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苍鹰 >> 苍鹰的天敌 >> 艺术中国虎年贺岁特邀当代艺术名家
“金牛辞旧岁,福虎送春来”,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在这普天同庆、万家团圆的美好时刻,九旬老艺术家叶尚青:向全国人民拜年!向所有关心和支持书画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诚挚的问候和美好的祝福!
叶尚青
大拙生巧以巧生趣
原创/刘慧(慧眼识大家)
难得!著名画家叶尚青,诗、书、画、印四全,非学养、理论、创作并重而不可得。
尤其,爱荷、画荷、咏荷花之美,犹如出水芙蓉的艳丽,高尚情操,笔墨情韵悠长。
擅于,画山鹰和海雕的雄视、威武、高瞻、英豪之势,激奋人们远大而广阔的胸怀。
年搏击图
尚青尚拙尚涩尚生
走进叶尚青在杭州城西的画室,映入眼帘的是那满地满壁的作品:花鸟、人物、书法、诗印,水墨、写生、写意、写真……叶尚青的花鸟画风格,可以用“气、韵、神、力、简、理、真”来概括,这就是他常说的“七字真言”。
这“七字”可以从审美情趣、艺术哲理上去理解,也可以从笔墨技法及绘画表现上去阐释。他擅画荷、鹰、鹭等题材,也擅画梅、兰、竹、菊四君子和海生动物。花鸟的代表作有《净植荷花》《百鸟图》《苍鹰意态贯长虹》《鱼戏莲叶图》《龙神图》《战地黄花分外香》……
年净植荷花
气局开张、韵味无穷、骨力、诗情画意——叶尚青的花鸟画作品,笔墨简括,蕴含哲理,充满了豪气,充溢着神韵,不管是小品册页或大幅中堂,都有着一股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精致的、抒情的、感人的——叶尚青的花鸟画作品,笔笔到家、功力深厚,经得起细细品味。已故美术史学家王伯敏先生赞叶尚青的写意花鸟画“清新秀逸,风趣巧拔”。书法家姜东舒说叶尚青的画是“从生活中探索,在继承中出新”。
年指墨画册页拟宋人意
因了,在我国花鸟画的历史悠久,大师林立,画派纷呈,形成了各种技法和风格样式,这既是一笔丰厚的艺术遗产,但同时也成了后代花鸟画家前进的障碍。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叶尚青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对原始古玉、彩陶、甲骨文、篆隶书和汉画、唐画等朴茂古拙的艺术形式发生了浓厚的兴趣,相继创出《鱼水图》《龙神图》《太阳鸟与苍鹭》《金乌图》《九如图》《书画虎视眈眈图》等一系列创新作品。
年虎视眈眈图
由此,就在这些以生涩、凝重的线条勾勒形象中,叶尚青以近乎追本溯源,体味花鸟画的本源性质,并给予富有时代精神的现代阐释。他的这种探索,深受陆俨少先生的赞赏:“尚青道兄近作四龙图甚可喜也。”
年龙神图
早在20世纪50年代晚期,潘天寿先生著有《花鸟画简史》(初稿),这自然是当年的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彩墨画系首倡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个专业进行教学同期的研究成果。如今,潘天寿先生的弟子叶尚青的大作《中国花鸟画史》可以说是对潘天寿文脉的继承和教学思想的体现。
“我年出生于浙江玉环。开始在温州文工团、青年团工作,年,调到杭州工作,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原本学的是人物画,后因国家培养人才的需要,有幸成为潘天寿先生的入室弟子,向他学习大写意花鸟技法,既是潘老的研究生,也是潘老的秘书……”叶尚青还记得,在潘老画室举行的拜师仪式朴素而庄重,大家清茶一杯,互表决心,从此,“画事不须三绝而须四全”的恩师教诲一直铭记于心。
年叶尚青(左二)陪侍潘天寿、吴茀之两位先生赴泰安讲学
其实《百鸟图》的创作不是一举而成的。
开始他画了长卷,请沙孟海先生题词,以增光添色。沙老认为这种形式重复前人,可否改为另外形式。叶尚青深感先生的提议是高招。尔后经反复构思推敲,成为书画结合,有古有新,一页一鸟,有工、意、水墨,后又增添汉唐的鸟纹和古文鸟字等多种表现形式融合于一起,使这本大型册页,更有新意,更有内涵,终于画了句号。后来在浙江美术馆展出时,获得观众不断赞许。有两位日本美术家参观时感慨万千,他们特地向叶尚青表示祝贺,说是“前无古人的创举”。
年百鸟图之一翠碧待鱼
于此,叶尚青会心而得,在笔墨上狠下功夫,孜孜矻矻,从无法到有法,再从有法到无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终于,得其潘天寿的指画神韵,开创了成功之路。
正是在继承传统,博采八大山人、石涛、吴昌硕等众家之长的基础上,更致力于中国水墨画的创新求索,寓时代精神于传统笔墨。才有了叶尚青从原始美术、古代壁画、青铜纹饰和汉砖中吸取“金石营养”,追求高古、浑厚、朴拙的《百鸟图》配以沙孟海先生的潇洒题字,一股盎然生趣扑面而来;他爱荷、画荷、咏荷,着力表现其出水芙蓉的艳丽,歌颂其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
纵观,叶尚青的“尚拙、尚涩、尚生……”不都是由此而开拓出的一个属于他自己的中国花鸟画的艺术世界?
