喜图”。喜鹊或登于牡丹花枝,或飞于牡丹花间,寓意“金鹊报喜、富贵吉祥、婚姻美满”。
第二类用地上的植物与牡丹构图。
这类构图用材广泛,如:用玉兰花、海棠花、牡丹花组图,玉兰花和海棠花简称“玉棠”,“玉棠”与“玉堂”同音双关,玉堂是翰林的雅称,牡丹表示富贵。此图称“玉堂富贵图”,意指家庭富有荣华、官高位尊。水仙花与牡丹花组图。水仙表示神仙,牡丹表示富贵,寓意长寿富贵。画面中芙蓉花与牡丹花共存,“蓉花”与“荣华”谐意,牡丹表示富贵。此图称“荣华富贵”,寓意“富有位尊”。“富贵平安图”。中国有竹报平安之说,牡丹与翠竹组图,寓意“富贵平安”。花瓶插牡丹,花瓶画牡丹也寓意“富贵平安”。“长命富贵图”。画面以山石、桃花、牡丹构成。石与桃花象征长寿、牡丹象征富贵,合起来寓意“长命富贵、福禄长寿”。“缠枝牡丹纹图”。武则天贬牡丹的传说在我国影响深远,其实这是艺术虚构,老百姓借这个故事叙述了他们不畏权贵、生生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个图中的“缠枝”又名“万寿藤”,因结构连绵不断,寓意“生生不息、富贵绵长”。“富贵长春图”。牡丹与月季、常春草组图,寓意“富贵长春”。
第三类用奔跑的鸡、猫等与牡丹构图。
“功名富贵图”。“公”与“功”同音双关,“鸣”与“名”同音双关,公鸡啼明(名),牡丹盛开,寓意“前程似锦、功名富贵”。“正午牡丹图”。用一只猫和牡丹组图。猫的眼睛一到正午变成一条垂线,恰好指向12点,正午也恰是牡丹盛开之时,牡丹表示富贵,寓意“富贵运气正好达到顶峰”。“牡丹耄耋图”。古人称“七十曰耄,八十曰耋,百年期颐”。猫、蝶与耄耋同音。用牡丹与猫蝶组图,常寓意“大富大贵、康宁长寿”。“福贵吉祥图”。吉祥出自《易经》:“变化之为吉事有羊”。“羊”,祥也;同“祥”也是谐音。牡丹与羊组图,寓意“吉祥富贵”。“平步青云图”。用孔雀、牡丹和云霞组图,寓意“平步青云,大富大贵”。“牡丹锦鸡图”。锦鸡为祥瑞之物,“鸡”与“吉”同音双关,牡丹与锦鸡组图,寓意“富贵吉祥”。
第四类用水中的游鱼及其他构图。
“富贵有余图”。牡丹表示福贵,鱼表示有余,“吉祥锦鲤,大吉大利”,“鲤鱼跃起,福禄无比”,牡丹与鱼儿组图,寓意“富贵有余”。“花好月圆图”。古时、结婚证书也称龙凤证书、富贵证书、良缘证书等,常采用牡丹图案。一轮明月配牡丹,月季、菊花,寓意“花好月圆、家庭美满”。“四季平安图”。四个可爱的童子各抱花瓶一尊,插牡丹、荷花、菊花、山茶。“瓶”与“平”谐音,寓意“四季平安”。“多子多福图”。《无杂俎卷四·地部二》指出:“天下九福,洛阳花为福”。牡丹花,又称洛阳花、长安花、百两金。古人认为,能到洛阳看牡丹花为福,石榴坐牡丹,寓意“多子多福”。“国花牡丹图”。明代诗人李梦阳《牡丹盛开群友来看》诗已称牡丹花为“国花”。北京极乐寺因广种牡丹而修建了国花堂。年,清王朝正式敕定牡丹为国花。年,周恩来到洛阳视察时说:“牡丹是我国的国花,它雍容华贵,富丽堂皇,是我们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美好幸福的象征”。国花牡丹图寓意“繁荣强盛,国泰民安”。“国色天香图”。唐代刘正封诗曰:“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有“唯有牡丹真国色”之诗句,晚唐皮日休赞誉牡丹“独立人间第一香”。这幅图的寓意“香色倾城,天下无双”。
以牡丹为主或以牡丹与其飞禽、走兽、花卉、吉祥物组图的寓意是丰富多彩的,不仅存在我国传统的国画和其他画种中,而且还广泛运用在砖雕、木雕、玉雕、石雕以及印染、剪纸、装饰、园林等艺术形式中。我们在欣赏这些艺术形式时,关键需要我们用心去触摸、揣测它那无穷变幻的寓意,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真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