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鹰

刚健赢天下,自强创未来关于刚健的

发布时间:2022/11/25 21:41:44   

易果林

主题阅读

《易经》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说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君子处事也应当像自然一样,积极向上,刚毅坚卓,发奋图强。《楚辞》亦云:“惩连改忿兮,抑心而自强。”崇尚做人必须能够掌控自己的内心,身强心健。从自然到人类,从国家到个人,刚强劲健才能求得发展,发愤图强方可铸造辉煌。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颂扬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那些“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并将他们誉为“中国的脊梁”,他们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化身,是我们国家的希望!在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每一所学校,要教育学生爱祖国,有理想,肩负时代重任,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以高远的志向砥砺奋斗精神,在人生道路上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有道是:“少年强则国强。”如果我们每一个青少年都能刚健自强,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民族就一定会以刚健强劲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中央!

在精神的高处

高建群

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在苦役般的人生中,我们常常会产生一种拔身而出的渴望。这种渴望会被那些庸俗的人讥笑为“拔着自己的头发想上天”。但是我说,这种“拔身而出”是有可能实现的,这就是登山。

最近我连续登了两次山。一次是到秦岭的南五台。南五台因五座山峰次第而上得名。我连登数峰,最后到达南五台的最高峰。站在峰顶,头顶一天繁星,俯瞰脚下的渭河平原,我有一种出世的感觉。另一次登山是在陕北。延安的清凉山的悬崖上,是明朝人刻的“苍生一望”四个字。芸芸众生到了这个地方,是不是都要俯视一番红尘,我不知道。

关于登山,浪漫主义诗人海涅有一段名句。那名句是“再见了,油滑的男女,我要登到山上去,从高处来俯视你们!”记得前些年,我的一位朋友被单位上的那些庸俗势力挤得难以容身,只好去了南方。在火车的隆隆开动声中,我正是伸长脖子,吟唱着这几句诗,为朋友送行的。朋友后来在电话中说,这是我送给他的最好的礼物。

我想海涅说的“登山”不一定是登山,他是说要登上一个精神的高处。我们生活在一个庸俗的社会中,鲁迅先生说他一生都在和无所不在无所不至的庸俗作斗争。而屠格涅夫也曾经说过:“一想到漫长的庸俗的一生正等待着我时,我就不寒而栗!”生命要求我们创造,要求我们永远保持对生活的激情,而庸俗则强使我们就范和臣服于生活的平庸,所以连这些人物面对生活也时时生出恐惧。

最伟大的登山者是尼采笔下的那个查拉斯图拉。梦想家尼采告诉人说,人如何可以从匍匐爬行的动物一腾而起,脱离低级趣味,达到一个大境界。这个查拉斯图拉,站在高高的山上,离群索居,餐风饮露,与鹰隼为伍,与乌鸦为伍,饮着孤独的乳汁,长成为一个精神的王者。

毫无疑问,这个查拉斯图拉正是“拔着自己的头发‘想上天’”的梦想家尼采自己。

中国的登山者们,更是留下了许许多多自己的人生感慨。陈子昂团坐在古幽州台上,披头散发,眼含热泪,慨然歌吟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那情那景,就像我们今天看到的金庸笔下的那些武士弹铗而歌一样。而腐儒酸儒穷措大的杜老夫子,一旦登上东岳泰山,也凭空生出许多的豪气来,竟然也敢战战兢兢地说出“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大言来。至于才高八斗的李太白,他的“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至于学富五车的韩愈,他的“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说登山可,说人生亦可,一腔愤懑,言在此而意在彼,铿锵而出。

不过我最喜欢的,却是林则徐的两句诗。

那年,我去神木县窟野河边的二郎山。一踏上山门,左右两侧,赫然一副不可一世的楹联。上联曰:海到无边天作岸;下联曰:山登绝顶我为峰。落款是林则徐。这联好像确实是林则徐所作的。有好事者考证说,林则徐七岁人私塾发蒙时,私塾先生出了上联,林则徐则应声而答,说出下联。此话一出,四座皆惊,知道这将来会是一个安社稷平天下的人物了。