写意求变指墨奇葩
在叶尚青心里,指墨画是潘天寿绘画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伴随着潘天寿走过了辉煌的艺术人生。
从此,叶尚青遵从潘天寿的箴言:“要学指头画,还得从毛笔画的基础入手,不能以指头可以取奇偷巧而来玩玩墨趣。”
“指头画虽始于唐代的张璪,但实际上张璪平时喜用‘退笔’也就是秃笔作画,只是偶尔用手指涂抹而已。”叶尚青说,真正使指头画绽放光芒的,还是清代康熙年间辽宁铁岭人高其佩。高其佩,字韦之,号且园,擅画花鸟、走兽、人物、山水,特别是在指头画方面成就极高,被称为指头画的创始人。潘天寿深受高其佩的影响,通过在“常”与“变”的艺术创作道路上苦苦探索,最终成为开拓、创新指头画的一代大家。
谈起潘天寿先生为什么要画指头画,叶尚青有许多精辟论述。他曾说:“余作毛笔画外,间作指头画。何哉?为求指笔间运用技法之不同,笔情指趣之相异,互为参证耳。运笔,常也;运指,变也。常中求变以悟常,亦系钝根人之钝法欤?”潘天寿用指头作画,是为了在平常用的毛笔上发生变化,并通过这种变化,找到毛笔与指头之间的不同技法和情趣,从而打破毛笔作画的常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使自己的艺术得以开拓和创新。潘天寿深知“有常必有变”的道理,但是“常”易“变”难,变革越难,他越要往前走,尽管他谦虚地称自己是“钝根”之人用钝办法变革。
变革旨在求新求变。对于毛笔和指头之间的关系,叶尚青说,要想在指头画上有所成就,必须先认真学习毛笔画,如果不在毛笔画上扎下稳固的基础,而错误地认为指头画新奇,或者以为用指头画来画可以取巧,可以为奇炫世,不愿在毛笔上下苦功,这是不对的。而且有了毛笔的基础,还得对指头画有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学无偷巧,必须踏踏实实,才能更多更好地创作指头画,放出这朵美丽的花。
自清代高其佩创立中国指头画派以来,尽管长于指墨花鸟画的画家及其传世作品不在少数,但叶尚青所创辟的“叶家样”,毕竟还是“前无古人”的。他在运指、用墨的表现技法上,闯出自己的独立面貌,看那,柔中有刚,刚柔相济,叶尚青似“折钗股”,又如“锥划沙”的线条,体现了他指墨画线的力度和质感,给人以富有力量和气势之感。
年指墨画鱼戏莲叶图
看那,互相交融,两相浃洽,叶尚青用指线与墨韵映衬着的色和墨,气韵生动,相映成趣,或泼墨或泼彩,令人感到更有情味和意趣。
“叶尚青的手指画,虽得益于恩师潘天寿的亲炙,但将师生二人的作品比较研究,发现叶氏的花鸟指画虽有潘翁的基础和影响,却画风各异,表现方法不同。”正如艺评家们所言,他与高其佩以降的指画家包括当代手指画家的花鸟画对比,亦面目不同而各具风韵,这当是叶尚青指墨艺术独特风格的艺术价值和意义所在。
惟妙惟肖,形神毕露。其实叶尚青的指墨人物画亦不亚于他的花鸟画。他擅长历史题材人物画、现代题材人物画、舞蹈和人体指画。
年指墨画藏舞
比如《姣姣渔姑》《藏舞》《人体写生》等画作,都为读者所重。20世纪80年代叶尚青指墨人物画《幺荷供养人》《谧静图》等,生动地表现了运指和用墨的精妙,画境深邃,讲学养,求意境,体现了文人画的笔墨意趣,同时也有生活情味,以“逸笔草草”抒其情,充溢着天地间纯朴、宁静之美和奇妙的神韵。
借古开今,外师造化。叶尚青徜徉于高其佩、潘天寿等巨擘的艺术天地之间,承袭传统,兼收并蓄,并不断的艺术实践,由浅入深,由博返约,他始终潜行于继承、发展、创新、开拓的文脉,孜孜不倦,激情洋溢,最后才找到了“叶家样”而独树一帜。
叶尚青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画指墨画,以临摹潘老的作品为主。他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偶尔也搞创作,都不成体统,至年后,才有了眉目,这些初创之作颇有神韵。分别由著名书画家王伯敏、陈振濂、刘江、丁茂鲁、王冬龄题写画跋的《书画莲花册页》精彩纷呈。
