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鹰

行走中原在信阳,拜谒大复先生

发布时间:2022/12/31 14:28:36   

图/王伟宾

□盛夏

年2月,39岁的明朝诗文大家、陕西提学副使何景明病倒在任上,呕血。6月,他上书朝廷“乞归”。路途遥远,天气炎热,他回到信阳家中,6天后过世,“时为八月五日”。弥留之际,他对妻子说:“若无多患,第不昧天理足矣!”意思是我虽贫穷,但没有昧良心做事,我这一生没啥遗憾的了。

他过世之后,家人发现他从陕西带回的俸银只有三十两。

几百年后,他的墓留存下来,成了信阳师范学院的一部分。

深秋,拜谒他的墓。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书记吴圣刚说:“他是信阳先贤,文脉一支,道德文章堪称典范,他也是信阳师院文学院的重要学术资源。”信阳作家田君认为,“他是继司马光之后信阳最优秀的文学家。”

故里人对他的厚爱,并不过分。

他与李梦阳等人被称为“前七子”。前七子是明弘治、正德年间(-)的文学流派,成员包括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等七人,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强调“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形成一个复古的文学流派。他与李梦阳并称“何李”,又与李梦阳、徐祯卿、边贡并称“四杰”。《河南文学史》称“其诗文在当时影响极大,《明诗别裁》选其诗39首,为全书之冠”。其文名篇有《上冢宰许公书》《与李空同论诗书》《说琴》等,其诗歌名篇有《侠客行》《苦寒行》《北风行》《平夷所老人》《岁晏行》等。其中不乏抨击时弊之作。

当时以他为核心,还形成了一个“信阳作家群”,影响甚大。

清代对他仍然崇奉。清诗人蒋士铨写诗赞道:“信阳俊逸人,巾带含风流。口吸金掌露,清气乾坤留。老子侣韩非,毕竟非同俦。”

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信阳师院视他为重要学术资源,成立了何景明研究室,多位学者致力于对他的作品整理、校注,整理付梓《何大复集》。研究成果为学界瞩目。

何景明一生事业,一是文学,二是教育,他任陕西提学副使时,致力于教育,多有实绩。他的墓园,“遗迹乃成景观,文脉得以扶正”。

大学校园孕育无限可能,学生身上蕴藏着无限希望,这也正和何景明创作思想合拍,因为他的诗歌不是因循守旧者的老师,而是新思潮的先导。

◎走近﹃大复先生﹄

何景明,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海内称大复先生。

信阳师院新图书馆西面米,有一座小山坡,就是何景明墓园了。

穿过山坡下新建石牌坊,上行,是35级台阶,加上4级过渡平台,寓意何景明39岁的人生。台阶两侧,是多个石人石马。这些,都是年信阳师院重建而成。

圆形墓冢,高2米,周长约15米。晚秋,墓草犹青。墓周杂生竹子、松柏、构树、乌桕等,乌桕红艳夺目,不下丹枫,有醉人意。

来了三个中年人,鞠躬拜谒。问询得知,他们是信阳市诗词研究会会员,“来看大复先生”,其中有一位,已来过三次了。

墓园背依山岭,向南直线距离米左右,就是浉河。

据信阳相关文史资料记载,墓前原有何大复先生祠(又称何氏飨堂),供奉何氏历代祖宗。祠外道左有神道碑,墓在祠后,墓前设有明代万历二十五年(年)青石透雕牌坊,横额书“天赐灵原”四个字。墓前有神道石刻仪仗,有文吏、武士、狮子、马、猪、羊各一对。

吴圣刚说:“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轰炸过一次,祠堂和牌坊都毁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石人石马又都被砸了。”他说,留下的部分碎片还保存在山坡下石牌坊边。

年,吴圣刚考入信阳师院读书,刚入校,听说校旁有何景明墓,他跑去看,“连路都没有,墓剩了个土包子,全是荒草。不过墓前有瓦盆,里面有香灰。清明时墓前还有柏树枝,说是他的后人一直来祭祀”。