不过这对联虽确是林则徐写的,但却不是专为二郎山写的。是这一处的懂些文墨的人将这楹联刻了,张山的名,张人的志而已。不知我这样推测对不对。

生在末世运偏消。两千年的儒家奴化教育将人变成了侏儒。封建末世,能生出林则徐这样一个自大之徒狂妄之徒,确实是一件罕见的事。我们对这个历史人物还认识得很不够,只知其表而不知其里而已。

记得,站在二郎山的最高处,吟吼玩味着林则徐的“山登绝顶我为峰”一句,眼望长城透逸,窟野东流,平沙万里,大漠孤烟,我的心中,陡然生出一股英雄气来。

人向高处走,向精神的高处走。在那辽远的高处,你会获得一种大自由,你的眼前会豁然开朗,你会觉得人生原本可以如此瑰丽,世界原本可以如此丰富。这些,就是本文提及的那些登山者们所告诉我们的。

《在精神的高处》是陕西作家高建群的一篇散文。文章以“精神的高处”为主线,以“登山”为引入点,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精神境界的深刻解读。这篇文章的主旨是引领读者登上一个精神的高度,在精神的制高点俯视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状态,从凡庸的境界中“拔身而出”。其实一个人要想变得刚健自强,第一步便是改变你的精神。只有抵达“精神的高处”,才能使我们拓宽自己的眼界,改变自己的气质,“陡然生出一股英雄气来”。这股“英雄气”,正是我们今天孜孜追求的“刚健自强”的精神特质!

军刀

赵恺

不是军人,我却拥有一把军刀。不是真正的军刀,却是真正的好刀,准确地说是一件金属雕塑品。

军刀出自一位军旅雕塑家之手。他是一位燕赵壮汉,宋哲元将军29军之后裔。雕塑家赠我燕山刀,我赠雕塑家淮河酒,钢刀遇到烈酒,仿佛骨骼遇血。酒酣耳热,胆气舒张,雕塑家缓缓抽出他的作品,“砰”的一声插在我俩对饮的桑木桌上。军刀闪闪晃动中,热酒在木桌上流成了北方的河。遥隔酒河,他给我讲述了一则关于军刀的故事。

年3月,日寇占领喜峰口西侧两个阵地,企图对主峰形成迂回包围。宋哲元决心把鬼子赶下山去,筹划出一个出奇制胜、静夜袭营的方案。他秘密约请精良工匠,认真锻打五百把上品军刀,并挑选五百士兵组成大刀队。充分准备,严格训练。临战,宋哲元亲赴阵前送行。巍巍长城脚下,五百男儿巍巍出列,仿佛是天地之间矗起的一座血肉长城。刀柄在肩,刀身在背,硬瘦西风敲打在金属上,五百钢刀发出铮铮雷韵。一个,一个,一个,宋哲元从五百条汉子面前一一走过。士兵年轻得像刚刚抽叶的红高粱,抚摸他们的肩膀,仿佛抚摸着黑土地。五百双眼睛映出一幅相同的画面:飞雪,长城,一只盘旋在长城上空的鹰。宋哲元想,如果不是日本侵略,他们当是在垄亩间劳作,还是在学堂里习字呢?如果不是日本侵略,此刻,夕阳西下,暮色将临,五百位母亲不是正依倚在五百扇门边,殷殷嘱盼着五百个孩子回家吃晚饭吗?可是如今……想到这里,宋哲元突然停下了脚步。究竟为什么停下脚步,他自己也不知道。他是只觉得,面对这个士兵有话要说。

大额头,方嘴唇,一副聪慧与质朴的自然结合——宋哲元心头怦然一动。

他问:“你叫什么名字?”

回答:“报告军长——一班班长侯万山。”

他问:“你身上背的是什么?”

回答:“报告军长——是大刀。”

他问:“背着大刀去干什么?”

回答:“报告军长——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他问:“不简单,还是个诗人。在家读过书?”

回答:“报告军长——临上轿扎耳眼:我们队长现教的。”

他问:“队伍明天就要出发,有话要说吗?”

一听这话,侯万山热泪泉涌,“砰”的一声给宋哲元跪下了。

宋哲元冷峻如铁:“你是男子汉吗?”

