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苍鹰 >> 苍鹰的天敌 >> 邪不压正姜文动物凶猛
01
▼
年,香港。
著名影评人焦雄屏问姜文:“中国这么多导演,哪一个最优秀?”
姜文说:“现在没有,以后会有”。
焦雄屏问是谁。时年二十八岁的姜文毫不避讳的说到:“我!”
无独有偶,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美国记者问刘晓庆,“你觉得中国最好的女演员是谁”时,刘晓庆停顿了几秒钟才说,“是我”。
那个时候,和已经拿奖无数,名满天下的刘晓庆不同的是,28岁自诩为中国最优秀导演的姜文,仅仅还是个初出茅庐的演员,还没有指导过任何一部影片。
后来,这两位中国最优秀的导演和女演员,谈了一场轰动全中国的恋爱,再后来就有了那个同样轰动全国的,至今还会被人津津乐道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
02
▼
年,刘晓庆实业发展总公司成立。
也是年,王朔的小说《动物凶猛》发表在《收获》第六期。
“王朔是年年底给我的《动物凶猛》。他很不在意的,好像是在说别的事,顺带给我的。他说:‘这样得了,你就拿去看吧。
很不在意地拿了过来,还继续跟他谈别的事。回家已经很晚,大约两三点钟吧。临睡前总想看点什么,顺便拿起王朔给的小说,一看就没放下。
看到什么时候?好像天都亮了。我当时就觉得这应该拍电影。于是问自己:王朔为什么不直说呢?说你就拿这个拍电影呢?”
这部小说,炸开了姜文内心的埋在他心里的东西,让姜文念念不忘。
年,在拍摄《芙蓉镇》的时候,23岁的姜文和32岁的刘晓庆相识,然后开始谈恋爱。
两个人热恋的时候,刘晓庆一直很欣赏姜文的才华,在法国共度浪漫的时候,刘晓庆就向姜文明确表示:“你可以当导演!”
但姜文当时还没想过,他说:“如果要当导演,必须到美国学习十年。”
刘晓庆则说,“导演需要的是才华,不是经验。十年后就晚了。”
03
▼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看到了王朔的《动物凶猛》,用姜文的话说,“闻到了味道,内心有一种强烈的涌动。”
或许和王朔年纪相仿,又都是大院子弟,有着相同经历的姜文,能够感受到那种青春的气味。
看小说的时候,姜文自然而然会把王朔的文字,转换成画面,这样的迷恋,让他欲罢不能。
于是,姜文决定把这部小说拍电影,请王朔担任编剧。当时王朔不肯,因为刚刚写完大量小说和电视剧本,王朔感觉写作能力陷于瘫痪。
“尤其痛恨给有追求的导演做编剧,惨痛经历不堪回首。我无法帮助姜文把小说变为一个电影的思路,那些东西只能产生于他的头脑。”
著名导演黑泽明说过:“要想当导演,首先要会写电影。”
于是,姜文开始展现出他的凶猛,这一次,连才华过人的王朔都被他的凶猛给吓着了。
“这是一间6平方米的小屋,一张桌子,一张床,联系外界的是一扇小窗户……
我现在想起那种感觉,就像是有什么东西在支使我的手这么‘哗哗’地写,而且笔跟不上脑子,脑里也不知道怎么就稀里糊涂想出这么多东西来了……
连日子都忘了,关在一个小屋里。BP机、电话都关了。偶尔打开窗看看窗外,我恍惚觉得这个小窗户外面的世界是陌生的,不现实的,这纸上的世界是现实的,是可触摸的,是有气味的。慢慢地我觉得自己回到了70年代……
那天有一个朋友找我去了,我说你在客厅里等我。她是12号下午去找我的……我出来问几号,她说现在已经是13号了。”
年6月13日,姜文完成了剧本。把六万字的小说改写成了九万字的剧本。
04
▼
王朔对姜文赞不绝口:
“剧本写了几个月,拿出来时比小说还长,我学习了一下,知道电影剧本怎么写了。可叹我混了这么些年,确实有些时候是欺世盗名。”
而且,姜文把演员拉到北京郊区的一个大院里面,进行封闭训练。
让这帮演员穿上军装,住进部队营房,切断了一切的对外联系,与世隔绝,每天看西哈努克访问中国、读诵毛主席语录、诗词,听红色歌曲。
电影的名字改成了《阳光灿烂的日子》。
虽然这个时候刘晓庆和姜文濒临分手,但刘晓庆自己出一部分资金外,还动员自己的好朋友、香港资深电影人文隽投资了一部分。
《阳光灿烂的日子》于年8月23日正式开机,那一天还是王朔的生日。开拍的第一场戏就是马小军他们在澡堂。
第一场戏整整拍了三天三夜,夏雨等一帮孩子在水龙头下淋得都脱皮了。
后来法国片商让·路易看完片后在给姜文的信里写道:“洗澡的那场戏太好了。我肯定女观众会喜欢,使得我们终于看到了‘美’男子。”
片中米兰家里挂有一张照片,马小军一见就丢了魂。王朔的原著中把这张照片也描写得非常精彩。
在姜文看来,这张照片是那么美妙那么重要,但他怎么拍也拍不出那个味道,于是姜文足足用了4天来拍摄,一共拍了张照片,再从中精选出一张,耗片比高达:1!
