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苍鹰 >> 苍鹰的形状 >> 我希望你是圈子里混得最差的人
美国流行这样一种观念:一个人是否会取得成功,不在于他知道什么,而在于他认识谁。
就像曾国藩所说:
“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
很多时候,我们在圈子里混出名堂,就禁不住沾沾自喜,满足现状,反而局限了自己的眼界。
实际上,成为圈子里“垫底”的那个人,才是在走上坡路。
这意味着,你在不断更新自己的圈子,扩大自己的见识,接触更优秀的人。
而优秀的人,才能带领我们勇往直前,攀登不止。
几年前,大学同学周楠和夏琳,毕业后进入了同一家公司。
她们都干劲十足,又能力出色,很快就在岗位上做出了一些成绩,得到了领导的欣赏和认可。
没过多久,她们发现公司提供的学习机会有限,无法进一步获得成长。
周围的同事,大都安于现状,不求上进,私下还喜欢勾心斗角,工作氛围越来越差。
然而,因为公司待遇不错,周楠便留了下来,并渐渐适应了这个圈子。
她不再把业余时间拿来提升自我,而是跟同事们吃饭逛街。
她也不再勤勤恳恳地对待工作,而是学会了偷懒,上班时间也跟同事们聊八卦。
夏琳却不想庸庸碌碌地混日子,毅然决然地辞了职。
她埋头苦读一年,考上了名校的研究生,身边人才济济。
成绩不突出的她,加倍努力地追赶自己的同学,获得了导师的喜爱与栽培。
如今,公司经营不景气,周楠打算换份工作,却发现自己实力不足,被心仪单位拒之门外。
而夏琳收到了好几家公司的offer,并顺利入职一家大企业,日子过得风生水起。
交什么样的朋友,有什么样的圈子,就会过什么样的人生。
正如孔子所说: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生活中,我们所处的圈子,总是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我们的心态和行为。
跟勤奋的人同行,必然不会懒惰;跟积极的人相伴,必然不会消沉。
而层次越低的人,越容易自我满足,轻易放弃,彼此在恶性影响中虚度此生。
想要提升自己,一定要远离低层次的朋友圈,与优秀的人并肩同行。
生活中,有些人喜欢泛泛而交,并以“人脉”丰富为傲。
其实,这些喧哗热闹的圈子,充斥着阿谀奉承的虚伪,以及打发时间的无聊。
既耽误自身的成长,又浪费有限的生命。
真正优秀的圈子,能帮助一个人认清自己的位置,看到自己的不足,并提升到更高层次。
陈道明拍完电视剧《围城》以后,红遍了大江南北。
那时候,形形色色的圈子都来找他加入。
他流连于各个酒局,一群人对他前呼后拥,觥筹交错间,听到的也只有夸赞。
在这些吹捧下,他不免有些忘乎所以,心浮气躁,觉得自己特别了不起。
后来,他去拜访了钱钟书先生,发现钱老家中朴实无华,到处都弥漫着药香和书香。
与钱老一番交谈后,他更是被对方深厚的文化底蕴、平和的处世态度深深触动。
他幡然醒悟,在文化和学问面前,自己那点名气什么都不是!
于是,他推掉聚会,闭门谢客,躲在家里看书、练字、弹琴、画画,充实自己,只与文学大家们往来密切。
久而久之,他通过积累与沉淀,成为了内外兼修的表演艺术家。
季羡林也称赞他:
“陈道明的文学水平,可以胜任北大研究生导师。”
那些低质量的社交,只会拖住我们前进的脚步,让我们沦为平庸之辈。
商业哲学家吉米·罗恩曾提出理论:
“与你亲密交往的5个朋友,你的财富和智慧就是他们的平均值。”
升级圈子,就是升级自我的开始。
欲为苍鹰,勿与鸟鸣;欲成大树,莫与草争。
舍弃垃圾社交,融入更优秀的群体,是成为高手的捷径。
听过这样一句话:
“一个人如果从来没有自卑过,他的奋斗会比较平庸,他的成功会比较渺小,跟优秀的人在一起,你可能会自卑,但要适当而不过度。”
在优秀的圈子里,把心中的自卑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就能一步步走向卓越。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不止一次在演讲中提到,懂得追随优秀的人的脚步,才能不断向他们靠近。
俞敏洪曾经连考三年,才如愿以偿考入北大。
入学后,他发现自己样样都比不过同学,别人谈论的话题,他也插不上嘴。
可是,他没有因此而自暴自弃,反而激发了自己越挫越勇的斗志。
学习不好,他就没日没夜地泡在图书馆里,几乎看完了整个北大图书馆的书。
英语不好,他就拼命学习英语,每天苦练发音,还鼓起勇气跟外国朋友对话。
大学毕业后,同学们大部分都出了国,他为了赶上大家,创办英语培训班,为出国留学攒钱。
新东方成立以后,他也持续向公司里的每个人学习,从优秀的圈子里汲取养分,把公司越办越好。
进入优质圈层,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掌握取长补短的能力,是获取成功的秘诀。
韩寒说过:
“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有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要看他有谁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要看他与谁相伴。”
越是处在低处的人,眼界越狭隘,往往自命不凡;相反,越是站在高处的人,视野越开阔,往往谦逊平和。
所以,不必害怕被优秀的人碾压。
他们更懂得互利共赢,总是开放地容纳万物,敏锐地发现问题,并诚恳地提供帮助。
追随优秀,能让我们少走弯路,多行坦途,以更快的速度超越自己。
优质圈层,是一个人成长路上最大的助力。
学习智者长处,自会不同凡响;领悟高人境界,方能登上巅峰。
那么,我们该如何升级圈子呢?
1.减少无效社交
人的精力有限,把时间拿来应酬,收获的只有空虚;把时间拿来消遣,得到的只有浮躁。
学会给自己的社交圈“断舍离”,远离无意义的聚会、无营养的交谈和负能量的情绪。
舍弃垃圾社交,腾出时间结交有养分的圈子,多向高手学习,就是向更好的自己迈进。
2.培养兴趣爱好
朋友小乔,曾经是国企里一枚可有可无的“螺丝钉”。
后来,她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写作,接触到很多优秀的人,并虚心向他们请教,持续精进自己。
在圈内朋友的引荐下,她结识了业界大咖,并获得对方赏识,应邀加入了对方的工作室。
所以,想要提升交际圈,我们应该培养兴趣爱好,才能获得挤进圈子的机会;把爱好做到极致,才能扎根其中,不断向上。
3.远离舒适区,接受新挑战
小米创始人雷军,曾是金山的CEO,公司上市那天,他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辞职。
当时,他认为自己已经没有上升空间,想要进步,必须去认识更厉害的人。
在新圈子中,他通过学习和摸索,成功打造“小米”品牌,并发展为家喻户晓的大企业。
取得进步后,一定要进阶到更高层的圈子,停留在舒适区,只会不进反退。
奋力追赶更高更远的目标,才能实现飞跃。
作家贾平凹说过:
“朋友的圈子其实就是你人生的世界,你的为名为利的奋斗历程就是朋友的好与恶的历史。”
你身边的朋友,影响着你的行为;你所处的圈子,决定了你的未来。
在狭小的圈子里自鸣得意,想法、学识、能力都会被禁锢,难以更上一层楼。
而优秀的圈子需要打破满足,突破重重试炼,完成一场涅槃重生。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可以选择进什么样的圈子,过什么样的人生。
修炼自身,强大内心,优秀的群体自会被你所吸引,向往的圈子总会找上门来。
余生,愿我们都能蜕变成最好的自己,看尽最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