侯万山仰面作答:“报告军长——是男子汉。”

宋哲元说:“男儿膝下有黄金,更何况抗日军人。”

侯万山含泪站起作答:“我侯万山别无牵挂,只是家有一个临产之妻,如果我壮烈了孤儿寡母能得军长体恤,我也就死而瞑目了。”

听完,宋哲元望着侯万山那双闪烁在大额头和方嘴唇之间的眼睛,之后,蓦然转脸作狮子吼:“军务处!”军务处高声报告:“在!”

宋哲元说:“把侯万山的话记下来,也把大刀队全体官兵的要求记下来。”说完面对侯万山也面对他的五百壮士,久久,久久,只轻轻讲了一句:“你们放心去吧。”之后,他庄重立定缓缓把手掌举向帽檐,在巍巍盘旋的苍鹰翅膀下,立成一座雪人。

喜峰口战役,侯万山牺牲在长城脚下的罗文峪。目击者说,他一人砍死了七个鬼子,直到军刀卷刃。

遵照诺言,宋哲元对烈士遗愿一一妥做安排。

他派人到侯万山老家,接来烈士的妻子和一对刚刚出世的双胞胎,把他们安置在自己家里,还请来两个奶妈哺育幼婴。他对部下郑重交代:侯万山的孩子就是29军的孩子,就是我宋哲元的孩子。这两个孩子一个就叫做宋记峰,一个叫做宋记峪,作为对喜峰口和罗文峪的纪念。十八岁后,他们还跟随他们的父亲,改姓为侯。

我问:“从哪里来的这么一个动人的故事?”

他答:“家父所言——他当时是29军军务处的副官,侯万山的遗属,就是他去接的。”

说到这里,雕塑家连喝三盅,热泪顺着面颊落下,滴滴溶进桑木桌上那条北方的河。

军刀兀自孓立,锃锃闪动着冷峻的光。

赵恺的小说《军刀》,讲述了抗战时期由宋哲元将军29军五百壮士组成的“大刀队”英勇杀敌保家卫国的悲壮故事。作者点面结合,既描写了“用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抗日将士的英雄群像,又着力塑造了体恤下属、爱兵如子、信守诺言、富有人情味的宋哲元将军和英勇无畏、深明大义、富有责任感的侯万山班长这两个有血有肉的典型人物形象。国难当头,前方将士舍小家保国家奋勇杀敌,后方人员则应为英烈们解除后顾之忧——侯万山、宋哲元堪称是这两方面的楷模。他们身上表现出的大义大勇、大慈大悲永远令人感奋。

激发刚健自强的精气神

辛识平

最近,“守岛英雄”王继才的感人事迹广为传颂。32年,1万多个日日夜夜,“家就是岛,岛就是国”的执着坚守,打动了很多人。有人感慨:王继才坚守的不只是开山岛,更是民族的深情与祖国的大义,在海天之间,他筑起了一座精神的丰碑。

“我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国”。海岛虽小,但每一寸土地他都视为珍宝;风吹浪打,但守岛卫国的初心从未动摇。感悟王继才的事迹,人们更能理解,什么是对祖国的忠诚、对责任的担当,什么是不畏艰难的铮铮铁骨。在英雄身上,人们总能发现一种心有大我、勇于担当、奋斗不息的刚健之气。这种精神气质,也激荡在黄大年科技报国的事业里,在廖俊波埋头苦干的打拼中,在黄大发带领乡亲们劈山修渠的身影里,在张超搏击长空的壮烈中……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英雄和模范,是鲜亮的时代符号,是引领风尚的时代标杆。他们似一股清流,又如一盏明灯,启迪人们何以立身处世,如何走好人生之路,怎样做一个大写的人。走近英雄人物,人们洒下的不仅是热泪,更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呼唤:社会需要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钙质,孩子们的成长需要健康向上的价值力量。

在一个开放包容的社会,各种价值取向、审美品位千姿百态,个人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也有着多样的选择。也应看到,从公共文化和社会层面来审视,传播什么、展现什么、倡导什么,是关系价值走向、社会风尚的大事。聚光灯聚焦什么样的人,影视剧和节目讲述什么样的故事,塑造什么样的形象,表达什么样的主题,都在向社会尤其是青少年传递价值观念,丝毫不能马虎,更不能跑偏方向。

文化产品是贯道之器,传播平台也是价值舞台。不管是文化企业还是各类媒体,不能眼里只有利益而没有道义、只有颜值而没有品质,更不能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228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