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苍鹰 >> 苍鹰的天敌 >> 八大山人的表情包可不止有白眼
翻白眼的鸟、翻白眼的鱼,是八大山人最著名的“表情包”。
他的大写意花鸟画反映了他的艺术特色和成就,成为中国写意花鸟画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那极富个性的禽鸟形象,简直成了八大山人的标志。世人在解读这些形象时,大部分的理解是:八大山人常常借动物的白眼向天,孤傲冷寂,愤世嫉俗,来抒发对满洲贵族统治者的不满和愤慨,表现他孤单落寞的悲愤。
但事实上,这是对八大山人以偏概全的认识。八大山人作品中的禽鸟等动物形象,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造型风格,“白眼向天,孤傲冷寂”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罢了。八大山人晚年流露出平淡的一面,这一时期的作品并没有沉闷之感,更没有矫揉造作,而是贯穿着一种流畅、洒脱的自由气韵,活泼生动,生趣灵动。所以,仅仅以“愤怒和孤傲”,不足以解释其绘画特点。
久鼎春拍藏品
八大山人(-)
无上神品
水墨纸本立轴
×67cm约8.2平尺
边跋:八大山人画无上神品。笔墨质朴苍浑意境凉寞荒寂。己酉秋七月渔夫陆恢,谨志。
这幅画是最典型的八大山人花鸟造型,整幅画面三只鸟由上而下,白眼向天,彼此眼神却没有交流,以极简的线
条与墨色,在巨幅白纸之上,明明有三只鸟却显得空灵寂寥。
这一时期,八大山人的画风越加成熟,造型处理上,鸟的眼睛变回了圆形,眸子有豆大的点、弧线、一条细线等不同画法;造型手法更趋夸张、扭曲,讲究点线面的构成;笔墨处理上刚柔相济,融入书法运笔,方圆并用,勾皴点染结合,用墨水份增多,浓淡干湿有序。这显示出八大山人技艺的成熟和多变,已形成了自己的典型面貌。
久鼎春拍藏品
八大山人(-)
十二神牛图
水墨纸本长卷
×50cm约14.9平尺
款识:八大山人,画。
题跋:笔精墨烧气韵传神,王文治题
八大山人画牛的图不算多却属实精品,画家用寥寥数笔,就将牛的身姿、神态描绘的精准生动,笔笔精奇妙不言。其中两牛相斗的场面,风趣新颖,一牛前逃,似力怯,另一牛穷追不舍,低头用牛角猛抵前牛的后腿,角度构图参考的正是唐代画家戴嵩著名的斗牛图。
从这幅画可以窥见八大山人晚期画风的一些变化。八大山人晚年摆脱了幽冷、孤僻,掩去了白眼视人的愤怒,放下了无可奈何的绝望,转而流露出平淡的一面,悠然中透出些许活泼。此外,有别于夸张的方形眼睛,小圆点眼睛也渐渐出现在八大山人的晚期作品中。从这幅十二神牛图就能看出,这一时期八大山人笔下动物眼神的描绘类型丰富多彩,这些眼神时而恐慌,时而发困,时而眯起,时而凝视,暗暗透露出一份幽默之意。
久鼎春拍藏品
八大山人(-)
四鹰图
纸本
×49cm约5.3平尺
款识:1、到此偏怜憔悴人,缘何花下两三旬,定昆明在鱼儿放,木芍药开金马春。甲戊之六月二十六日作,八大山人题。
2、宋家沱石今还在,赵老髦矶何处耶?念把云飞心灿烂,更谁南去点琵琶?庐陵往复重相识,海岳磨(砻却)是差。八大山人
钤印:八大山人、廿日、何园、刃庵、驴
此画中“何园”朱文方印使用年限一般断定为至年间,属于八大山人晚年的创作盛期。
八大山人的最后十年,心态趋于平静,潜心书画,所画禽鸟题材增加了仙鹤、芦雁、苍鹰、鸳鸯等。八大山人晚年的画鹰之作,,由稚嫩转为成熟,羽毛纷披,眼神忧郁。他改变了以前细锐方劲的笔势,笔力浑厚、力透纸背,不再出现涩笔、滞笔。造型上,回归传统,返朴归真,结构上多用“同形异本”的手法,强化符号功能。笔性洒脱自如;风格趋向朴茂简括,构图渐趋简洁幽深,传递出凝重、静穆、含蓄的思想内蕴。
在八大山人绘画晚期,其绘画逐渐成熟、老练,虽时有愤世的一面,但性格中平和的一面开始占上风,最初的亡国之恨经过岁月的打磨,渐渐归于平和,转而思考生命与永恒,遗民情感的表达更加隐晦,更重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