年指墨册页六月西湖
刘江先生题词云:“六月西湖。指墨始于高其佩,天寿师继而扬之,尚青此帧能得其骨与质,可喜可佩。”
王伯敏先生题画句:“拟宋人意”的画作,“以不经意求其似宋人画法也”,见出画家对指画的用功之勤勉,手法之巧妙,确是耐人寻味,意趣横生。到了后来则画风开始变法,章法愈益娴熟而简约,墨法更具韵致和富有表现力。
年指墨册页拟宋人意
那幅《腊梅绽放》则以指线双钩法抒写出老梅树干、腊花、翠竹和山石的轮廓结构,意象具备,腊花几簇,诗情绕指,墨色蕴藉,淡雅别致。构思新颖,别有指趣,诗情画意,令人陶醉。
那幅《松鹰图》可谓是叶尚青指墨花鸟画的代表作,创作于年,另一幅指画近作《傲睨雄风》(年),都是同样的题材,画家以朴拙的指线勾勒雄鹰头部、翎羽和鹰爪,以水墨点染鹰背的羽毛。咄咄逼人的鹰眼,略显夸张的鹰喙和近于写实的鹰爪,抒写了雄鹰的生机和旅膂力。背景中的虬枝铁干以遒劲的指墨写出,略施赭色和青绿,既凸显出苍鹰雄姿奋发之意态,又延展了画面的景深意足,指法老辣且富有拙味,使人回味无穷。
年指墨画松鹰图
新作《百鹤诗书画指墨图卷》(长15米),为建党周年而作。他于三十年前曾赴黑龙江丹顶鹤故乡体验生活所作的素材,曾作二米多的长卷,因不理想,今在原来的基础上重画之。他认为这次所作突出了鹤舞翩翩、鹤鸣于皋的欢乐场景,以讴歌党庆的煌煌巨制意境深邃,是他晚年的得意之作。
粗犷之美意境隽永
在叶尚青心里,老莲、青藤、八大、石涛、昌硕、宾虹和他的老师潘天寿……一直是他仰慕的大先生。
“继承要严格,创新要大胆。”倾心于粗犷之美,隽永的意境,诗书画印融一炉的艺术目标,从而为叶尚青展开了一个充满意义的广阔空间。
你看,他笔下的鹤、鹰、燕、鹭、鱼、虫、花、草……都着意追求一种汉画和彩陶的朴拙的意味。
“一片生机盎然的新境中,有奇礁累累游鱼偶尔潜于清流,而流出的是诗,是乐音,是一种崇高的荣美。”新加坡资深评论家黄叔麟如是说。
气势开博,清新隽永,自成格局。亦如新加坡书画评论家、鉴赏家刘奇俊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曾撰写《叶尚青的指画艺术》一文,对其手指画艺术备极推崇:“叶尚青的指墨画,正是利用指墨的优点,补毛笔的缺点,使他的指画,达到意趣磅礴,元气淋漓,化平板为灵活,化光滑为凝沉,而得到独特的气韵神情……充溢着天地间纯朴及宁静的美。”
年指墨画江鹳休憩图
我国著名画家、美术评论家卢辅圣指出:“近二十年来研习不辍而被画家称作‘诗画’‘古画’或‘古意追风’的一系列作品,则充分展示了他不愿顺从惯性的自我表现,不满足于样式化继承与自我重复的探索进取精神。”
究其原因,无论叶尚青的水墨画,还是手指画艺术的突出特点:有扎实的毛笔画功夫;运指自如松动,用墨浑厚清润;继承潘天寿磅礴氤氲之气,又发挥自己个性,以求气韵生动,求新求美,从而获得了自己独特面貌。他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当在于对中国指画艺术传承发展的精深探索和独特贡献,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年指头画傲睨雄视
早在年,叶尚青在《潘天寿指画的承先启后——致奇俊先生的信》中,从手指画取材、运指、墨法、着色、工具等方面作了较为系统而科学的阐述和归纳。其中叶尚青的所论,时至今日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指头画的题材没有局限性,人物、山水、花、鸟、虫、鱼等动植物都可以画。题材的选择,应根据作者的生活感受、学术修养、个性爱好等,作深沉精致的反映。”叶尚青不仅承袭了高其佩、潘天寿的指墨技法,而且以其自己的艺术实践,阐释了手指画题材无局限之理,可称为高深的绘画要旨。
