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苍鹰 >> 苍鹰的习性 >> 柳宗元的孤独是如何体现的诗中的这几个意象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位诗人,作品体裁涉及范围广,包括散文、传记、寓言、诗歌等等,被后人称作“孤独的行者”。在英语里,lonely和alone都有孤独之意,但一个代表的是精神上的孤独,一个则是代表身体上的孤独,在柳宗元的被贬生涯中,他是属于哪一种孤独,诗中又是如何体现他的孤独的呢?
柳宗元的诗作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在朝为官期间、永州期间、柳州期间,其一生中较为重要的诗作则是在永州期间所作,意象丰富,感慨颇深,皆有幽冷峭洁的特点。
01雪意象
提到雪的意象,大家一定会想起柳宗元的传世名篇《江雪》,将每一句诗的第一个字拼在一起就是“千万孤独”,雪有冷白的特点,加之是江面上的大雪,显得环境更加的凄冷,在这恶劣的环境中只有一位老翁在垂钓,在垂钓什么呢?又或许老翁根本就不存在,在这白雪皑皑的环境中只有诗人自己,是诗人想象自己就是那位在江面上垂钓的老翁,哪怕身处困境,也要等待希望出现的那一天。
02水意象
《永州八记》中借助众多的水意象表达孤独的心境,水意象细分为又有潭、溪、渠等等,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写出小石潭的清澈,而后的“凄神寒骨”是诗人对这个环境的感受,太过幽寒,寒到骨子里,与长安城的热闹繁华相比,柳宗元显然是抗拒在这里生活的。
03风意象
古人描写的风分为四种,东南西北风,分别对应春夏秋冬风,柳宗元诗中更多描写的是秋风,“凄风淅沥飞严霜”《笼鹰词》、“回风一萧瑟”《南涧中题》、“一夕生秋风”《初秋夜坐赠吴武陵》。苍鹰勇敢在严寒肃杀的环境下冲破孤寂的牢笼,回风的萧瑟勾起其仕途受挫的烦恼,也透露出诗人在永州孤寂无援的落寞。
04猿意象
猿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一个重要的动物意象,常常用猿的哀鸣声传达诗人的哀愁之绪。柳宗元《入黄溪闻猿》前两句“溪路千里曲,哀猿何处鸣”写道路的蜿蜒曲折和猿的哀鸣声,后两句转向自己“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句句不提苦,句句饱含苦,后两句写出了诗人极度的哀伤与落寞感。
以上就是柳宗元诗中表达孤独最为常见的意象,其孤独之感不仅是身体上的孤独,还有精神上的孤独。欢迎评论区补充其它有孤独之意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