05
▼
《阳光灿烂的日子》最初计划投资多万,很多场合下,姜文临场发挥,特别注重捕捉现场的即兴灵感,导致最后姜文花了多万。
影片从夏天拍到了冬天。在姜文拍摄资金遇到严重困难时,刘晓庆全力以赴支持,她在成都找到一位朋友借了多万,支持姜文完成了拍摄。
年1月22日剧组拍完了最后一个镜头。用25万尺胶片的影片创下了中国耗片比最高纪录。
《阳光灿烂的日子》上映之后,取得了年中国最高票房记录,共计万人民币。
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年度全球十大佳片中,《阳光灿烂的日子》排名第一。
有人说,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电影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06
▼
出道既巅峰。
拿过三座奥斯卡小金人的李安,看了《太阳照常升起》后赞叹:“姜文的才气远高于我”,王朔对姜文极其欣赏:“中国需要这么个人。”
年年底,姜文和刘晓庆平静的分手了。
紧接着,他做了第二件凶猛的事情。拍摄的电影《鬼子来了》并且未经中国电影总局的审片,就私自前往参加戛纳电影节。
当年电影局对这部影片的部分回复内容如下:“影片一方面不仅没有表现出在抗日战争大背景下,中国百姓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反抗,反而突出展示和集中夸大了其愚昧、麻木、奴性的一面”。
电影取材于小说《生存》,拍成电影后改动较大,用笔锋大胆的直指国人弱点,将更多忧患意识注入影像化的故事中。
虽然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夏威夷电影节Netpac奖等多项国际荣誉,仍被官方封杀。
但必须承认,《鬼子来了》是反映“战争与人”主题的国产电影中最有突破性的一部作品。
年法国《新观察家》周刊评价这部电影“没有一丝一毫相似于迄今为止来自于中国的任何一种创作特点,它是一部迎刃而上的电影。”
同年法国《观点》周刊以《霸气与绝技》为题评价姜文,“与他的同胞张艺谋和陈凯歌相比,他的风格更接近费里尼和库斯图里卡,一部推陈出新的电影杰作标志了一位才艺非凡的电影人横空出世。”
《阳光灿烂的日子》将姜文的青春回忆留驻在胶片之上,《鬼子来了》则进一步确立了姜文在当代中国影坛的独特地位。
由于“违规参赛”,姜文受到了电影局“五年内不能担任导演”的行政处罚。
处分归处分,电影局还是开了口子,让他修改后上映,他又死活不肯改……
凶猛不?
这种事情,只有姜文能做出来。他说:“说真话的愿望有多么强烈,受到的各种干扰就有多么大,我悲哀的发现根本就无法还原真实。”
即使面对不能拍电影的处罚,他依旧凶猛又淘气。
07
▼
年6月,刘晓庆因涉嫌偷税漏税被逮捕,这个事情当时轰动全国,很多人都唯恐避之不及。
这个时候,只有姜文挺身而出,而且说出了,“这个时候,我不帮她,谁帮她”,表示自己一定会尽全力帮助她。
为了加强辩护力量,姜文在很短的时间不惜斥巨资又请到4位知名律师联手为晓庆的案子尽力。霸气外露加上情义无价。
年春节前夕,姜文托律师给晓庆送去一条丝巾,丝巾上绣了一只振翅欲飞的苍鹰。
苍鹰,凶猛,霸气,桀骜。比喻刘晓庆,也是在鼓励他自己,早晚还会一飞冲天。
接下来,姜文的世界里面只有电影。看剧本,查资料,“不喜欢的东西我就坚决不做。”
08
▼
但是在这个时候,美工出身的冯小刚异军突起,以一年拍摄一部电影的速度,拍完了七八部电影,成为了当时有票房号召力,并且是深受人民喜欢的电影导演。
对此,姜文不以为然,姜文有一段流传很广的评价冯小刚的话。
他说:“电影应该是酒,哪怕只有一口,但它也得是酒。你拍的东西是葡萄,很新鲜的葡萄,甚至还挂着霜。小刚,你应该把葡萄酿成酒,不能仅仅满足于做一杯又一杯的鲜榨葡萄汁。”
姜文就是要用时间酿酒,在细节中体现才华,而不是急功近利,这事就透着一个讲究。
冯小刚当年说过这么一句话:
“姜文如果想通了要好好拍商业片,他就是我最大的威胁。要把电影拍得好看,对他来说很容易,无论是色彩,还是节奏,还是语言,他都掌控得特别好。哪天他醒过神来,我的好日子就结束了。”
年,《太阳照常升起》在大多数人看不懂中,票房惨败。
这一年姜文已经年过不惑了,他没有想冯小刚说的那样醒来,和其他导演一样扎着堆去拍商业片。
