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苍鹰 >> 苍鹰的种类 >> 十首经典题画诗排行,充满诗情画意,第
题画诗,是为绘画而题的诗,被称为“诗人之骄子”、“画家之宠儿”,是中华文化之瑰宝。
今天就以此为专题,介绍:十首久负盛名的“题画诗”,充满诗情画意,第一首就堪称“绝唱”!
《惠崇春江晓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也是一位杰出的画家,对诗画艺术都有很精深的见解和出色的创造。
惠崇是宋初的一位僧人,诗人而兼画家。
他画的这幅画是一幅鸭戏图,就是画春天的江水里鸭子在自由自在地嬉游。
原画没有保存下来,画的内容我们可以从苏轼的这首诗里得知。
不过,诗意与画境已经融为一体,无从分出哪是诗哪是画了!
这首《题惠崇春江晚景》,堪称题画诗的“绝唱”。
《题郑防画夹》
宋·黄庭坚
惠崇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
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郑防是画的收藏者,惠崇是一位僧人画家。
这是黄庭坚为郑防画夹内的一幅惠崇画作题写的六言短诗:
第一句,写画境:湖面上烟雨蒙蒙,天空中归雁南飞。
第二句,写幻境:坐在我自己的湘江岸畔,洞庭湖边。
第三句,写联想:想要呼唤一叶扁舟,载我回归故乡。
第四句,写回神(回到现实):老朋友一声提醒,面前是一幅图画。
真是无限的惆怅啊!
《画鹰》
唐·杜甫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杜甫以他的如椽之笔,充分地写出了老鹰英雄无敌的气概,真是一首好诗!
《金陵晚望》
唐·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金陵图》
唐·韦庄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很明显,这两首诗存在着联系,我们把他们放在一起比较阅读。
韦庄的《金陵图》是题画诗,画家其人已不可考,画的内容是六朝故景故事,诗人观画而生古今之情。
高蟾写的是实景,韦庄则是借一幅画,表达对盛衰兴替的沉痛。
画,可以超越景。
《墨梅》
王冕(元)
吾家池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本身就是一位画家,还是画墨梅的高手,这首诗就题在他的《墨梅图》上。
大约在北宋末期,出现了一种大胆的艺术开拓——“墨梅”。
画家们干脆不着色了,只是用水墨来画,梅花的花枝和花瓣,一律都是黑色的,画家只用墨的浓淡来勾勒、渲染。
中国画的这种笔法,不是为了营造幻想的境界,而是为了启迪大家突破形骸颜色的束缚,去直接体验事物的本质,比如竹的尖、劲,梅的清、淡、瘦。
这股风气,一直影响到元末的王冕。
无论是从绘画角度看,还是从题画诗的角度看,王冕的诸多艺术创作,都堪称这一风气的集大成者。
题为“墨梅”,意在述志。
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墨葡萄》
明·徐文长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人买,闲抛闲掷野藤中。
此图泼墨淋漓,信笔挥洒,不求形似,取其意气,画家借笔墨形象来发泄自己怀才不遇、潦倒坎坷的苦闷胸怀,深刻地体现了借物抒情、以物喻人的绘画思想,收到了“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和“画有尽而意无尽”的艺术效果。
《题秋江独钓图》
清·王士祯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很多人都很喜欢这首诗,并且将其与柳宗元的《江雪》(寒江独钓图)对比。
这首诗的另一个特点,是一连用了九个一字,而且完完全全将画中的所有给展现了出来,给人留下无比深刻的印象:
渔人一边歌唱、一边喝酒、一边钓鱼的潇洒之态,被刻画得活灵活现,如在眼前。
《渔父》
五代·李煜
阆苑有情千里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盈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南唐后主李煜在位时,曾为宫廷画家卫贤所作《春江钓叟图》题词,即以上两首。
王士祯的诗作与李后主的词都是题垂钓,一秋一春,有异曲同工之妙。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是一首题画诗。
郑板桥,江苏兴化人,“扬州八怪之一”。他善于画竹,这首《竹石》是他题咏自己画作的作品。
诗写竹的坚韧不屈,也是比喻为人应当具有这样的精神。全诗语言质朴,形象生动。
这十首《题画诗》,你最喜欢哪一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