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鹰

朝圣石宝山

发布时间:2023/3/28 23:19:05   

在云南大理鹤庆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大理有名三塔寺,鹤庆有名石宝山。”在鹤庆,石宝山的威名响彻四方,每年农历三月十三,周遭百姓都会慕名而来朝拜圣山。

朋友阿聪的家就在石宝山下的坝子里,是一个古朴的白族村落,村子不算大,但历史悠久,是典型的白族文化代表村。恰逢农历三月份,春风和煦,阳光温暖,阿聪约我去朝圣石宝山,我欣然应允。登高远望是我的一大爱好,我岂有拒绝之理。

山位于鹤庆县城东南隅,是鹤庆的第二高山。从县城往东瞭望,山峦起伏绵延数里。虽说已是四月天气,但山体还是一片墨绿,春风还未完全吹醒山上的一切生灵。也许过些时日,再观山体,应是一片翠绿。

按当地习俗,朝圣当天的早点只能吃斋饭。阿聪在天未亮时就已准备好早餐,外焦里嫩的糯米粑粑香气扑鼻,令人垂涎三尺。狼吞虎咽的吃过早饭,一行人驱车前往半山腰的麻地箐村。从县城往山脚的途中,公路两岸是一望无垠的农田。置身鹤庆坝子,就像在米勒的油画中穿行,艳丽的自然色彩令人陶醉。

山脚往上而行,公路蜿蜒崎岖,七弯八捌之后,一股清澈的山泉跌宕而来,泉水叮咚,浪花飞溅。恰在此时,万顷阳光骤然洒落,驱走了所有的倦容。

到了麻地箐村才发现这里只居住着十来户人家,白墙青瓦、翠竹成荫。在一棵粗壮的老树上,新绿蔓延,一串串小巧玲珑的白色小花镶嵌其中,在绿色叶脉的陪衬下,淡雅洁白,微风吹过,清香瞬间弥漫开来,虽然是自然和平淡的,却是馥郁迷人。

从麻地箐村往上,要穿过一片茂密的树林,阿聪说这一段路最陡峭也最难走。踏步而上,沿途石壁陡峭嶙峋,飞瀑跌宕,清泉潺潺。四围高山,奇峰叠翠,逶迤滔滔。偶有成片杜鹃怒放山间,花繁叶茂,绮丽多姿,空灵含蓄。虽说路难行,但风景却最美。美景相伴下不知不觉已走出树林。

正当大家为走完最险路段欢呼雀跃之时,前方不远处飘来了几许清脆悦耳的磬声,时断时续,回音不绝。阿聪说前方就是石宝山的山神庙。来到这里,路程算是走了一半。遇庙上香,磕头拜佛,勤劳善良的阿聪不放过任何一次许愿的机会,这也是白族朝山的一大习俗。

过了山神庙,朝山的人逐渐多了起来。成群结队的善男信女,摩肩接踵,尽数前行。平日寂静的山间小路此时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往上而行,视野陡然开阔,举目而望,山连着山,苍茫一片。继续前行,沿途敲着木鱼念经的人不计其数,她们大都是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虽说年经不小,但她们精神抖擞,目光专注,每行几百米就会驻足念一段经书,虔诚之心日月可鉴。

又走了一个多小时,阿聪说快到南天门了。南天门是上山必经的一道山门。在离南天门还有两三百米的地方,有一块空地,这里是远观石宝山山顶风光的最佳位置。举目仰望,三座陡峭修长的山头映入眼帘,山头呈南北向列队而立,远远看去三个山头组成了一个不规则的“山”字形,蔚为壮观。

最南端的山头没有任何建筑,中间的山头和最北端的山头都有庙宇楼阁。阿聪说:中间山头的建筑是“玉皇顶”,北端山头的建筑是“三清殿”。中间山头的半山腰还有许多建筑,有供奉观世音菩萨的白衣阁,还有弥勒殿、文曲阁等。

听阿聪这么一说,我突然想起了刘禹锡《陋室铭》里的:“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石宝山上不仅有道教的神仙,还有佛教的佛祖,山的灵气自然比其它名山大川多了。在这里,佛教和道教和谐共处,而朝山的信徒既拜大帝,也敬观音。在他们心里,神便是佛,佛便是仙。

南天门是一道石门,由两棵四方的石柱和两道石梁组成,虽说简易但在道教中却是最重要的一道大门。打开南天门就可直通玉皇大帝的灵霄宝殿,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据说镇守南天门的都是最厉害的神仙。

过了南天门再行几十步就到了护法殿,护法殿里供奉的是马、赵、温、周四大名将。拜过护法神,走出大殿,眼前豁然开朗,脚下是一片宽广的空地,这片空地上大小不等的庙宇有十多处,依山分布,零次栉比。

站在空旷的烧香台旁,仰望玉皇阁,五彩经幡在风中猎猎作响,阁内烟雾弥漫,朝拜的人群数不胜数,有的祈祷,有的念经,更多的是在虔诚地跪拜。

从山顶往西望,鹤庆坝子一览无遗,坝上零星点缀着数十个龙潭,一幅鱼米之乡风景画浑然天成;往北看,玉龙雪山在薄雾中若隐若现,美得迷幻,美得动容;往东观,连绵横亘的山峰没入天际;往南,低矮的山,一眼望不到头。石宝山的风景美不胜收,假若我是画家,我愿常驻山颠日日泼墨。虽说相机可以定格瞬间的美景,但对于我而言,画和照片本就不在一个频道上。

可惜的是,我不是画家,也不是摄影师,我只是个文学爱好者。只能站在石宝山顶,听风声呼啸,看苍鹰翱翔,想今生来世,悟人生哲理。我想如是,便已不虚此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3818.html
------分隔线----------------------------