2年,信阳师院将何景明墓园周边土地征用扩建校园,何景明墓变成师院的一部分。

年,信阳师院重修何景明墓园,赓续文脉,承接传统。

何景明有三个哥哥,都中了举人。姐妹也多嫁到书香之家。姐夫孟洋,官至湖广参议、京都御史巡抚等职。这种家世和姻亲关系,为信阳何家成为名门望族打下了基础。

何景明生了三个儿子,名何夫、何立、何登,何夫与何立都是举人,何登是进士。何立官历河北省教谕、保定府知府等职。

何立的长子何洛文、次子何洛书,也都是进士。何洛文历任翰林院侍读学士、詹事府少詹事、礼部左侍郎等职。主要工作是为皇帝或太子讲读经史。他讲经时,以精诚感悟皇帝,皇帝赐书“责难陈善”。他出色的工作,让明神宗“赐白金、锦绣无数”。他退休后,河南发生天灾,他变卖家产,救活数万灾民,被皇帝称赞。无论为官还是治学,他都有爷爷何景明之风。

何景明家族历代修有家谱,其后裔散居在信阳及周边地区。

今年31岁的何世阳是何景明的第十六代孙。他说:“从小就听老人讲,祖上何景明是个大文化人。还传说,墓道上的石人石马为啥没头呢?是因为石马夜里出去偷吃老百姓庄稼,何景明把它们的头砍了。”

何氏家族还口口相传,刚直不阿的何景明,被大太监刘瑾的下属暗害,墓中的他也没有首级,下葬时葬的是金头或银头。

何世阳大学毕业后,经营自家的茶山。年,他把何景明注册为茶叶商标,“我觉得他不但是何家的骄傲,更是信阳的骄傲,想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宣传他,让更多人知道他。”何世阳说。

◎刚正耿直一书生

何景明,一个普通明代读书人,19年仕途生活中,官不过四品,临终之前积蓄不过三十两白银。却在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无论做文做人,深获后人敬仰。

何景明生于年,相传他的母亲李氏梦见红日入怀而孕,生了何景明,他的名字,就是太阳照耀之意。这件事,何景明逝后樊鹏为他撰写的《行状》中也讲到了。

他极聪明,据《明史·何景明传》记载,他8岁能做诗文,15岁中举人,19岁中进士。他生性刚正耿直,不善阿谀奉承。《明史·文苑传》说:“何景明志操耿介,尚节义,鄙荣利,与梦阳并有国士风。”

年,他授中书舍人,这是个从七品位置。两年后,因大太监刘瑾独断专行,景明上书许太宰,请求他振立朝纲,打击除去刘瑾。未如愿。

年,他以身体多病为由,还乡疗养,在信阳度过了四年闲居生活。其间,李梦阳在狱中,何景明不顾自己位卑言微,又写信给内阁首辅李东阳,请他从中斡旋,李梦阳得以死里逃生。这时,他与李梦阳因创作理念差异闹僵,但在李梦阳最危急关头最无人相助时,他还是站了出来。

年,刘瑾被处死,何景明重新被起用,官复原职。

年,他应诏作《陈言治安疏》,历数“边军、番僧、义子之害”,直斥权臣,一时同朝大臣为之震动。一些趋利之人主动与其结交,害怕被他弹参。幸臣钱宁,是皇帝义子,曾请何景明为他的一幅古画题诗,何景明说:“此名画,无污吾手。”放了一年,也没有题。

年,他升任陕西提学副使,作为师表的学官,他整顿学政,从严治教。他重视教育的公平,重视改善各地办学条件。他大力提倡“经世致用”之学。他还亲身参与教学实践,反对因循守旧,重视学术创新。他提学关中三年,“关中得人于时为盛”。

何景明对信阳文坛,有很深的影响。

明人叶朝阳曾说信阳自“敬皇帝(明孝宗,年号弘治)以来,巨公鸿儒,云蒸霞蔚,人握荆山之璧,家传邺下之编······功业文章,被于天下。”文学方面,形成了一个以何景明为中心,包括高鉴、孟洋、马绿、戴冠、樊鹏等人的信阳作家群。作家小群体的形成,源于相同的时代与地域,相近的人生际遇和精神气质,以及共同的文学思想和审美情趣。