年行书陆游诗句
“笔墨技法和审美情趣的气、韵、神、力、简、理、真,无不来源于生活。”在叶尚青的笔下,作画时的每一步,都要经过仔细推敲才会落笔,进行画面的细细描绘,将平凡的题材变成具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也更是有一番趣味。在画面上浓墨重彩,气势磅礴,充满着灵动与趣味,引发观者无限遐思,在观看画作之余也会将自身带入其中。
正是有了沉浑朴拙、高古幽深的艺术磨练和探索,才使叶尚青的艺术作品更加耐人寻味和富有张力。
叶尚青笑言,他属马,在绘画的道路上,自然应更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雄心。
年指墨画万古千秋
叶尚青诗选(选自《苦茶阁诗词吟草》)
陪侍潘天寿先生拜谒朱德委员长(三首)
一九六二年春节
春节期间,正值浙江书法展览在我院陈列馆隆重开幕,院领导通知我陪侍潘老拜谒并接待朱老总参观书法展,让他老人家兴致勃勃地参观和品赏,敬请给予多多指示。
(一)
红梅绽放报新春,学院幽幽笑语频。
胜日骋怀朱老总,精神矍铄乐天真。
年报春图
(二)
迎来宾至喜盈门,豪气心雄德义尊。
津津观看书八体,当年智勇依然存。
朱老总,寿而康,借得春风细细论。
年朱雀图
(三)
亲切示谕多兴味,琳琅书艺百花亲。
仰观豪端求新意,纸上波澜功底深。
今日众芳相媲美,遐年创意倍精神。
汉书四体中华艺,万代千秋付后人。
叶尚青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中国国画家协会常务理事、新加坡“墨澜社”特聘艺术顾问、中国国学研究会名誉会长、新四军浙南书画会会长、新四军浙江省书画会副会长、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授予“国际卓越高级知识分子”、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授予“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世界汉诗协会授予“世界汉诗艺术家”“当代诗坛楷模”等。
其书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省、市级和全国性展览,有的选送日本、美国、法国、俄罗斯、港澳台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有的被中外国家博物馆、艺术馆、大使馆收藏;有的在海外多处报刊上发表;有的荣获国内外大奖、金奖。曾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纪念章》;中共中央《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浙江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四十周年突出贡献奖》纪念章和《荣誉证书》。
近年来应邀赴加拿大温哥华、韩国、新加坡、法国、英国、荷兰、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梵蒂冈等国家举办个人画展、考察和讲学,深受国际友人称赞,为推动中华文化、向世界传播中国艺术作出贡献。其艺术业绩已载入《中国美术年鉴》《中日现代美术通鉴》《世界华人美术名家年鉴》等二十多种辞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