更确切的是,他一直都是醒着的,他无比清醒的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样的电影。
“别人拍戏可能为了发家致富,我拍戏主要是因为迷恋于创造一个世界。”
“表演不是在装模装样,演员拍戏是把自己的内心,包括自己的时间都搭出来,作为导演,是要把演员他们的生命和角色生命融在一起拍下来。”
值得庆幸,中国还有姜文这样一个导演。
09
▼
年12月,《让子弹飞》进军贺岁档,与多部大片一起厮杀,这一次让我们再次领教了这位导演的凶猛。
《让子弹飞》上映11天票房破4亿,当时能达到这一成绩的只有《阿凡达》。6.7亿元的票房,豆瓣评分8.7分,票房和口碑双丰收。
刷新了国产电影的多项票房纪录,并斩获国内大小奖项共二十余个。
和有20多条的广告植入,票房只有4.8亿票房《非诚勿扰2》相比,姜文是站着就把钱给挣了。
说个插曲,《让子弹飞》片头和片尾的插曲是久石让做的,第一稿没通过,于是姜文跑到日本逼着久石让,写出超越莫扎特的配乐。
结果就这样,天才的导演和音乐天才完成了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没错,这就是他的凶猛。
10
▼
25年了,算上今年暑期档上映的《邪不压正》姜文拍摄的电影才仅有六部。平均每四年一部电影。
不是那么高产,也很少参加商业活动,深居简出。他有时间去看书,去做研究,和大师讨论。
他可以为还原老北京的建筑,去云南搭了四万平米的屋顶。
瓦片易碎,每拍完一场飞檐走壁的戏,瓦片都会碎裂一摊,又得重新整理搭建。对于电影,对于屋顶,他就是这么执着。
每一个细节都很用心。因为姜文很用心,每一部作品都带有大量的历史隐喻,姜文希望自己的电影,能让观众看完之后有一个冥想,然后感悟,这个在他看了来是很重要。
姜文不希望电影去代表一些简单的现实,正如葡萄酒的是区别葡萄的。用他的话说,“立竿见影的答案都是廉价的”。
人贵直,文贵曲,“如果你尊重观众是有思考能力的,你就给他一些有滋味的东西,无论是好文章,好音乐,还是一张好画,如果你仅仅想从观众兜里掏那两毛钱,就告诉他最直白的东西,他不用想,我尊重我的观众是最好的。”
11
▼
此处有剧透。
《邪不压正》电影中李天然终于回到北平,他对医院的医生。而李医院报道,竟然安排在一颗肾脏面前宣誓。
李天然不解,询问了原由。院长称有一位名家来问诊,医院摘除了健康的肾,那颗有病的肾一直在名家身体里,直到他去世。
只有了解这段历史的人才知道,这个肾的主人是梁启超。喏,这就是姜文的电影用心之处。而且这样的暗喻,在影片中还有很多。
电影中除了有暗喻而且还夹带了私货,每一部都是如此,这是他又一个凶猛的体现。
电影《邪不压正》中姜文了用了影评人史航扮演一个不认识字、也不看电影却能写影评的“北平首席影评人”。这一次,姜文导演又孩子气的“皮了一下”。
六部电影,每一部都不重复,每一部都是一次新的挑战。
电影不是姜文赚钱的工具,而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而且是按着自己的性子,一点一滴打磨出来,并且用自己的镜头语言和富有深意的对白表达深刻的电影主题,留给后来人较大的解读空间。
他只拍自己喜欢的电影,你爱看不看,和他没有关系。所以他不仅不讨好、不谄媚,而且他从来不会为钱放弃底线。
12
▼
在他眼中没有票房,更没有预算,完全没有钱这个概念。
他把自己拍电影,比喻成请客吃饭,作为主人,他愿意用心烹调,而且得是拿出最好的食材好招待客人,这既是作为创作者的态度,也是他对电影和观众的尊重。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俗人是要往高处走的。给人点好东西吃,他会记着你原来对人尊重来着,您天天想着接地气,掏人兜里的钱,人家进步着,回头一看,孙子,你当时给我拍什么烂电影看,你这人不靠谱。”姜文说。
就如同把葡萄酿成酒需要时间,品酒也需要时间。今天你没看懂,没关系,等你有一天能看懂了,会由衷感慨:“老姜真对得起我”,足矣!
20岁时,姜文觉得自己挺聪明的;30岁时,他发觉人家活得都不容易而自己相对容易些;40岁以后,他认为人跟人都一样,都是动物而已。
与其说我们爱姜文的电影,倒不如说我们更爱姜文,爱他的爷们做派,不妥协,稀有,讲究,偶尔还很凶猛。
文章来源:依珂时间(ID:yikesh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