何景明写了多首诗,歌颂家乡山川风物,这批作品中,多半风格俊逸清新。求取功名时,他曾在信阳坚山寺读书,相传那里曾有“何大复读书楼”。

何景明写过《登坚山寺》,诗中说:“西峰插天起,绝顶寺门开。云里一僧住,山中无客来。落花平讲席,积草遍香台。我欲闻清梵,焚香坐不回。”

年回乡疗养时,他写《还家口号》称:“十年奔走远亲舍,此时归来喜不禁!”他写七言行歌《归来篇》,借赞颂陶公为人气节,抒发自己归来的心情。

来到故乡名胜黑龙潭,他写道:“百顷风潭静,澄波夜转明。江山一壶酒,天地六人情。”

◎直面现实抒胸臆

明代“前七子”,针对当时台阁体之弊,针对当时空洞无物、萎靡不振的文风,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一时影响甚大。

茅盾在《夜读偶记》中说:“我们不能把‘前七子’的复古运动,看成仅仅是文体改革运动,而必须充分估计它的政治改革和思想解放的意义。”这种名虽“复古”实则创新的思潮,当时有进步意义。

作为“前七子”领袖的何景明,他的创作理论,更不是简单的复古或拟古所能概括的,他的理念,概括为“富于材积,领会神情,临景构结,不仿形迹”。意思是学古之中有创造,有变化,有作者的独特风格。在学习中不仅得其形貌,还要得其神情,要内外相符。

关于诗歌,他也有创新想法,他认为“夫诗,本性情之发也”。他酷爱民歌,曾言:“(民歌)自非后世诗文墨客操觚染翰、刻骨流血所及者,以其真也。”从这一点看,他与明中叶进步文艺思潮中李贽、汤显祖、冯梦龙与袁宏道等所倡导的“独抒性灵”是一致的。

何景明力主学古而又求变古的主张,以及他的“诗本性情之发”的认识,植根于资本主义萌芽不断发展、市民阶层日益壮大的明代社会。武汉大学教授吴志达很重视何景明作品中的现实主义精神,评论其“敢于直面人生,批判权贵,尤其是揭露昏暴之君的本质淋漓尽致,同情人民的疾苦,具有浓厚的忧患意识,竭尽诗人的责任和使命”。

吴志达感叹“大复的缺憾当然因其寿夭,若假以年,当可取得更大成就”。

何景明诗作内容丰富,其中有一批揭露时弊、干预现实生活、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作。他出使云南所作《平夷所老人》诗,描述了一位孤独老兵的凄苦境遇。很像杜甫的七言长诗,是他早年学习杜诗的杰作。诗中说“风雨饥寒趋路侧,子孙流落避兵年。青春有伴难还土,白首无家尚戍边”。很悲凉。

他出使云南期间所作的《城南妇行》,将强盗比作官兵,十分犀利。

在家闲居时所写的《岁晏行》,揭露了因统治者穷征暴敛,致使“贫家卖男富卖田”。《冬雨叹三首》再现了因饥饿而“城下饿鸟啄死人,苍鹰侧来怒相攫”的悲惨画面。《官仓行》则以“富家得粟堆如丘,大车槛槛服两牛。乡间饿夫立墙下,稍欲近前遭吏骂”的诗句,采用对比手法,揭露了当时社会严重的贫富差别。

“如果论批判的深刻、有力、彻底,何景明应该是明代诗坛上不可多得的杰出诗人。”《河南文学史》评价。

何景明有才不能施展,有志不能实现,他心中充满了不平之气,这在他的诗中,也多有表现。比如“楚人当时不识玉,海客无心采明月。明珠投暗反按剑,白璧三献还遭刖”,表达了诗人愤怒失望悲哀的复杂情怀。

年起,信阳市设立了“何景明文学奖”,成为当地文学最高奖,涌现一批佳作,称得上承何景明之遗风余绪,阐扬一方文脉使不失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263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